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云不知何时铺满了天空,将午后的光线压得昏暗。警车驶离废弃孤儿院时,车轮碾过满地枯叶,留下两道深深的辙痕,像是在荒芜的土地上划下的记号。陆时坐在副驾驶座上,怀里紧紧抱着装着笔记本和书包的证物袋,指尖传来证物袋冰冷的触感,与胸腔里滚烫的心跳形成鲜明对比。
沈砚握着方向盘,目光平视前方,眉头微蹙。后视镜里,后山的轮廓渐渐缩小,最终消失在视野尽头,但他心底的警惕却没有丝毫松懈。找到陆明的笔记本,意味着案件终于撕开了一道口子,可这道口子背后,是更深的黑暗,以及隐藏在黑暗里虎视眈眈的眼睛。
“沈队,技术科那边已经联系好了,我们回去就能立刻对笔记本进行修复。”陆时的声音带着一丝未平的激动,他低头看着证物袋,纸页边缘的残缺像是一道未愈合的伤口,“里面那些孩子的信息,还有运输路线,说不定能顺藤摸瓜找到当年的贩卖网络。”
沈砚“嗯”了一声,视线却不经意扫过右侧后视镜。一辆黑色轿车跟在后方约五十米处,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这条路通往市区,车流量不算少,但那辆车的行驶轨迹有些刻意——他们加速时,对方也加速;他们减速时,对方也跟着放慢速度,始终保持在后视镜能瞥见的边缘。
“别说话。”沈砚的声音突然压低,眼神变得锐利,“注意后面那辆黑色大众,车牌末尾是73。”
陆时的心猛地一沉,立刻顺着沈砚的目光看向后视镜。那辆车的车窗贴着深色膜,看不清里面的人,车身干净得有些刻意,在这条满是落叶灰尘的路上显得格格不入。“是跟着我们来的?”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下意识握紧了怀里的证物袋。
“不确定,但形迹可疑。”沈砚的手指在方向盘上轻轻敲击,大脑飞速运转。从后山出来时,这条路很偏僻,除了他们的警车,没有其他车辆。这辆黑色大众是在他们驶离后山三公里后出现的,起初以为是顺路,可行驶了十几分钟,对方依旧紧跟不舍,显然不是巧合。
“要不要甩掉它?”陆时看向沈砚,眼神里带着一丝急切。证物袋里的笔记本是关键,绝不能落到别人手里。
沈砚没有立刻回答,目光扫过前方的路口。再过一个红绿灯,就是市区主干道,车流密集,是甩脱跟踪的好时机。但他更想知道,对方是谁,为什么要跟踪他们——是冲着那本笔记本来的?还是另有所图?
“坐稳了。”沈砚突然踩下油门,警车猛地提速,朝着前方的红绿灯冲去。后视镜里,黑色大众果然立刻跟上,引擎发出沉闷的轰鸣声,显然不想被甩开。
距离红绿灯还有五十米时,信号灯突然从绿灯跳转成黄灯。沈砚没有减速,反而再次加速,车轮与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在黄灯熄灭的前一秒冲过了路口。身后的黑色大众反应稍慢,被红灯拦在了路对面。
陆时松了口气,刚想说话,却见沈砚突然打方向盘,车子猛地拐进旁边一条狭窄的小巷。小巷两侧是老旧的居民楼,道路狭窄,只能容一辆车通行。沈砚凭借熟练的车技,在小巷里快速穿梭,车身擦着墙边的垃圾桶驶过,留下一道残影。
“沈队,我们这是……”
“对方肯定还有同伙。”沈砚的声音冷静得可怕,“主干道车多,他们不敢太放肆,但如果被他们咬住,迟早会出问题。这条小巷能通到前面的商业街,那里人流量大,容易脱身。”
话音刚落,身后传来急促的刹车声。黑色大众显然也拐进了小巷,却因为车速太快,差点撞到巷口的电线杆,不得不减速。沈砚抓住这个机会,猛踩油门,车子冲出小巷,驶入繁华的商业街。
商业街上车水马龙,行人络绎不绝。沈砚将车停在一家大型商场的停车场入口,拉上手刹,对陆时说:“你先带着证物袋从商场侧门进去,打车回警局,直接去技术科,别停留。”
“那你呢?”陆时立刻反对,“他们是冲笔记本来的,我一个人走太危险。”
“他们的目标是笔记本,但也想摸清我们的底细。”沈砚的眼神坚定,“我引开他们,你趁机回警局。记住,证物袋不能离身,哪怕一秒钟。”
不等陆时再说什么,沈砚推开车门,快速汇入人群。陆时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人流中,咬了咬牙,抱着证物袋,按照沈砚的指示,从商场侧门快步走进楼内。
沈砚穿过人群,故意放慢脚步,眼角的余光瞥见那辆黑色大众停在了商场门口,两个穿着黑色外套的男人从车上下来,四处张望,显然在寻找他们的踪迹。沈砚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转身走进旁边的地铁站。
地铁站内人潮涌动,沈砚混在人群中,换乘了两趟地铁,确认身后没有尾巴后,才打车返回警局。当他走进警局大厅时,陆时已经在门口等他,脸上满是焦急。
“沈队,你没事吧?”陆时立刻迎上来,上下打量着他。
“没事。”沈砚摇头,目光扫过大厅门口,“证物呢?”
“已经送到技术科了,李科长正在带人处理,说尽量在今晚修复大部分字迹。”陆时松了口气,“刚才那两个人,到底是谁?”
沈砚没有立刻回答,带着陆时走进办公室,关上房门。他走到窗边,拉开窗帘一角,目光投向对面的写字楼楼顶。那里空荡荡的,没有任何人影,但他能感觉到,有一道视线,正隔着街道,落在警局大楼上。
“是林辰的人。”沈砚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寒意。
“林辰?”陆时愣住了,“他为什么要跟踪我们?他不是只是个商人吗?”
“商人?”沈砚冷笑一声,转身看向陆时,“你还记得吗?十年前孤儿院的改造项目,背后的投资方就是林辰的公司。当时我们怀疑他和孤儿院的案子有关,但没有证据。现在看来,他不仅仅是有关,他很可能就是当年贩卖网络的关键人物之一。”
陆时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他想起之前调查林辰时,对方总是表现得滴水不漏,态度温和,却处处透着疏离。原来,那不是商人的谨慎,而是罪犯的伪装。“他跟踪我们,是为了那本笔记本?”
“没错。”沈砚点头,“那本笔记本里记录的信息,足以把他和整个贩卖网络拖下水。他比我们更清楚,陆明当年留下了证据,所以一直在暗中寻找。我们找到笔记本,打乱了他的计划,他必须想办法把证据抢回去,或者毁掉。”
办公室里陷入沉默。陆时靠在墙上,心脏沉重得像是被巨石压住。原本以为找到笔记本是曙光,没想到却立刻引来黑暗的反扑。从单方面的调查,到如今的双向博弈,这场追查,已经变成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技术科那边要加强戒备,二十四小时有人看守。”沈砚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笔记本是关键,绝不能出任何差错。另外,立刻调查那辆黑色大众的车主信息,还有车上两个人的身份,顺藤摸瓜,看看能不能找到林辰的破绽。”
“好,我马上安排。”陆时立刻转身,刚走到门口,又停下脚步,“沈队,林辰既然这么急着找证据,是不是说明,他也在找那个逃回来的孩子?”
沈砚的眼神闪烁了一下。陆时的话点醒了他。林辰跟踪他们,抢证据,目的不仅仅是销毁罪证,更可能是为了阻止他们找到那个孩子——那个唯一的人证。只要孩子还在,即使没有笔记本,真相也有可能被揭开。
“他不仅在找证据,更在找人。”沈砚的声音变得冰冷,“那个孩子,是他最大的威胁。”
与此同时,警局对面的写字楼楼顶。
林辰站在边缘,手里拿着一副望远镜,目光紧紧锁定着警局大门。他穿着一身黑色风衣,风衣的下摆被风轻轻吹动,勾勒出挺拔却阴沉的身影。刚才跟踪沈砚的手下已经给他发来了消息,说没能跟上,让目标跑了。
林辰放下望远镜,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仿佛早就预料到这个结果。他拿出手机,拨通了一个加密号码,电话接通后,他的声音低沉而冰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那个孩子,找到了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传来一个沙哑的声音:“还没有。十年前的线索太模糊,我们查了当年孤儿院周边所有失踪的孩子,符合特征的有三个,但都没有下落。”
林辰的眉头皱得更紧,指尖不自觉地握紧了手机,指节泛白。“继续找。”他的语气带着一丝狠戾,“不惜一切代价,必须在沈砚之前找到他。那个孩子活着一天,我们就多一天危险。”
“明白。”
挂断电话,林辰再次拿起望远镜,看向警局大楼。阳光透过云层,在大楼的玻璃幕墙上反射出刺眼的光,却照不进他眼底的黑暗。他清楚,沈砚已经拿到了笔记本,接下来,双方的争夺会越来越激烈。
而那个逃回来的孩子,就是这场争夺战的关键。找到孩子,他就能彻底堵住漏洞,将所有罪恶掩埋在黑暗里;如果被沈砚找到,等待他的,将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风越来越大,吹得楼顶的广告牌发出“哗哗”的声响。林辰站在阴影里,眼神阴鸷,像是蛰伏在暗处的野兽,紧盯着猎物的动向。他知道,这场关于线索和真相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警局办公室里,沈砚像是感受到了什么,猛地抬头,看向对面的写字楼楼顶。虽然隔着遥远的距离,看不清上面的人,但他能感觉到,那道来自暗处的视线,正带着浓浓的恶意,牢牢锁定着他们。
沈砚握紧了拳头,眼神变得坚定。他知道,林辰已经亮出了獠牙,接下来的路会更加艰难。但他不会退缩,为了陆明,为了那些无辜的孩子,为了被掩盖十年的真相,他必须和黑暗对抗到底。
这场线索争夺战,他们输不起。而那个隐藏在人海中的孩子,将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找到他,就能揭开所有谜团;找不到,十年的追查,可能又会陷入新的僵局。
窗外的阴云越来越厚,一场暴风雨,似乎正在酝酿。
喜欢双生痕:暴雨中的硬币与红绳谜局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双生痕:暴雨中的硬币与红绳谜局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