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黄昏,杨帆独自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望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河。手中那份南方企业开出的优渥条件,此刻却显得格外沉重。办公桌上,林薇和楚瑶提出的合伙人计划书静静地摊开着,旁边放着一罐赵金凤今早特意送来的蜂蜜——说是秋天干燥,让他润润嗓子。
这两份截然不同的选择,仿佛代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路径。
深夜的抉择
杨帆没有直接回家,而是驱车来到了宋氏第一家超市的旧址。这里现在已经改建成了社区活动中心,但门口那块宋家超市的旧招牌依然保留着,诉说着企业二十五年的发展历程。
夜色中,他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林薇正站在招牌前,仰头注视着那几个褪色的字。
林总?杨帆有些意外。
林薇转过身,笑容在路灯下显得格外温暖:每次要做重大决定时,我都会来这里看看。想起父母当年就是从这个小小的门店开始,一步步把宋氏做到今天的规模。
她指了指招牌旁一块不太起眼的刻痕:看,这是我十岁时刻的身高标记。那时候总觉得这个店就是全世界。
杨帆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一道浅浅的刻痕,旁边还歪歪扭扭地刻着一个日期。
你知道吗,林薇的声音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清晰,我父亲常说,做企业不是做生意,而是在建造一艘能够载着所有人向前航行的大船。
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杨帆。
真诚的对话
第二天,杨帆主动约林薇和楚瑶在江边的茶室见面。这一次,他带着自己连夜整理的《宋氏集团未来五年发展战略规划》。
在做出决定之前,我想先听听二位对宋氏未来的设想。杨帆开门见山。
楚瑶首先发言:我的梦想,是把打造成能够代表中国设计的服装品牌。不是简单的加工制造,而是真正有文化内涵、有设计灵魂的品牌。
林薇接着说:我希望宋氏能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不仅追求经济效益,更要承担社会责任。让我们的事业能够惠及更多员工、更多合作伙伴。
杨帆认真地记录着,然后打开自己的规划书:巧合的是,这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
他展示着精心制作的图表和数据分析:我认为,宋氏未来应该朝着三个方向发展:一是零售业务的精细化运营,二是品牌价值的深度挖掘,三是管理模式的持续创新。
三个人的想法在那一刻产生了奇妙的共鸣。
心灵的触动
谈话中,楚瑶提到了一个细节:杨总监,你还记得去年中秋节,你为了优化仓储系统,连续加了三天班吗?
杨帆点点头:记得,那时候正好是销售旺季。
那天晚上我来公司取东西,看见你一个人在仓库里调试设备。楚瑶眼中闪着光,当时我就想,这个人不是在打工,他是在用心经营这份事业。
林薇也回忆起一个片段:还有一次,你为了一个基层员工的合理化建议,专门召开跨部门会议。那个员工到现在还经常说起,杨总监是如何重视他的想法。
这些被杨帆自己遗忘的细节,此刻被一一提起,让他突然意识到——在这里,他的每一个付出都被看见,每一个努力都被珍惜。
共同愿景的构建
杨帆合上手中的规划书,做了一个深呼吸:其实,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企业才值得我全身心投入?
他望向窗外的江水,语气变得深沉:在来宋氏之前,我也在几家企业工作过。有的规模更大,有的待遇更好。但总感觉缺少点什么。
现在我知道了,他转过头,目光坚定,缺少的是一种共同成长的体验,一种参与创造的过程。
林薇轻声问道:那么,你现在找到答案了吗?
我想我找到了。杨帆的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在宋氏,我不仅仅是一个执行者,更是一个建设者。我们不是在简单地经营企业,而是在共同创造一个值得骄傲的事业。
决定性的时刻
三天后,杨帆做出了最终决定。
他先是婉拒了南方企业的邀请,然后主动找到林薇和楚瑶,提出了一个令她们惊喜的建议。
我决定留下,但不是以职业经理人的身份。杨帆说,我希望以合伙人的身份,与你们一起实现我们讨论过的那个愿景。
他拿出了一份修改后的合伙人协议,其中增加了一个特别条款——将部分股权收益设立为员工创新基金,用于激励那些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员工。
我相信,只有让更多员工感受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宋氏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个提议深深打动了林薇和楚瑶。她们知道,杨帆已经完全把自己当成了宋氏的一份子。
新的开始
签约仪式选择在宋氏新落成的创新中心举行。这一次,杨帆特意请来了自己的家人。
在致辞环节,杨帆的发言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今天站在这里,我不觉得是在签一份雇佣合同,而是在开启一段共同的创业历程。
他望向台下坐着的父母:我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他们那一代人,最大的愿望就是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而我们这一代人,更渴望找到一份值得奋斗的事业。
接着,他转向林薇和楚瑶:感谢你们让我看到,宋氏就是这样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可以一起打造一个既保持家族企业温度,又具备现代管理理念的独特企业。
最后,他对在场的员工说: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共同创造一个让所有人都引以为豪的企业。
愿景落地
成为合伙人后,杨帆立即投入到了新角色的工作中。他主持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充分体现了他对宋氏未来的思考。
在战略发布会上,杨帆充满激情地阐述着他的构想:
未来五年,我们要实现三个目标:第一,将宋氏打造成为区域性零售龙头企业;第二,让成为全国知名的女装品牌;第三,建立一套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管理模式。
他特别强调: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做大做强,更是要做久做优。要让宋氏成为一个能够传承的优质企业。
这些规划得到了全体员工的热烈响应。特别是年轻员工,他们从杨帆身上看到了职业发展的新可能。
文化融合
杨帆的留下,也促进了宋氏企业文化的融合与提升。
一天,杨帆在管理培训课上提出了一个观点:现代企业管理,不是要消灭家族企业的特色,而是要把家族企业的优势与现代管理理念相结合。
他举例说明:比如赵阿姨对产品质量的执着,宋总对员工的关爱,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做的是用科学的方法让这些优势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个观点让老一辈管理者们倍感欣慰。李大明在课后感慨:原来我们那些老经验,在杨总监眼里也是宝贝。
展望未来
年末的一个雪夜,杨帆、林薇和楚瑶三人在办公室复盘这一年的变化。
现在回想起来,杨帆笑着说,当初让我最终决定留下的,其实是那个深夜在旧店门口与林总的对话。
林薇好奇地问:是哪句话打动了你?
你说,做企业不是做生意,而是在建造一艘能够载着所有人向前航行的大船。杨帆的语气变得认真,这句话让我明白,在宋氏,我不仅仅是一个乘客,更是一个造船者。
楚瑶举起茶杯:为了我们共同建造的这艘大船,干杯。
三个茶杯轻轻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在这个普通的冬夜,一个关于共同愿景的故事正在续写。
而对杨帆来说,留下不仅是一个职业选择,更是一次人生的归属。在这里,他找到了比薪资和职位更珍贵的东西——参与创造的过程、共同成长的体验,以及那份难得的归属感。
这或许就是最好的安排:当个人梦想与企业愿景高度契合时,工作就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实现价值的途径。在这样的道路上,每一个建设者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意义。
喜欢鎏金岁月:妯娌大战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鎏金岁月:妯娌大战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