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的博览会,晓燕果然换了法子。她不再让女工们守在冷清的展位前干等,而是将五人分作两拨。一拨由方芸带着一个女工,依旧守在展位,但不再被动等待,见了面善的、像是懂行的,便主动递上那本用塑料文件夹装着的“生产工艺规范(试行稿)”,不卑不亢地介绍:“同志,这是俺们‘林记’几代老师傅的手艺,俺们试着把它整理成了条文,请您指正。”
另一拨,由晓燕亲自带着沈技术员和另一个女工,端着盛满试吃品的小托盘,干脆离开了自家那偏僻的角落,往那人流密集的主通道附近去。她们不像别家那样高声吆喝,只是安静地站着,见到那些步履匆匆、却又对传统吃食可能有些兴趣的干部模样、或者穿着体面的人,便微笑着递上一小块点心,不多言,只说一句:“清源‘林记’老手艺,您尝尝。”
这法子,起初也收效甚微。省城的人见多识广,行色匆匆,对这点心小食,多是瞥一眼,摆摆手,便擦身而过。沈技术员端着托盘,手臂酸麻,脸上那点强挤出来的笑容,也渐渐挂不住了。
临近中午,场馆里的人流达到了顶峰,喧闹得让人头晕。晓燕正觉得嗓子冒烟,腿脚发软,忽见一个穿着半旧中山装、头发花白的老者,在一个年轻干部的陪同下,在离她们不远的一个展位前驻足,正仔细看着那家厂子的产品介绍。那老者面容清癯,眼神锐利,自带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度。
晓燕心里一动,直觉这人或许不一般。她定了定神,端着小托盘,走了过去,在距离老者几步远的地方停下,没有贸然打扰,只静静等着。
那老者与年轻干部说了几句,似乎对那家展位的产品不太满意,摇了摇头,正要转身离开,目光不经意地扫过了晓燕托盘里那些小巧精致的点心。
晓燕抓住这个机会,上前半步,将托盘稍稍递前,声音不高,却清晰地说道:“老先生,尝尝俺们清源县的‘林记’点心吧,老手艺,用料实在。”
老者停下脚步,看了看晓燕,又看了看托盘里金黄油亮的“云纹酥”和“枣泥卷”,眼神里闪过一丝兴趣。他也没客气,拈起一块“云纹酥”,先是端详了一下那清晰的如意花纹,然后才放入口中。
他咀嚼得很慢,像是在品味,又像是在回忆。半晌,他点了点头,对旁边的年轻干部说:“嗯,是这个味儿。酥而不散,甜而不腻,有粮食的本香。不像有些点心,花里胡哨,一嘴的香精味儿。”
他转向晓燕,语气温和了些:“姑娘,你们是清源‘林记’的?”
“是,老先生。”晓燕连忙应道,心里怦怦直跳。
“我年轻时在你们那边工作过几年,”老者脸上露出一丝追忆的神色,“那时候,就爱吃你们‘林记’的桃酥。没想到,这么多年了,还能吃到这个味道,而且,做得更精巧了。”
他看了看晓燕身后略显紧张的沈技术员,问道:“这点心,是老师傅做的,还是……”
“是厂里的李师傅带着人做的,”晓燕如实回答,“底子是老手艺,样子上,俺们试着做了点新搭配。”
“好,好,”老者连连点头,“老手艺不能丢,但也不能一成不变。你们能想着在传承里求新,这路子对。”他又指了指晓燕放在一旁展台上的那本“规范”,“那是?”
“是俺们试着把老手艺里的门道,整理出来的条文,”晓燕解释道,“可能还不成熟,想着能让更多人看懂,信得过俺们这手艺。”
老者眼中赞赏之意更浓,他对旁边的年轻干部低声交代了几句,那干部连忙拿出本子记着。老者又对晓燕说:“你们这展位在哪儿?带我过去看看。”
晓燕强压住心中的激动,引着老者和干部回到了自家那偏僻的角落。方芸见晓燕引着这么两位气度不凡的人回来,又惊又喜,连忙招呼。
老者仔细看了“林记”的展位布置,看了那省报报道和钱慕远的照片,又拿起那本“规范”翻了翻,虽然没说什么,但眼神里的肯定,却让晓燕几人如同喝了蜜水一般。
“不错,”老者临走前,对晓燕说道,“坚守本分,勇于创新,路子走得正。好好干!”他又对陪同的干部说,“这样的企业,要多关注,多支持。”
老者一行人走后不久,便有博览会组委会的工作人员找上门来,态度客气了许多,说是领导关照,可以给“林记”调整一个稍微好些的展位。虽然也不是什么黄金位置,但至少不再是那无人问津的角落了。
消息不知怎的传开了,原本冷清的“林记”展位,渐渐热闹起来。有好奇那老者身份的,有听说“领导肯定”的,也有真正对那本“规范”和传统点心感兴趣的采购商、同行过来交流。连斜对面“麦香坊”的经理,也探头探脑地往这边瞅,脸色惊疑不定。
方芸和女工们忙得脚不沾地,解说得嗓子冒烟,脸上却洋溢着红光。沈技术员更是精神大振,捧着那本“规范”,逢人便介绍其中的门道,虽然人家未必全懂,但那认真的劲儿,却也赢得了不少尊重。
傍晚闭馆时,“林记”带来的点心竟然卖掉了大半,还接到了好几张像模像样的意向订单,虽然量都不大,却是个极好的开端。更重要的是,那本“规范”,被好几个有心人借去复印,说是要拿回去研究学习。
回到宿舍,几个人的心情与昨夜已是天壤之别。方芸兴奋地计算着今天的收获,沈技术员则趴在床上,认真记录着今天交流中得到的一些建议,准备回去继续完善那“规范”。
晓燕却没那么乐观。她知道,今天的转机,多半是借了那不知名老者的光。博览会还有两天,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那老者的话,“坚守本分,勇于创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夜里,她躺在床上,听着同伴们均匀的呼吸声,心里盘算着明天该如何稳住这来之不易的局面,如何能让“林记”凭借真本事,而不是偶然的机遇,在这省城大舞台上,真正站稳脚跟。
窗外,省城的夜空被霓虹灯染成一片暧昧的橙红。在这片陌生的光华下,晓燕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似乎更重了。
喜欢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