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里是泥地,墙上糊着旧报纸。
床倒是不少,数了数,上铺加下铺,一共有八张床。
张楠艺有些不好意思:“条件是差了一些,我有两套床单被套什么的,都洗干净了,一会给你们拿来。”
“不用麻烦了,”许南珠指了指行李:“我们带了睡袋。”
她连帐篷都准备好了,眼下看来是不需要了。
张楠艺看着三人的穿着,虽然不张扬,但是质地精良,不由得怀念起了自己的过去。
“我做了一些饭菜,你们过来一起吃吧。”
许南珠从包里翻出几个自热火锅:“我们带了这些,正好加个菜!”
刚摆上碗筷,另外两个支教老师就回来了。
这两位都是男生,一位叫李顺,一位叫莫文亮,回来时裤脚上还沾着泥点子。
张楠艺两边介绍了一下,问他们:“你们不是去帮着小娟插秧吗?怎么这么晚?”
莫文亮说:“回来的路上,李顺绊了一跤,我们一检查,是桥头的石板松动了,就找乡亲借了锤子修了修。”
李顺点点头:“不固定好,晚上天黑有人路过被绊倒就不好了。”
都是年轻人,大家很快就熟络起来。
李顺盯着冒泡的自热火锅,眼睛发亮:“你们来的太好了!我都快忘了火锅的味道了!”
张楠艺做了三个家常菜,加上三个自热火锅,晚上天气凉,吃完以后整个人都暖和了。
许南珠好奇,问他们:“你们一般要支教几年?”
“原本是三年,”张楠艺说:“但是我和莫文亮已经来了五年了,李顺第七年了。”
“没想过回去吗?”
“想啊,怎么不想?”张楠艺笑笑:“就是舍不得这里。”
这学校虽小,但从小学到初中的课程都有,那些孩子都是他们从小看到大的,说实话,要是回去还真有些不忍心。
李顺很快就要结婚了,对象是村里的一个姑娘。
张楠艺和莫文亮也是男女朋友关系,他们不知不觉已经在这里扎下根来。
许南珠听着他们说话,扭头打了一下这个房间。
和他们住的宿舍不一样,这里更加像个家。
虽然朴素,却打理得温馨整洁。
书桌、衣柜、洗脸盆架、镜子、相框……一应俱全。
等等,相框?
许南珠起身走过去,相框里面的画已经被换成了张楠艺和莫文亮的合照。
她眯眼看了看,整个相框一点光都没有。
许南珠回头,冷不丁地问:“张老师,这个相框以前是不是有一张明星画像?”
张楠艺惊讶地反问:“不是呀,这以前是一张年画娃娃。”
许南珠和姜沐瑶对视一眼:“年画娃娃还在吗?”
“应该还在。我取下来以后拿来包书了,我去找找。”
姜沐瑶也放下筷子,快步走到她旁边。
看清了画框,她急忙扯了扯许南珠:“是这个?”
许南珠低声说:“不确定,先问问看。”
很快,张楠艺从一堆书里找到了一本三年级语文书。
她将书递给许南珠:“就是这个了。”
许南珠小心翼翼拆开书皮,翻过来一看,背面的确粘着一张泛黄的纸。
她眯眼看了看,纸泛绿光。
“我撕了一下没撕下来,就没管了。”张楠艺解释道。
许南珠说:“张老师,我们想买下这张纸。”
张楠艺笑着说:“喜欢就拿去,反正我也是拿来包书的。”
姜沐瑶将许南珠拉到一旁:“南珠,我觉得还是留点钱比较好,你认为呢?”
“你觉得留多少合适?”
“我也不知道……”
张楠艺坚持推辞:“真的不用给钱,它或许对你们来说有用,但对我而言,就是一张旧纸。”
“张老师,”许南珠打断她:“既然你坚持不收钱,那么学校需要什么吗?”
提到学校,张楠艺沉默了一会,她看了看两位同事,咬咬牙说:“能……给学校的孩子们捐一些书吗?”
“我们有一些课外图书,只是都被翻烂了,书页掉了粘,粘了掉,许多字也模糊得都要看不清了。”
见张楠艺终于提了要求,许南珠反而觉得轻松。
“好的,张老师,您留个地址和联系方式,我回去就安排。”
回到房间,周亚已经把睡袋整理好了。
姜沐瑶把自己的睡袋抱到许南珠的床上:“我还是和你一起睡,心里踏实。”
许南珠拿毛巾沾了些水,擦了擦脸和脖子,默许了她的做法。
姜沐瑶往睡袋里一钻,压低声音说:“我们这次也太顺利了吧!一来就找到一张!”
许南珠说:“希望明天也顺利。”
毕竟她最多只能忍受三天不洗澡。
第二天天还蒙蒙亮,公鸡打鸣的声音就将他们吵醒了。
周亚早就起来,这时候在门外做俯卧撑。
许南珠收拾了睡袋,然后拿着牙刷杯子到水井边刷牙。
姜沐瑶心里没底,问:“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许南珠擦去脸上的水珠:“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我一家一家问。”
“好办法,”许南珠点头:“既然知道了东西在画框后面,那我们就专攻这个方向。”
村子人不多,也就三十来户人家,问得快的话,一上午就能摸排了。
张楠艺抱着书本匆匆走过:“早啊,锅里煮了白粥,你们自便,我先带学生早读去了。”
许南珠不喜欢吃白粥,用热水就着面包解决连早餐。
周亚和姜沐瑶一人喝了一碗,把碗筷洗好,三人就往村子里去。
正是春耕时节,不少村民已经往地里去了。
姜沐瑶见到人就问:“大娘,您家里有旧相框吗?我们想收相框。”
“大叔,您家有没有旧相框?我出五十块收!”
又走到村头,跟正在嗑瓜子的大妈们打招呼。
很快,整个村子都知道了,城里来了三个人,专门收相框。
就这样到了中午,相框收了八个,但是都没有洒金笺。
下午,他们只好挨家挨户问,从村头问到了村尾。
好在村民们也热情淳朴,一听他们说要找相框,纷纷拿出来让他们看。
一天下来,连洒金笺的一角都没看见。
喜欢我能看见东西价值,成了富贵花!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我能看见东西价值,成了富贵花!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