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二龙抬头的鞭炮声刚过,红旗农场的积雪开始消融,屋檐下挂着的冰棱滴滴答答淌着水,在地面砸出一个个小水洼。林逍蹲在院子里,正给长江750边三轮摩托车擦着车身,锃亮的墨绿色车漆在初春的阳光下泛着光——这是他作为民兵副团长配备的车辆,在整个红旗农场都是独一份,每次开出去都能引来不少乡亲的围观。
“哥,好了没啊?再晚就赶不上县城中学的早自习了!”晓梅背着崭新的帆布书包,站在门口不停地跺脚,书包上还挂着沈歌给她绣的小兔子挂饰,格外显眼。今天是高中开学的日子,晓梅去年考上了县城的重点高中,是村里近五年来第一个考上重点高中的姑娘,林逍特意腾出时间,要开着摩托车送她去学校。
“别急,马上就好。”林逍把最后一块抹布扔到盆里,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这摩托车金贵着呢,得擦干净了才能上路。”他转头看向站在一旁帮忙整理东西的沈歌,“沈歌,东西都带齐了吗?布票、粮票还有钱,都再数一遍。”
沈歌手里拿着一个蓝色的布包,闻言认真地点点头:“都齐了。给晓梅带的被褥、换洗衣物,还有你让我买的针线、肥皂,都装在侧斗里了。”她顿了顿,又从布包里掏出一个油纸包,“这是我早上烙的红糖饼,路上饿了吃。”
林逍接过红糖饼,闻了闻,香气扑鼻:“还是你想得周到。”他转头看向晓梅,从口袋里掏出一沓零钱和几张粮票,塞进她手里,“这里有二十块钱和十斤粮票,省着点花,但也别亏待自己。学校食堂的菜要是不好,就去外面的饭馆买两个肉菜,不够了就给哥写信,哥再给你寄。”
二十块钱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三四十块。晓梅连忙摆手:“哥,太多了!我上次带的五块钱还没花完呢,粮票也够吃。”林逍按住她的手,板起脸:“拿着!高中学习累,得补补身子。要是钱不够了不好意思说,饿坏了身体咋办?”
沈歌也在一旁劝道:“晓梅,听你哥的。你哥现在是万元户了,不差这点钱,你安心读书就行。”晓梅这才红着眼眶把钱和粮票收好,小声说道:“哥,我会好好读书的,将来考上大学,给你和沈歌姐争光。”
“这才对嘛。”林逍揉了揉她的头发,“走吧,上车。”他跨上摩托车的驾驶座,沈歌抱着晓梅坐在侧斗里,侧斗里还堆着被褥和杂物。林逍发动摩托车,“突突突”的引擎声打破了村子的宁静,乡亲们纷纷从家里探出头来看,眼里满是羡慕。
“林逍,送晓梅上学去啊?”隔壁的林大爷喊道。林逍笑着点头:“是啊林大爷,顺便去县城买点东西。”摩托车驶离村子,沿着坑坑洼洼的土路朝着县城的方向开去。初春的风还带着寒意,沈歌把自己的围巾解下来,裹在晓梅脖子上:“别冻着了。”
晓梅靠在沈歌怀里,看着路边飞速后退的树木,兴奋地说道:“沈歌姐,这摩托车真快!比坐拖拉机舒服多了。”沈歌笑着点头:“是啊
从村子到县城有三十多里路,平时坐拖拉机要两个多小时,摩托车只开了一个小时就到了。县城的街道比村里热闹多了,路边摆着各种小摊,卖包子的、卖油条的、卖杂货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摩托车停在县城中学门口,立刻引来一群学生的围观。
“哇,长江750!”“这是谁的啊?真帅!”学生们叽叽喳喳地议论着。晓梅的脸有些红,拉着林逍的胳膊:“哥,咱们快进去吧。”林逍笑着点点头,和沈歌一起帮晓梅把被褥和杂物搬下来,送她到宿舍。
晓梅的宿舍是六人间,其他五个同学都已经到了,看到林逍和沈歌送晓梅来,还开着摩托车,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晓梅,这是你哥吧?这摩托车也太帅了!”一个戴眼镜的女生眼睛发亮地问道。晓梅的脸上满是自豪,挺起小胸脯说道:“这是长江750,我哥是民兵副团长,这是配备的车!咱们农场就这一辆呢!”旁边几个女生顿时发出一阵惊呼,要知道这年代连自行车都是稀罕物,更别说摩托车了。
沈歌也笑着解释:“我是晓梅家的邻居,跟她哥一起送她来上学。”她一边帮晓梅铺床,一边叮嘱道:“晚上睡觉盖好被子,别踢被子。跟同学好好相处,有啥事儿就给家里写信,或者去找学校的老师。”
林逍则走到宿舍门口,对着几个女生说道:“我是晓梅的哥,她年纪小,要是有啥不懂的地方,麻烦你们多照顾照顾她,谢谢大家了。”几个女生连忙点头:“放心吧,我们会照顾晓梅的。”
安顿好晓梅,林逍和沈歌走出学校。“时间还早,咱们先去供销社买点东西吧。”林逍说道。沈歌点点头:“好,我想买点布匹,给你和晓梅做几件春装。”两人开着摩托车来到县城最大的供销社,把摩托车停在门口,走进供销社。
供销社里人很多,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商品,粮油、布匹、日用品、农具,应有尽有。林逍本来想给沈歌买几件成品衣服,他现在是万元户,根本不差这点钱。“沈歌,你看那件碎花衬衫不错,还有那条裤子,挺适合你的,咱们买下来。”林逍指着货架上的成品衣服说道。
沈歌顺着林逍指的方向看去,那件碎花衬衫确实很漂亮,是今年最流行的款式,价格也不便宜,要十五块钱一件。但她却摇了摇头:“不了林逍哥,成品衣服太贵了,而且不一定合身。我还是买块布匹自己做吧,自己做的合身又便宜。”
林逍皱了皱眉:“贵点没事,我现在有钱,不在乎这点。”沈歌却坚持道:“林逍哥,我知道你有钱,但咱们还没结婚,我不能花你的钱买这么贵的东西。等以后……等以后结婚了,你再给我买好不好?”她说着,脸微微泛红。
林逍看着沈歌认真的眼神,心里明白她的意思。沈歌是个传统的姑娘,没结婚就花男方的钱,她觉得不合适。林逍只好点点头:“好,听你的。那咱们去挑布匹。”两人走到布匹区,沈歌认真地挑选着,手指在布匹上轻轻划过,感受着布料的质地。
“这块浅蓝色的确良不错,做衬衫挺合适,颜色清爽。”沈歌拿起一块布说道,售货员连忙走过来:“姑娘好眼光,这是刚到的货,质量好得很,一块五毛钱一尺。”沈歌点点头,又挑了块灰色粗布,“这块给林逍哥做裤子耐穿”,接着又选了块鹅黄色的确良,“这块我自己做件短袖,夏天穿正好。”
就在沈歌和售货员商量着裁剪布匹的时候,供销社门口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同志,你再看看,这可是三十年的老山参,药效好得很,就给这么点钱太少了!”一个苍老的声音说道。林逍好奇地走过去一看,只见一个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老大爷,手里提着一个竹篮,正和供销社的收购员争论着。
竹篮里铺着一层油纸,上面放着几捆晒干的药材,有红彤彤的五味子,有带着尖刺的刺五加,还有几支根须齐全的黄芪,最显眼的是一支用红绳系着的人参,人参长得很饱满,根须很长,看起来确实有些年头了。
收购员皱着眉说道:“大爷,不是我压你的价,这人参虽然看起来年头不短,但品相一般,650块钱已经是最高价了。五味子五毛钱一斤,刺五加八毛钱一斤,黄芪一块五一斤,这都是国家规定的收购价,我不能给你多算。”
老大爷急得脸都红了:“同志,这人参是我年轻时在东山深处挖的,一直舍不得卖,现在开春我孙子要结婚,彩礼钱还差不少,才把它拿出来卖的。你再给加点,哪怕加五十块钱也行啊!”收购员摇了摇头:“不行大爷,这是规定,我不能违规操作。”
林逍站在一旁,心里一动。他从小跟着父亲进山打猎,后来父亲伤了腿去林场保卫科当门卫,就跟着虎子一起打猎。之前在山上救过一个老杨头,跟着学过认人参,知道这是金贵东西,五味子、刺五加这些也耳熟,此刻看着竹篮里的药材,突然意识到,这或许是一条新的赚钱路子。
东山里有的是药材,春天化冻后,漫山遍野都是五味子、刺五加、黄芪这些常见的药材,要是能采回来卖给供销社,或者卖到城里的药店,肯定能赚不少钱。而且打猎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山里的野兽越打越少,说不定过个两三年就不能大规模打猎了,要是能把药材这门生意做起来,再加上现有的狍子养殖和兔子养殖,就是三条腿走路,稳妥得多。
“大爷,您这人参确实是好东西。”林逍走过去,笑着说道。老大爷看了看林逍,疑惑地问道:“小伙子,你也懂人参?”林逍点点头:“略懂一点,以前在山上跟人学过。您这人参确实有三十年左右的年头,品相虽然不算顶尖,但药效肯定差不了。”
收购员见林逍插话,有些不高兴:“小伙子,我们供销社收购药材,你别在这里捣乱。”林逍没理会他,继续对老大爷说道:“大爷,650块钱确实有点少了。不过供销社有规定,他们也不能给你多算。这样吧,我跟您打听个事,您这些药材都是从哪里采的啊?”
老大爷叹了口气:“还能从哪里采,都是从东山深处采的。春天化冻后,山里的药材多着呢,就是采起来费劲,还容易遇到野兽。”林逍心里更有底了,东山他熟得很,哪里有什么药材,他虽然现在还不清楚,但只要找本书学学,肯定能找到不少。
“大爷,您要是实在觉得价格低,要不我跟收购员说说,让他再给您加二十块钱?”林逍转头对收购员说道,“同志,这位大爷年纪大了,孙子结婚急着用钱,您就通融一下,少赚点,给大爷加二十块钱呗。”
收购员犹豫了一下,看了看林逍,又看了看老大爷可怜的样子,终于点了点头:“行吧,看在大爷年纪大的份上,再加二十块钱,一共670块钱,不能再多了。”老大爷连忙道谢:“谢谢同志,谢谢小伙子!”收购员给老大爷结了账,老大爷拿着钱,高兴地走了。
林逍看着老大爷的背影,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起来。沈歌这时也挑完布匹走了过来,手里拿着几卷布:“林逍哥,咱们走吧。”林逍点点头:“沈歌,你等我一下,我去买两本书。”他拉着沈歌走到供销社的图书区,图书区的人不多,货架上摆着各种书籍,有小说、有教材、还有一些专业书籍。
“你买啥书啊?”沈歌好奇地问道。林逍指着货架上的两本书说道:“就这两本,《北方常见中草药图鉴》和《中药材种植技术》。”他拿起书,翻看了一下,里面有各种中草药的图片和介绍,还有种植技术的讲解,正是他需要的。
“买这些书干啥?”沈歌疑惑地问道。林逍笑着把刚才看到老大爷卖药材的事说了一遍,又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她:“沈歌,打猎不是长久之计,山里的野兽越来越少,总有打完的一天。咱们现在有狍子养殖和兔子养殖,要是再加上药材生意,就是三条腿走路,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沈歌认真地听着,点了点头:“你说得有道理。不过药材这东西,咱们都不懂,能行吗?”林逍晃了晃手里的书:“不懂可以学啊,有这些书,再加上我以前学过认人参的本事,肯定能学会。等春天化冻了,我就进山探探路,看看哪里有药材,先采点常见的卖给供销社试试水。”
他顿了顿,又说道:“要是采野生药材能行,咱们还可以试试在山上种药材。东山有不少荒地,要是能承包下来种药材,比采野生的更稳定,也能带动乡亲们一起干,咱们合作社又能多一项收入。”
沈歌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要是能种药材,乡亲们就能多赚点钱了。”她最佩服林逍的就是这一点,总能想到带动大家一起致富的好办法。林逍付了书钱,两本书一共两块五毛钱,不算贵。
“咱们再去给晓梅买点东西吧。”沈歌说道,“她在学校肯定缺东少西的。”两人又去买了些笔记本、钢笔,还有一盒雪花膏——晓梅正是爱美的年纪,雪花膏在当时可是稀罕东西。林逍还特意买了两斤水果糖,让沈歌给晓梅送去,让她分给宿舍的同学,搞好关系。
回到学校,林逍把东西交给晓梅,又叮嘱了她几句,才和沈歌离开。“时间还早,咱们去国营饭店吃点东西再回去吧。”林逍说道。沈歌点点头:“好,听说县招待所旁边的国营饭店味道不错。”
两人走进国营饭店,店里摆着几张漆成红色的八仙桌,墙上挂着“为人民服务”的标语。服务员拿着菜单过来,是个穿着蓝色工装的姑娘,态度很热情:“同志,要点啥?”林逍接过菜单,上面的字迹工工整整:“给我们来一盘锅包肉、一盘溜肉段,再来一个酸菜粉丝汤。”服务员记下菜名:“锅包肉八毛一份,溜肉段七毛一份,酸菜粉丝汤三毛,一共一块八,要粮票不?”林逍掏出钱和粮票递过去:“要,按规矩来。”不一会儿菜就端了上来,锅包肉金黄酥脆,溜肉段裹着浓稠的酱汁,酸菜粉丝汤酸香开胃。“真好吃,比家里做的花样多。”沈歌夹了一块锅包肉,眼睛都亮了。
林逍看着她的样子,笑着说道:“以后咱们经常来县城,想吃了就来吃。”沈歌摇摇头:“太贵了,这一顿饭一块八,够买两斤半猪肉了。”林逍放下筷子,认真地说道:“沈歌,咱们现在日子好过了,不用再像以前那样省吃俭用了。我赚钱就是为了让你和晓梅过上好日子,你要是总这么节省,我赚钱还有啥意思?”
沈歌看着林逍认真的眼神,心里暖暖的,点了点头:“我知道了,以后不这么省了。”两人吃完饭,休息了一会儿,就开着摩托车往回走。初春的午后,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摩托车行驶在土路上,扬起一阵阵尘土。
“林逍哥,你说咱们种药材能成功吗?”沈歌坐在侧斗里,轻声问道。林逍握着车把,笑着说道:“肯定能成功。东山的土壤肥沃,气候也适合种药材,只要咱们好好学,肯定能种好。等咱们种出药材了,就办个药材收购点,让乡亲们都去采药材卖给咱们,咱们再卖到城里的药店,赚中间的差价,这样乡亲们也能多赚点钱。”
“那咱们的合作社就更厉害了,有养殖又有药材。”沈歌兴奋地说道。林逍点点头:“是啊,以后咱们还要建个加工厂,把药材加工成中成药,那样利润更高。等晓梅考上大学,学个医药专业,回来帮咱们管理加工厂,咱们的生意就更红火了。”
沈歌笑着说道:“你想得真远。不过晓梅肯定能考上大学的,她学习那么好。”两人聊着天,摩托车很快就回到了村里。乡亲们看到他们回来,纷纷围上来打听情况。“林逍,晓梅安顿好了吗?”“沈歌,县城买啥好东西了?”
林逍和沈歌笑着回应着乡亲们的问题,把买的糖果分给村里的小孩。回到家,林逍把买的药材书拿出来,认真地翻看起来。沈歌则在一旁给他泡了杯热茶,然后开始整理买的布匹,打算明天就给林逍和晓梅做衣服。
林母看到儿子买的书,好奇地问道:“林逍,你买这些药材书干啥?想当郎中啊?”林逍笑着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母亲。林母听完,点点头:“这主意好,打猎确实不是长久之计,种药材安稳。”
“真的?那太好了!”林逍高兴地说道。有母亲帮忙,他认药材就更有把握了。林母笑着说道:“我也就认识几种常见的,复杂的还得靠你自己学。对了,你跟沈歌的事,啥时候定下来啊?人家姑娘挺好的,你可别辜负了人家。”
林逍的脸有些红,挠了挠头:“等合作社的生意再稳定稳定,今年秋天就订婚,明年春天就结婚。”沈歌在一旁听到了,手里的针线顿了一下,脸也红了,偷偷地笑了。夜色渐浓,窗外的月光洒进屋里,映着两人脸上的笑意,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喜欢重生79年打猎供妹妹上学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重生79年打猎供妹妹上学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