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心镜工坊”顶楼的落地窗外飘起细雪。
沈知白扯松的领带滑到锁骨,投影屏蓝光将他的脸割成明暗两半。
助理小陈抱着笔记本站在会议桌另一端,屏幕上跳动着平台技术通报会的回放——林昭昭站在聚光灯下,指节轻叩“情绪共振图谱”的演示板,声音清脆地说:“当两个人的脑波同步率超过67%,他们不需要语言也能听见彼此的心跳。”
“啪”的一声,沈知白的钢笔戳穿了会议记录。
“谁批准的伦理审查?”他的声音像砂纸擦过金属,“心理干预类技术进综艺标准,至少需要三家三甲医院的联合背书。”
小陈的喉结动了动:“专家组里有陆明远教授。”
“陆明远?”沈知白突然笑了,指节抵着太阳穴慢慢揉,“当年在脑科学年会上,他说我‘用数据阉割人性’,现在倒帮着林昭昭搭梯子。”他抓起遥控器砸向墙面,投影屏“滋啦”一声黑屏,“去联系法务部,以未通过伦理审查为由,冻结她在‘共聆系统’的研究账户。再让技术部切断原始数据访问权限——没有云端支持,她的破图谱就是张废纸。”
小陈在备忘录上快速记着,笔尖顿了顿:“平台那边……”
“平台要流量,我们要标准。”沈知白扯过西装外套搭在臂弯,鞋跟碾过地上的碎冰,“明早八点,所有核心成员必须到场。我要让整个行业知道,心理干预不是过家家。”
林昭昭是被手机震动惊醒的。
消毒水的气味裹着监护仪的“滴滴”声涌进鼻腔,她这才发现自己趴在奶奶的病床边,手背压着皱巴巴的检查报告。
手机屏幕亮得刺眼,“共聆系统”的通知跳出来:【您的研究账户已被冻结,原因:未通过伦理审查】
“昭昭。”
沙哑的声音从床头传来。
林昭昭猛地抬头,看见奶奶的手指正从被单下缓缓伸出来,骨节像枯树枝般支棱着,却精准地覆上她手背。
老人的掌心凉得像块玉,可指腹的温度还在——那是年轻时给病人做心理疏导时,总握着暖手炉留下的老习惯。
“奶奶……”林昭昭的喉咙突然发紧。
三天前接到医院电话时,老人还在昏迷,现在却能说话了?
“他们怕的不是你做了什么。”奶奶的眼睛半睁着,眼尾的皱纹里盛着几十年前给小昭昭讲睡前故事的温柔,“是你让普通人也能看见心。”她的拇指轻轻摩挲林昭昭手背上的旧疤——那是十二岁时帮奶奶搬心理案例档案,被铁皮柜划的。
“数据在服务器里,是死的。可人心跳的节奏,眼泪的温度,握着手时的颤抖……”老人的声音越来越轻,“这些活的数据,他们删不掉。”
监护仪的波形突然跳得更急了。
林昭昭赶紧按了床头呼叫铃,转身时手机又震了一下。
是陆明远的消息:【看到通知了。需要帮忙吗?】
她盯着手机屏,忽然想起奶奶刚才的话。
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动:“能不能把脑波同步率转化成可离线运行的便携算法?”发送键按下的瞬间,监护仪传来“嘀——”的长鸣,护士推着抢救设备冲进来。
林昭昭被挤到墙角,看着医生给奶奶戴上呼吸面罩。
她的手机在掌心发烫,陆明远的回复跳出来:“技术上可行,但需要真实双人样本反复校准。”
她点开手机相册,指尖停在一张监控截图上。
画面里两个虚构人物在密室的雨幕布景下相拥,其中一人的肩膀在抖,另一人的睫毛沾着水珠,两人的太阳穴位置各有一个小红点——那是当时为测脑波贴的电极片。
“就用她们。”她把截图、原始音频片段和手写的动线笔记打包发过去,附言:“这不是科研,是救人——救那些被‘标准’判为异常的人。”
48小时后,林昭昭站在“废弃剧场”的角落,看着老吴把最后一根电线藏进墙缝。
临时监测站的桌子上摆着台旧款平板,屏幕亮着幽蓝的光,旁边是老吴改装的便携感应头环,黑色的硅胶材质,贴肤处缝着奶奶生前常用的棉绒布——是老周连夜翻出的存货。
“昭昭姐,这样真的行吗?”陈小满抱着笔记本缩在她旁边,实习工牌在胸前晃,“沈教授的人这两天在技术中心查得可严了。”
“试试。”林昭昭把感应头环戴在自己头上,调节着松紧带,“陆明远说‘回声 - 0’需要真人测试。小满,你去叫场务小张过来。”
五分钟后,小张挠着后脑勺站在监测站对面。
他是剧场的道具师,总把扳手别在腰上,此刻扳手没带,倒显得手足无措:“昭昭姐,要我干啥?”
“和小满吵一架。”林昭昭调出程序,“就为上次道具间的事——你说她碰倒了兵马俑模型,她说你自己没摆稳。”
小张的耳朵立刻红了:“那事儿都过去半个月了……”
“现在开始。”林昭昭按下开始键。
陈小满的脸也红了,手指绞着工牌绳:“本来就是你没摆稳!我就碰了下桌角,那模型自己就倒了!”
“我用绳子绑了三道!”小张急得比划,“是你推桌子太用力!”
两人的声音越来越高,陈小满的眼眶都湿了。
林昭昭盯着平板屏幕,心跳快得几乎要跳出喉咙——直到小张突然说:“行吧,算我错了。那模型我重新粘,明天就给你看。”
陈小满吸了吸鼻子:“真的?”
“真的。”小张挠头笑,“我妹说我这人就爱犟,看来是得改改。”
平板屏幕上,原本纠缠的两条脑波曲线突然向上扬起,在“和解”二字出现的瞬间,精准地重合在68%的位置。
“昭昭姐!”陈小满扑过来看屏幕,发顶的呆毛扫过林昭昭的鼻尖,“它真的能‘看见’和解!”
林昭昭的手指轻轻碰了碰屏幕上的曲线。
那是两条不太规则的波浪线,像极了奶奶常说的“人心的褶皱”。
“不是它看见。”她轻声说,“是我们终于有了照镜子的工具。”
话音刚落,剧场铁门被“哐当”推开。
沈知白的助理小陈带着两个穿工装的男人走进来,反光背心胸前印着“设备安全检测”。
“林设计师。”小陈的笑像块冻硬的糖,“接到举报说这里有违规设备。配合检查。”
林昭昭的心跳漏了一拍。
她转身挡住桌子,余光瞥见老吴正用身体护着灯箱——里面藏着平板的数据接口。
“检测需要提前预约吧?”她扬起下巴,“你们有授权书吗?”
“流程稍后补上。”小陈的目光扫过感应头环,“这是什么?”
“道具。”林昭昭抓起头环晃了晃,“新密室的‘情绪感应头盔’,还没完工。”她指了指平板,“维修记录仪,记录道具故障的。”
两个工装男开始翻找。
一个掀开桌布检查电线,一个敲了敲灯箱外壳。
林昭昭盯着他们的手,直到其中一人的指尖即将碰到灯箱夹层的暗扣——
“找到了!”另一个工装男举起个生锈的螺丝钉,“这里有松动的零件。”
小陈的眉头皱成川字。
他盯着螺丝钉看了两秒,突然挥挥手:“收队。”临出门前,他转身对林昭昭笑:“违规操作迟早出事。”
门一关上,林昭昭立刻拉开灯箱夹层。
平板屏幕亮着,“回声 - 0”的日志里密密麻麻记着刚才的测试数据——断网状态下,它自动保存了全程脑波轨迹。
“他们删得了云端数据。”她把平板贴在胸口,声音轻得像叹气,“删不掉心跳的证据。”
深夜,林昭昭坐在“声音传递站”的操作台前。
魏青的短信躺在手机里:“我妈妈今天第一次主动问我工作累不累。”她没回复,而是打开“回声 - 0”导出那段密室中的峰值数据,截取最高峰的13秒,混进一段环境白噪音,生成新音频文件。
“me10 - 同步的静默。”她对着屏幕念出文件名,点击上传至私密频道,设置触发条件:“当有人搜索‘共情无效案例’时自动推送。”
手机熄屏前,她点开病房监控。
奶奶靠在床头,呼吸面罩已经摘掉,正对着空气缓缓点头,像是听见了那段静默里的心跳声。
凌晨四点,如果存在林昭昭的手机突然震动。
是平台内部群的消息提醒,她扫了眼标题,指尖猛地收紧——【紧急通知:即日起,“双人密室”项目全面启用心镜工坊开发的……】
消息只显示了半截,就被系统提示覆盖:“您已被移出内部群组。”
林昭昭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把“回声 - 0”平板抱得更紧了。
喜欢密室顶流逃生指南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密室顶流逃生指南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