汴京的雪下得绵密,却盖不住朱雀大街的喧嚣。御街两旁的店铺挂满了红灯笼,绸缎庄的伙计正往门楣上挂新裁的红绸,酒肆里飘出的屠苏酒香混着糖画的甜气,把寒意冲得七零八落。
徽宗的寿宴设在宣和殿,暖阁里燃着银骨炭,映得满殿金碧辉煌。高俅穿着簇新的紫袍,正指挥着乐师调试编钟,眼角的皱纹里都堆着笑:“陛下,今儿个民间新出了支《上元乐》,奴婢特意让人谱了曲,保准您听着舒坦。”
徽宗斜倚在龙椅上,手里把玩着新得的玉如意,目光扫过殿中跳舞的舞姬,她们的裙摆上绣着缠枝莲,旋转时像朵朵盛开的花。“前线……可有消息?”他漫不经心地问,指尖在玉如意上摩挲。
“有有有!”高俅忙躬身回话,声音透着谄媚,“李若水刚从汴河口传回信,说赵将军把金兵打退了,正守着呢!陛下洪福齐天,区区金狗不足为惧。”他说着给身边的太监使了个眼色,太监立刻捧上一坛新酿的荔枝酒。
殿外突然传来孩童的笑声,徽宗推开窗,看见宫墙外的巷子里,几个穿新衣的孩子正提着兔子灯追逐,灯笼上的“福”字在雪光里晃悠。“还是汴京好啊,”他叹口气,接过高俅递来的酒杯,“暖,热闹。”
宴席上觥筹交错,文臣们吟诗作对,武将们拼酒划拳,没人再提汴河口的战事。宰相王黼正炫耀着新得的西域夜明珠,珠子在烛火下流转着七彩光晕:“这珠子啊,夜里能照见三尺地,比火把亮堂多了。”
“王大人好福气。”高俅凑过去,压低声音,“听说赵宸在前线连麦饼都吃不上,哪比得上大人您,夜夜明珠相伴。”
两人相视而笑,笑声被殿外的鞭炮声盖过。街面上的烟花突然炸开,一朵硕大的牡丹在夜空绽放,照亮了宣和殿的琉璃瓦,也照亮了远处城墙上“靖康”二字的匾额——那匾额上的金漆早已剥落,在烟花的光里显得有些黯淡。
后宫里,皇后正带着宫女们包饺子,银盆里的面团白白胖胖,她捏起一个,往里面塞了枚铜钱:“但愿明年,前线的将士们都能吃上热饺子。”旁边的宫女笑着回话:“娘娘慈悲,有陛下和娘娘在,将士们定能平安。”
可她们不知道,此刻的汴河口,雪地里的血还没冻透,士兵们正啃着冻硬的糖糕,望着汴京的方向——那里的烟花真美,美得让他们想起家里的灶膛,想起婆娘包的饺子,想起孩子手里的灯笼。
宣和殿的宴席闹到后半夜,徽宗醉眼朦胧地靠在龙椅上,听着外面的笙歌,忽然问:“高俅,汴河口的雪……下得大吗?”
高俅愣了愣,忙笑道:“不大不大,小风雪,挡不住咱们大宋的兵!”
他没说的是,从汴河口逃回来的伤兵说,那边的雪下得能埋住马腿,冻僵的士兵握着枪,手指都和枪杆冻在了一起。
夜渐深,汴京的歌舞还在继续,红灯笼的光晕在雪地上铺开,像条温暖的河。而三百里外的汴河口,赵宸正把王二牛留下的半块糖糕分给幸存的士兵,雪落在他们脸上,化了,又冻成冰碴,可每个人望着汴京的方向,眼里都燃着点什么——那是比灯笼更亮的光,是他们用命护住的念想。
喜欢靖康逆旅:系统携我定乾坤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靖康逆旅:系统携我定乾坤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