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饮食公司缩在一条背阴的胡同里,是栋两层的老旧红砖楼,墙面上爬满了干枯的爬山虎藤蔓。门口连个像样的牌子都没有,只用白漆在门垛上歪歪扭扭写着几个字。晓燕在门口站了站,整了整衣襟,才抬脚迈过那高高的木头门槛。
里头光线昏暗,一股子陈年的灰尘和劣质烟卷混合的气味直冲鼻子。走廊又窄又长,两边是一个个房门,大多关着,门上的油漆斑驳脱落,露出里头木头的本色。隐约能听见某个房间里传来算盘珠子的噼啪声,还有压低了的说话声。
晓燕顺着门牌号,找到挂着“资产管理股”牌子的房间。门虚掩着,她轻轻敲了敲。
“进来。”一个懒洋洋的声音。
推开门,屋里更是逼仄。靠窗一张旧办公桌,堆满了文件和报纸。一个四十多岁、戴着套袖的男人正趴在桌上打盹,脑袋一点一点的。旁边还有个年轻些的女同志,正对着个小圆镜子,仔细地描眉毛。
晓燕的脚步声惊动了那男同志。他抬起头,睡眼惺忪,脸上还压着红印子。“找谁啊?”语气带着被打扰的不耐烦。
“同志,您好,”晓燕赶紧上前两步,脸上挤出谦卑的笑,“俺想打听一下,街口那间原来叫‘桂香斋’的老铺面,是不是咱们公司管?俺……俺想问问,能不能租?”
那男同志打了个哈欠,上下打量了晓燕几眼,见她一身土气,眼神里便带了些轻视。“租铺面?你哪单位的?有介绍信吗?”
“俺是县城‘林记食品厂’的,这是俺的介绍信。”晓燕连忙从布包里掏出盖着厂里红戳的信纸,双手递过去。
那男同志接过来,漫不经心地扫了一眼,随手扔在桌上。“‘林记’?没听说过。个体户吧?”他鼻子里哼了一声,“那铺面,是有这么个地方。不过,租不租,啥时候租,怎么租,都得等领导研究决定。你回去等着吧,有消息通知你。”
这话等于没说。晓燕心里着急,却也不敢表露,只好陪着小心问:“那……同志,俺能不能见见领导?或者,具体是哪位领导管这个事?”
“领导都忙着呢!”那男同志不耐烦地挥挥手,“这事归我们股长老王管,他开会去了,没空!”
旁边那描眉的女同志放下镜子,撇了撇嘴,插话道:“那破地方,空了多少年了,前几个来问的,都嫌麻烦,不了了之。你个小个体户,租那儿干啥?有那钱,不如找个街边摆摊呢!”
晓燕被这话噎得心里发堵,却也只能强笑着:“俺……俺就是觉得那位置还行,想试试。”
正说着,门外传来脚步声,一个五十来岁、头发稀疏、腆着肚子的男人背着手走了进来。那打盹的男同志和描眉的女同志立刻坐直了些,喊了声:“王股长。”
王股长“嗯”了一声,走到自己的办公桌后坐下,拿起桌上的搪瓷缸子,吹开浮沫,喝了一大口水,这才抬眼看了看晓燕:“什么事啊?”
那男同志赶紧把晓燕的介绍信递过去,简单说了情况。
王股长拿着信纸,眯着眼看了好一会儿,才慢悠悠放下。“租‘桂香斋’那地方?”他拖长了调子,“那地方啊,产权是有些历史遗留问题,收拾起来也麻烦。前阵子倒是有人问过,后来也没下文了。”他打量了一下晓燕,“你们‘林记’,规模多大?资金实力怎么样?租下来打算做什么?”
晓燕一听似乎有门,连忙把自家厂子的情况,和想重振老字号点心的想法,仔细说了一遍,特意强调了“桂香斋”这块牌子的价值。
王股长听着,手指在桌面上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不置可否。等晓燕说完,他才沉吟着说:“想法嘛……倒不是不能考虑。扶持老字号,也是上头的政策精神。不过……”他话锋一转,“这铺面年久失修,要重新启用,维修、水电、卫生,哪一样都得花钱,都得我们公司先垫上。这费用,可不低啊。”
晓燕心里明白,这是要谈条件了。“王股长,需要多少费用,您给个数,俺们尽量想办法。”
王股长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点圆滑:“这个嘛,得让后勤的同志去实地勘测了才能定。而且,就算租给你们,这租金、管理费,也得按最高的标准来,毕竟那是临街的好位置。”他顿了顿,压低了些声音,“还有啊,这租赁合同,还得经过区里商业科审批,那里头……呵呵,也需要打点打点。”
这话里的意思,再明白不过。晓燕的心一点点沉下去。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是一道道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实实在在存在的关卡。她一个小县城来的个体户,无根无基,想叩开这扇门,难。
“王股长,您看……能不能先让俺们去看看铺面?具体怎么修,花多少钱,俺们心里也好有个数。”晓燕还想争取一下。
王股长摆摆手:“看铺面不急。等我们这边研究出个初步方案,再说吧。”他拿起桌上的文件,做出要忙的样子,“你先回去等信儿,有了消息,我们会通知你。”
这就是送客的意思了。晓燕知道再说无益,只得道了谢,满怀失望地退了出来。
重新走到阳光下,晓燕只觉得那光有些刺眼。区饮食公司那昏暗的走廊,王股长那圆滑的笑容,像一块湿冷的抹布,堵在她心口。公家的门槛,果然不是那么好进的。
她漫无目的地在街上走着,心里盘算着那可能是个天文数字的“费用”和“打点”。厂里的流动资金有限,还要应付县里的核查,哪里经得起这样折腾?难道这条路,刚开始就走不通了?
正心烦意乱间,忽然听见有人叫她:“林老板?”
晓燕回头,看见柴永贵正从一家挂着“为民茶馆”招牌的铺子里走出来,手里依旧盘着那俩核桃,脸上带着似笑非笑的神情。
“柴爷。”晓燕勉强打了个招呼。
柴永贵踱步过来,目光在晓燕脸上转了一圈:“怎么?瞧这脸色,是在区饮食公司碰钉子了?”
晓燕心里一惊,他怎么知道?脸上却不动声色:“柴爷消息真灵通。”
“嗨,这地面上,屁大点事,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人。”柴永贵嘿嘿一笑,“想租‘桂香斋’那老破地方?有眼光!不过,跟那帮老爷打交道,光靠嘴皮子,可不成。”他凑近了些,声音压低,“要不要……我帮你递个话?”
晓燕看着柴永贵那精明的眼睛,心里警铃大作。递话?代价是什么?她想起昨夜他和那干部的神秘交易。这浑水,她敢趟吗?
“谢谢柴爷好意,”晓燕斟酌着词句,“俺……俺再自己想想办法。”
柴永贵也不勉强,依旧是那副懒洋洋的样子:“成,随你。不过我可提醒你,那铺面,惦记的人不止你一个。动作慢了,煮熟的鸭子,说不定就飞喽!”他说完,意味深长地看了晓燕一眼,转身又溜达回了茶馆。
晓燕站在原地,看着茶馆那晃动的布帘,心里乱成了一团麻。公家的门坎高,江湖的路子险,这省城,想扎下根,咋就这么难?她抬头望了望天,灰蒙蒙的,像她此刻的心情。或许,真得去找找苏教授,听听他老人家的主意?还是,再硬着头皮,去闯一闯那商业科的门庭?
脚下的路,似乎每一条都布满荆棘。而她,只能咬着牙,选一条,走下去。
喜欢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