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口的胜利,如同久旱甘霖,滋润了濒临枯萎的赣南根据地。缴获的物资,尤其是粮食和药品,暂时缓解了生存危机,部队的士气为之一振。然而,林峰和红五纵的领导层都清楚,这仅仅是喘息之机。敌人绝不会善罢甘休,更残酷的反扑必然接踵而至。
带着丰厚的战利品和一股难以言喻的底气,部队安全返回核心区域。林峰立即着手两件要事:
第一,物资的合理分配与隐藏。缴获的物资被迅速分发到各部队和急需的群众手中,但林峰严令,必须储备一部分作为应急之用,并分散隐藏在多个秘密地点。他深知,下一次封锁可能会更严酷。
第二,基于“新能力”的战术强化训练。三江口之战那“神来之笔”的炮击,虽然林峰以“战前细致侦察和直觉判断”为由向赵永贵、周克明等人解释,但他内心明白,那残破的“系统”及其初步展现的“弱点分析”能力,是关键因素。他必须尽快熟悉并掌握这种时灵时不灵、范围有限且极其消耗精神的“辅助”。
在部队休整期间,林峰以研究敌军堡垒战术为名,组织了几次小规模的模拟攻击演练。他尝试在演练中主动集中精神,引导那模糊的“战场态势感知”。过程异常艰难,时有时无,且每次尝试后都会感到明显的精力透支和头痛,仿佛大脑被强行过度使用。但几次成功的瞬间,他确实能“看”到演练中假设敌防御阵地上某些区域的“不协调感”或“脆弱点”,虽然依旧模糊,却比纯粹的经验判断多了一分玄妙的指引。
“这种能力…需要能量支撑,而且对精神负担极大。”林峰暗自总结,“不能作为常规手段,只能在关键时刻,作为一锤定音的奇招。” 他将其命名为——“危机直觉”,并开始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精神集中力和承受力。
果然,不出林峰所料。三江口检查站被端,尤其是守军被全歼,彻底激怒了西线敌军总指挥。蒋介石严令催促,限期“肃清”赣南残匪。四月初,敌军调整部署,不再单纯依赖缓慢的堡垒推进,而是采取了更主动、也更凶狠的“驻剿”与“搜剿”结合战术。
以团、营为单位的主力部队,在地方保安团的配合下,依托已有的堡垒线作为支撑点和补给基地,分成数路,像梳子一样,对红军可能藏身的区域进行轮番的、拉网式的清剿。他们焚烧山林,强制移民并村,手段极其残酷,企图彻底铲除红军生存的土壤。
红五纵的活动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几次小规模的遭遇战都打得异常艰苦,部队在频繁的转移中疲惫不堪。周安民的情报网也遭受了严重破坏,与外界的联系变得时断时续。
四月中旬,红五纵一部在转移途中,于“迷雾岭”地区,意外与敌军一个精锐营(加强有迫击炮和重机枪)遭遇。该营装备精良,求战欲望强烈,紧紧咬住红军后卫部队不放。林峰接到急报,深知若不能迅速摆脱或重创这股追兵,一旦被其缠住,周围其他几路敌军闻讯合围,后果不堪设想。
“不能退!就在这里,利用迷雾岭的复杂地形,打他一个反击!”林峰果断下令,亲自率领能够机动的部队前往接应。
迷雾岭,山高林密,常年雾气缭绕,地形极其复杂。红军虽然熟悉,但敌军兵力火力占优,盲目反击风险极高。
战斗在午后打响,敌我双方在浓雾和山林间激烈交火,战线犬牙交错。林峰抵达前线指挥所,眼前是弥漫的雾气、不绝于耳的枪声和不断送来的伤亡报告,局势一片混沌。
“必须找到敌人的指挥部和炮兵阵地!”林峰对周克明低吼道,同时,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无视周围的嘈杂和内心的焦灼,将全部精神集中起来,尝试沟通脑海中那残存的“系统”。
【…检测到…宿主…高度精神集中…环境:高烈度交战…能量波动…符合条件…】
【…‘战场态势感知’…强制启动…(能量快速消耗)…】
【…扫描中…(范围:约五百米,精度:低)…】
【…识别…异常能量聚集点(推测为指挥节点)…方位:东南,距离约三百五十米,山腰凹地…】
【…识别…高强度能量波动点(推测为重火力点)…方位:正南,距离约四百米,无名高地…】
【…警告…能量即将耗尽…感知即将中断…】
脑海中那幅模糊、闪烁,但标注出两个相对清晰“亮点”的感知地图,虽然只持续了短短十几秒,却让林峰眼前豁然开朗!剧烈的头痛随之袭来,但他顾不上了!
“通讯员!”林峰忍着眩晕,厉声下令,“命令陈石头,抽调一个加强排,配属纵队所有神枪手,立即向东南方向山腰凹地穿插,不计代价,打掉敌人指挥部!”
“命令王铁锤,集中所有迫击炮和掷弹筒,不要管正面敌人,给我覆盖正南方无名高地!快!”
命令被迅速执行。陈石头派出的精锐小分队,利用浓雾和树林掩护,果然在指定位置发现了敌营指挥部,一阵猛打,击毙敌营长以下多名军官。几乎同时,王铁锤的炮火也准确覆盖了无名高地上的敌军重机枪阵地。
敌军指挥中枢被打掉,重火力瞬间哑火,攻势顿时陷入混乱。林峰抓住时机,下令全线反击!红军将士趁势猛冲,将失去统一指挥的敌军打得溃不成军,歼敌两百余人,残敌狼狈逃窜。
迷雾岭反击战,成功地击退了追兵,再次稳住了阵脚。但林峰在战斗结束后,几乎虚脱,脸色苍白,休息了大半天才缓过来。强行使用那残破的“系统”能力,对精神和身体的负担远超他的想象。
“这种能力,是双刃剑…”林峰靠在简陋的行军床上,心中明悟,“它能带来胜利,但也可能透支我的根本。必须慎用,必须在最关键的时刻,用在刀刃上。”
然而,经此一役,他也更加确信,这逐渐苏醒的“眼”,将成为他和红五纵在这绝境中,挣扎求存、乃至最终破局的关键倚仗之一。敌人愈发疯狂,形势依旧严峻,但他手中的牌,似乎多了一张隐藏的、布满裂纹却可能爆发出惊人力量的底牌。
下一步,他需要找到更有效、更安全获取“斗争能量”的方式,并逐步修复这残破的系统。前路漫漫,但黑暗中,已然看到了微光。
喜欢风起赣南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风起赣南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