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像一块厚重的墨色绒布,将星城包裹得严严实实。
李娟站在二十二楼公寓的落地窗前,手中端着一杯速溶咖啡,窗外是璀璨的城市灯火,车流汇成一条条流动的光河,无声地诉说着这座都市的繁华与冷漠。
她刚结束一个长达三小时的部门会议,脑子里满是领导画的饼和同事间甩过来的锅。回到这个月租五千的“温馨小窝”,疲惫感便从骨头缝里渗出来,让她连卸妆的力气都没有。
她喜欢这种感觉,或者说,她努力让自己喜欢这种感觉。这种被工作填满,被都市的快节奏推着往前走的疲惫,让她觉得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这里有光鲜的写字楼,有精致的下午茶,有看得见的晋升阶梯,有她想要的“未来”。
不像青云镇,那个暮气沉沉、一眼就能望到头的地方。
她划开手机,习惯性地点开本地新闻App,想用一些更宏大的叙事来冲淡自己工作中的琐碎烦恼。
一条推送标题跳入眼帘:【筑巢引凤!我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落地青云镇,山水集团斥巨资打造古道文旅新名片!】
“青云镇?”
李娟的指尖顿了一下,这个熟悉又遥远的名字,让她心里泛起一丝异样。她扯了扯嘴角,心想这大概又是哪个领导为了政绩搞出来的宣传花样,点进去看看,权当一乐。
新闻配图是一张签约仪式的现场照。会议桌两侧,一方是西装革履、气度不凡的商界精英,另一方则是几个面带喜色的乡镇干部。
她的目光随意扫过,却在照片居中的位置,猛地定格。
那个人……
照片的像素不算顶尖,隔着屏幕,那张脸有些模糊。但他坐得笔直,肩背宽阔,侧脸的线条硬朗分明。即使在一众领导和投资商中间,他身上那股沉稳的气场也毫不逊色。
李娟的心跳漏了一拍。
她下意识地将照片放大,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颤抖。
那张脸,她太熟悉了。虽然比记忆中多了几分风霜,眼神也变得深沉,不再是当年那个只会梗着脖子讲道理的愣头青,但那个人,确确实实,是沈铭。
怎么可能是他?
李娟的第一个念头是荒谬。
她记忆里的沈铭,是在镇政府大院里被老油条们呼来喝去,干着最杂的活,却连一句软话都说不出口的“傻子”。是她苦口婆心劝他去给领导送两条烟,他却涨红了脸跟她吵,说什么“一身正气,不搞歪门邪道”的“轴货”。
这样一个不懂人情世故,在体制内寸步难行的人,怎么可能坐在一场亿元级别投资项目的签约仪式上?还坐在主位旁边?
她不信。
她点开新闻附带的视频,嘈杂的背景音中,记者的声音清晰传来:“……此次青-云-镇与山-水集团的成功牵手,离不开青云镇党委政府的全力推动,更离不开项目前期的主要负责人,沈铭主任……”
镜头晃动,给了一个特写。
就是他。
视频里的沈铭站起身,与对面的投资商握手。他没有笑,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但那种掌控全场的从容,却透过屏幕,狠狠刺痛了李娟的眼睛。
“轰”的一声,李娟的脑子像是被投入了一枚炸弹,瞬间一片空白。
手里的咖啡杯一斜,滚烫的液体洒在手背上,她却感觉不到疼。
她想起了几个月前,青云镇那个所谓的“土豆节”。当时她从朋友口中当笑话听的,说沈铭不务正业,在镇里搞什么美食节,把镇长都快气出心脏病了,全镇上下都等着看他怎么收场。
她当时还跟闺蜜吐槽,说沈铭就是这样,永远那么天真,那么不切实际,幸好自己分得早。
可后来呢?后来听说,“土豆节”火了,上了市里的新闻,成了网红打卡地。
她安慰自己,那只是运气好,是走了狗屎运,这种靠短视频炒作起来的热度,一阵风就过去了,根本不长久。
但是现在……
山水集团!
那可是省里都排得上号的文旅巨头!斥巨资!打造新名片!
这不是一阵风,这是一场结结实实的台风,而那个曾经被她认为一辈子没出息的男人,就稳稳地站在风眼中央。
怎么会这样?他怎么什么都能搞定?
那个一根筋的男人,他凭什么?
李娟的呼吸变得急促,她跌坐回沙发上,脑海里不受控制地浮现出分手那天的场景。
就在镇政府的大院里,她当着来来往往的同事,把一个包装精美的礼盒塞回他怀里。
“沈铭,我跟你看不到未来!你看看你,在镇上干了快八年,还是个小科员!别人都在往上爬,就你,清高!耿直!有什么用?能当饭吃吗?”
“我下个月就去市里了,我不想我将来的孩子,还生活在这个一眼能望到头的地方。”
她记得当时沈铭的表情,他没有愤怒,也没有争辩,只是默默地看着她,眼神里是她看不懂的失望和疲惫。他最后只说了一句话:“李娟,道不同。”
是啊,道不同。
她选择了那条看起来更宽阔、更光明的路,奔向了她向往的繁华都市。而他,留在了那条她鄙夷的、泥泞的乡间小路上。
可为什么,现在回头看,她感觉自己的路越走越窄,每天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疲于奔命,而他的路,却走出了万丈光芒?
不,不对。
李娟用力地摇了摇头,试图将脑子里那些可怕的念头甩出去。
一定是巧合,他一定是攀上了什么高枝,走了大运。对,肯定是孙镇长,孙镇长一直挺看重他,说不定是孙镇长在背后给他铺路。这种大项目,怎么可能是一个小小的干部能主导的?他充其量就是个执行者,一个被推到台前的傀儡。
她拼命地为沈铭的成功寻找着合理的解释,每一个解释,都是为了证明自己当初的决定没有错。
她点开评论区,想从网友的议论中找到一些支持自己论点的蛛丝马迹。
“这个青云镇最近很火啊,上次的土豆节就刷到过,没想到真把大企业引过去了。”
“听说负责这个项目的是个年轻人,巨牛逼,一个人把投资商的律师团说得哑口无言。”
“楼上说的是真的吗?求细节!我只知道这个沈主任之前搞的土豆节,帮村里卖光了几万斤土豆,还搞了个什么‘青云模式’被县里推广。”
“何止啊,后来邻镇恶意竞争,他又搞了品牌化,把土豆卖进了市里的大超市。我妈上次还买了一箱,包装特好看,叫什么‘青云土豆’。”
“我靠,这人是开挂了吗?扶贫、文旅,什么都会?”
一条条评论,像一把把小锤子,不断敲击着李娟刚刚建立起来的心理防线。
从土豆节,到品牌化,再到今天的文旅项目……这些事,一件连着一件,清晰地勾勒出了一个她完全陌生的沈铭。
这已经不是“运气好”可以解释的了。
那个她以为一辈子只能在底层踏步的男人,不知不觉间,已经一步一步,走到了一个她需要仰望的高度。
窗外的霓虹依旧闪烁,但此刻在李娟眼中,却显得格外刺眼。她引以为傲的都市生活,那份在写字楼里的体面工作,那个她用“未来”来说服自己放弃沈铭的理由,在这一刻,显得如此苍白,甚至有些可笑。
她拿起手机,手指在通讯录里飞快地滑动,停在了一个名字上——“王科员”。
那是她以前在镇政府的同事,一个出了名的碎嘴子,青云镇但凡有点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耳朵。
她盯着那个名字,犹豫了许久。
她想问问,想知道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她心中那个固执、单纯、甚至有些迂腐的沈铭的形象,已经彻底崩塌了。她迫切地需要一些信息,来重塑这个男人,或者说,来重新审视自己那段被全盘否定的过去。
最终,她深吸一口气,点开了对话框。
指尖悬在屏幕上,删删改改,最后,只打出了几个字。
“王哥,在吗?想跟你打听个事。”
喜欢官场模拟:领导求我别莽了!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官场模拟:领导求我别莽了!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