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灶台”的后厨最近添了个新规矩——炎昭炎曜写完作业才能进厨房,且必须从“打下手”开始。这天,王铁柱正忙着切肉,瞥见俩娃蹲在地上摘菠菜,嫩黄的芽叶沾了他俩一手泥,活像两只刚刨过地的小刺猬。
“摘干净点,根上的须子得掐掉,”王铁柱头也不抬,“今天教你们拌凉菜——菠菜花生米,最简单也最见功夫。”
炎昭手里的菠菜突然“啪”地掉在盆里:“凉菜?那有啥难的?不就是菠菜烫熟了拌花生米吗?”
“你懂个屁!”王铁柱把刀往案板上一拍,“菠菜得用沸水焯三十秒,多一秒就软塌,少一秒有涩味;花生米得用凉水泡三小时,再用盐炒得嘎嘣脆,不能带一点焦糊;最后淋的香油,得是现榨的小磨香油,滴七滴,多一滴腻,少一滴香不起来。”
炎曜蹲在旁边,小本本记得飞快,笔尖戳破了纸:“三十秒……三小时……七滴香油……”
可真上手时,俩娃才知道这“简单”的菜有多磨人。炎昭焯菠菜时盯着秒表数,数到二十八秒就慌了神,手忙脚乱地往出捞,结果一半菠菜还没烫透,带着股生涩味;炎曜炒花生米更绝,盐放多了不说,还炒出了股糊味,吓得他把锅铲一扔,喊着“花生米成精了”。
“就这?还想当主厨?”王铁柱把他俩的“失败品”倒进垃圾桶,“再练!啥时候拌出‘清清爽爽,越嚼越香’的味儿,再端给客人。”
接下来的三天,后厨的垃圾桶里堆满了菠菜和花生米。炎昭的秒表数得比数学题还认真,炎曜的花生米炒得满屋飘香,连路过的街坊都扒着门问:“老王,你家炒啥呢?香得人直咽口水!”
周五傍晚,店里来了桌客人,是几个刚下班的白领,其中一个姑娘皱着眉说:“天太热了,不想吃炒菜,有啥爽口的凉菜不?”
炎昭炎曜对视一眼,突然鼓起勇气:“阿姨,我们给您拌盘菠菜花生米吧?保证好吃!”
王铁柱刚想拦,李秀莲偷偷拽了拽他的袖子:“让他们试试,大不了咱再重做。”
俩娃钻进后厨,炎昭焯菠菜时,秒表“嘀嗒”响着,他盯着锅看,连眼睛都不眨;炎曜往花生米里撒盐,小手抖得像秋风里的叶子,却不多不少,正好铺满盆底。最后淋香油时,炎昭数着数:“一、二、三……七!”
当这盘绿油油的菠菜拌着金黄的花生米端上桌时,姑娘们都愣了——菠菜嫩得能掐出水,花生米裹着盐粒闪着光,香油的香味飘得老远。
“这是俩孩子拌的?”穿白衬衫的姑娘夹了一筷子,刚嚼两下就睁大了眼睛,“我的天!这菠菜一点不涩,花生米脆得能弹牙!太爽口了!”
其他几人也跟着抢,没几分钟就吃了个精光,其中一个戴眼镜的男生喊:“老板,再来一盘!这凉菜比大饭店的还好吃!”
“我们也要!”邻桌的客人听见了,纷纷举手,“给我们也来盘俩小师傅拌的菠菜花生米!”
王铁柱和李秀莲看得目瞪口呆——谁也没想到,这道最普通的凉菜,居然成了“爆款”。
接下来的几天,“老灶台”的客人进店必点:“先来盘菠菜花生米!要炎昭炎曜拌的!” 有时候一盘不够,客人直接喊:“来两盘!一盘现吃,一盘打包!”
张大爷嚼着花生米,眯着眼说:“这菜看着简单,可吃着有股‘认真’的味儿——菠菜焯得刚好,花生米炒得用心,不像那些糊弄事的凉菜。”
小刘和同学们更是夸张,每次来都要拍段拌菜的视频发朋友圈,配文:“京城最火的‘萌娃凉菜’,想吃得赶早!” 视频里,炎昭举着秒表数秒,炎曜往花生米里撒盐,俩娃的小脸上沾着点菠菜汁,像两只得意的小馋猫。
这天关店后,王铁柱数着今天的账单,突然笑了:“俩小子,行啊。一盘菠菜花生米卖八块,今天卖了五十六盘,比肉菜赚得还多。”
炎昭昂着头:“那是!食神拌的凉菜,能差吗?”
炎曜赶紧补充:“还有食圣的花生米!”
王铁柱敲了敲他们的脑袋:“少臭美!知道这菜为啥受欢迎不?因为它清爽,实在,像过日子——不用搞那些花里胡哨的,把简单的事做好,就不简单。”
俩娃似懂非懂地点头,小手却还在比划着拌菜的动作。月光照在后厨的案板上,那里还堆着没收拾的菠菜和花生米,空气里飘着淡淡的香油味,像在说一个关于“简单”的秘密——有时候,最打动人的味道,往往藏在最普通的食材里,藏在一秒一秒的认真里,藏在两个孩子为了“七滴香油”数了又数的较真里。
炎昭突然说:“爸,明天我们想学拌黄瓜!”
炎曜跟着点头:“我觉得黄瓜也能成‘爆款’!”
王铁柱看着他们亮晶晶的眼睛,突然觉得,这“老灶台”的烟火气,好像比以前更有盼头了——因为灶台边,除了柴米油盐,还多了两个愿意为“三十秒”较真的小身影,他们拌出来的,不只是菜,还有日子里最踏实的香。
喜欢灶王爷的作业:双宝寻味记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灶王爷的作业:双宝寻味记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