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形整理的奥秘在于其倾斜的通道,清晰地展示了多空一方在休整中仍保有微弱的优势。然而,韩风在观察图表时发现了另一种更为常见的整理形态——价格波动的范围并非在通道中运行,而是在不断地收窄,如同一个被紧紧压缩的弹簧,高点的连线与低点的连线最终汇聚于一点。这种形态,就是技术分析中另一大类重要的持续形态:三角形整理。
三角形整理,顾名思义,其形态类似于一个三角形,反映了市场在特定阶段内,多空双方的力量从激烈博弈逐渐趋向平衡,波动幅度日益收窄,直至最终达成共识,选择新的方向突破。根据其形态特征,三角形主要可分为三类:对称三角形、上升三角形和下降三角形。
韩风的研究首先从最典型的对称三角形开始。他观察到,这种形态由一系列依次降低的高点和一系列依次抬高的低点构成。将高点相连,得到一条向下倾斜的直线(上边线);将低点相连,得到一条向上倾斜的直线(下边线)。两条直线最终向右方收敛,形成一个对称的三角形状。
“这就像是两军对垒,战线在不断收缩,”韩风思忖着,“多方在每一个回调的低点都表现出更强的承接力,不愿意价格跌得更低(低点抬高);而空方在每一次反弹的高点也都施加着压力,不让价格涨得更高(高点降低)。结果是,价格的波动空间被挤压得越来越小。”
在对称三角形的形成过程中,一个显着的特征是成交量的持续萎缩。这清晰地表明了市场参与者的犹豫和观望情绪,大家都在等待一个明确的方向信号。这种平衡是脆弱的,一旦被打破,通常会引发强烈的单边走势。
突破的方向,理论上可以向上也可以向下。但在实际应用中,三角形通常作为持续形态,其突破方向与形态形成之前的趋势保持一致。也就是说,如果在上升趋势中出现对称三角形,后续向上突破的概率更大;在下降趋势中出现,则向下突破的概率更大。当然,这并非绝对,最终的市场选择才是唯一的答案。
为了捕捉这个决定性的时刻,韩风明确了交易策略:耐心等待突破的发生。当价格携带着显着放大的成交量,强势冲破三角形的上边线(看涨突破)或下边线(看跌突破)时,才是入场交易的时机。他将初始止损位设置在三角形形态的另一端,以应对可能的“假突破”。
接着,他研究了上升三角形。这种形态的上边线基本是一条水平直线,而下边线是向上倾斜的。它表明,空方在某个固定的价格水平(上边线)上构筑了坚实的卖压,每次股价反弹至此都会受阻回落。然而,多方力量更为强劲,他们愿意在更高的价格水平上买入,使得每次回落的低点都高于前一次。
“这透露出一个信息,”韩风分析道,“卖压是固定的,但买方的意愿在不断增强。这是一种需求压倒供给的形态,通常预示着后续向上突破的概率极高。”上升三角形在实战中是非常可靠的看涨持续形态。
与之相反的是下降三角形。它的下边线是一条水平支撑线,而上边线则向下倾斜。这表明,多方在某个固定价格水平(下边线)上顽强防守,但空方的力量一次比一次强劲,使得每次反弹的高点都低于前一次。
“这显然是供给压倒需求的信号,”韩风意识到,“虽然下方有支撑,但每一次反弹都更加无力,卖盘在不断压低价格入场。”下降三角形是相当可靠的看跌持续形态。
韩风在历史图表中找到了大量三角形整理的案例。在一只名为“永辉科技”的股票周线图上,一个持续了数月的巨大对称三角形清晰可见。该股在经历了一轮上涨后进入整理,高点逐步降低,低点逐步抬高,成交量萎缩至地量水平。最终,股价以一根放量长周阳线突破了上边线,随后开启了超过翻倍的主升浪。
他也看到了失败的案例。某只股票在下降趋势中形成一个看似标准的上升三角形,但在触及上边线时,并非向上突破,而是成交量无法放大,股价反而掉头向下,跌破了本应坚固的下边线支撑,形态失败,跌势加剧。这让他深刻认识到,任何形态都不是百分之百的保证,尊重市场的实际选择,并做好风险控制,才是生存之本。
在今天的交易日志上,他总结道:
“日期:xxxx年x月x日
今日学习主题:持续形态之三角形整理——多空平衡与突破选择。
核心认知:
1. 形态分类与特征:
· 对称三角形:高点下移,低点上移,波动收敛,成交量持续萎缩。方向待定,但延续原趋势概率大。
· 上升三角形:水平压力,支撑上移,买方更强,看涨意味浓厚。
· 下降三角形:水平支撑,压力下移,卖方更强,看跌意味浓厚。
2. 市场心理:反映了多空力量从博弈到平衡,最终寻求突破的过程。成交量萎缩是关键验证。
3. 交易策略:
· 耐心:在形态内部保持观望,不猜测方向。
· 确认:必须等待放量突破边界线后再行动。
· 止损:将止损设置在形态另一端或突破K线的最低\/最高点。
· 目标:通常可粗略估算为三角形最宽处的高度,从突破点算起。
思考与感悟:
· 三角形是市场‘蓄势’的典型形态。它教会我在方向不明时,忍耐是最好的策略。
· 理解了不同三角形蕴含的多空力量对比差异。上升\/下降三角形因其力量对比明确,可靠性通常高于对称三角形。
· 形态分析的本质是概率游戏。即使是可靠性很高的上升三角形,也必须做好它可能失败的心理准备和应对策略。
· 至此,对趋势运行中的主要‘驿站’(持续形态)有了系统了解,这让我对持仓和捕捉波段的能力信心大增。
**明日计划:学习‘指标之王’——移动平均线(mA)的设置与含义,开始进入技术指标领域的核心。”
通过对三角形整理的学习,韩风感觉自己对市场节奏的把握更深了一层。他明白了,无论是旗帜的飘扬还是三角形的收敛,都是趋势这部宏大乐章中不可或缺的段落。识别它们,理解它们,才能更好地聆听市场的旋律,并与之共舞。
(第二十二章 完)
喜欢股市悟道:十年投资路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股市悟道:十年投资路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