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的初冬,寒风已经开始呼啸,但宋家却笼罩在一片温暖的期待中。楚瑶的预产期就在这几天,全家人都处在一种既紧张又兴奋的状态里。
早在三个月前,林薇就开始物色生产的医院。她跑遍了县城的所有医院,最后选中了县人民医院新建的妇产科病房。这里虽然设备不算最先进,但干净整洁,医生护士都很专业负责。
就定这里了。林薇对宋卫东说,我打听过了,这里的张医生技术最好,人也很负责任。
宋卫东看着洁白整齐的病房,点点头:听你的。钱不是问题,重要的是红梅和孩子平安。刚开始婆婆也反对说女人嘛,生孩子都在家里,但拗不过一家人都同意去医院,最后也只好妥协了。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林薇还特意提前预约了单人病房。虽然一天要多花五块钱,但在她看来很值得。生孩子是大事,得让红梅休息好。
十一月初七的凌晨,楚瑶的羊水破了。全家顿时忙作一团。
卫国!快去发动拖拉机!赵金凤一边帮楚瑶穿衣服,一边指挥着,建国家的,快去把准备好的东西拿来!秀兰,你扶着红梅!
宋卫东慌得手忙脚乱,拖拉机发动了好几次才着。林薇冷静地指挥:别慌,时间还来得及。妈,你把那个包袱拿来,里面都是红梅和孩子要用的东西。
深冬的凌晨,寒风刺骨。宋卫东把拖拉机开得飞快,宋卫国坐在车斗里,用棉被把楚瑶裹得严严实实。林薇紧紧握着楚瑶的手,不停地安慰她:别怕,很快就到了。深呼吸,对,就像我教你的那样。
楚瑶脸色苍白,额头上满是冷汗,但还是努力对林薇笑了笑:二嫂,我不怕...有你在呢...
到了医院,值班医生检查后说:宫口才开两指,还早着呢。先住院观察吧。
单人病房很宽敞,墙上刷着淡绿色的油漆,靠窗放着一张病床,旁边有个婴儿床。地上铺着暗红色的水磨石,擦得干干净净。虽然设施简单,但在当时已经算是很好的条件了。
赵金凤从包袱里拿出准备好的东西:崭新的床单、毛巾、卫生纸,还有给新生儿准备的小衣服、小被子。林薇则忙着给楚瑶擦汗、喂水。
宋家兄弟俩在走廊里焦急地踱步。宋卫东时不时扒着门缝往里看,被赵金凤瞪了好几眼:产房重地,男人少凑热闹!
中午时分,护士又领进来一个产妇,安排在楚瑶旁边的病床上。床位紧张,先在这里将就一下吧。
这位大姐看上去三十多岁,面容憔悴,身上的衣服打了好几个补丁,但洗得很干净。她是一个人来的,连个包袱都没带。
大姐,你家人呢?林薇好奇地问。
那大姐苦笑一下:男人在矿上干活,来不了。婆婆说要在家带孙子,没空来。
楚瑶阵痛的间隙,忍不住问:那谁照顾你啊?
没事,大姐故作轻松地说,生第三个了,有经验。生完歇两天就能自己下地了。
然而当护士来检查时,大家才发现情况没那么简单。大姐已经阵痛一天一夜了,胎位还不正,需要立即手术。
得马上剖腹产!家属呢?来签字!医生着急地说。
大姐一下子慌了:医生,能不能...再等等?我男人明天就回来了...
等不了!再等孩子就危险了!
最后是大姐自己颤抖着手在手术同意书上按了手印。被推进手术室前,她拉着林薇的手说:大妹子,万一...万一我有个三长两短,告诉我男人...好好把孩子拉扯大...
这一幕让所有人都揪心不已。楚瑶紧紧抓着林薇的手,眼圈都红了。
下午三点,楚瑶的宫口终于开全了。她被推进产房,全家人在外面焦急地等待。
产房里,楚瑶痛得满头大汗,但牢记着林薇教她的呼吸方法。张医生耐心地指导着:用力!对,就这样!看到孩子的头了!
哇——一声响亮的啼哭传来,护士笑着报喜:是个大胖小子!七斤八两!
产房外,宋卫东听到孩子的哭声,激动得跳了起来:生了!生了!
当护士抱着襁褓出来时,宋家人一拥而上。赵金凤第一个接过孙子,笑得合不拢嘴:哎哟,我的大孙子哟!看看这大眼睛,多像卫东小时候!
宋卫东的手直发抖,小心翼翼地摸着儿子的小脸,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就在这时,隔壁手术室的门也开了。那位大姐被推出来,脸色苍白如纸。医生摇着头说:命是保住了,但子宫切除,以后再也不能生了。孩子因为缺氧,得在保温箱里观察几天。
更让人心酸的是,直到第二天,大姐的丈夫才匆匆赶来。这个黝黑的汉子一听说生的是个女儿,脸色立刻就沉了下来:又是个赔钱货?还花了这么多手术费?
大姐躺在床上默默流泪,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林薇看不过去,上前说道:这位大哥,大姐为了生孩子差点把命都丢了,你怎么能这么说?
那汉子瞪了林薇一眼,但看到宋家兄弟都在,没敢说什么,嘟囔着出去抽烟了。
楚瑶看着这一幕,紧紧抱住自己的儿子,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二嫂,大姐太可怜了..…
第二天,张医生来查房时,看到楚瑶恢复得很好,夸奖道:条件允许就是好,有家人照顾,营养跟得上,恢复得也快。
林薇趁机问:张医生,听说您爱人是搞建筑的?
张医生笑了:是啊,他在县建筑公司当工程师。怎么,你们要盖房子?
不是盖房子,林薇解释,我们想改造一个旧仓库,开个商店。正愁找不到靠谱的施工队呢。
这事好办!张医生爽快地说,我爱人他们公司最近正好接了几个工程,我让他帮你们介绍个靠谱的施工队。改造旧仓库比盖新房还麻烦呢,得找有经验的。
这真是意外之喜!林薇连忙道谢:太感谢您了张医生!这可帮了我们大忙了!
这个时候一家人围着孩子说有笑的,宋卫民的女朋友周晓芸也来医院看望楚瑶,带了鸡蛋.红糖.小孩的棉被作为礼物。就在说,长得太可爱了,名字取好了吗?叫什么名字?楚瑶说我和卫东早就商量好了,就取名叫宋知遥,小名阿遥。
下午,张医生的爱人李工程师真的来了医院。他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戴着眼镜,看起来很斯文。
听我爱人说了你们的事。李工程师说,改造旧仓库要注意结构安全,得先看看现场。等弟妹出院了,我带人去给你们看看。
林薇高兴极了:太好了!我们租的是粮站的旧仓库,就在菜市场对面。
楚瑶生了个大胖小子,宋家人的态度明显不一样了。
赵金凤天天变着花样给楚瑶做好吃的:鸡汤、鱼汤、猪蹄汤...生怕她奶水不够。得多吃点,我大孙子正长身体呢!
就连一向抠门的大嫂李红梅,也特意给侄子做了两身新衣服。咱们宋家总算有后了,这是大喜事!
宋老实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特意去镇上称了二斤糖果,见人就发。我添孙子了!七斤八两的大胖小子!
只有林薇注意到,每当那位大姐的丈夫来病房时,楚瑶都会下意识地抱紧自己的孩子,眼神中流露出复杂的情感。
出院前一天,林薇悄悄塞给那位大姐五十块钱:大姐,这点钱你拿着,买点营养品补补身子。
大姐推辞不要:这怎么行...不能要你的钱...拿着吧,林薇坚持道,女人得自己心疼自己。养好身体最重要。
大姐感动得热泪盈眶:大妹子,谢谢你...等孩子大了,我让她认你做干妈...
这件事让楚瑶深受触动。晚上,她对林薇说:二嫂,我终于明白你为什么总说要女人自立了。要是没有家人照顾,我可能比大姐还惨。
林薇拍拍她的手:所以咱们要好好把超市开起来。等赚钱了,也能帮助更多像大姐这样的女人。
出院那天,宋家开了两辆拖拉机来接。楚瑶抱着儿子坐在车斗里,裹着厚厚的棉被。赵金凤在一旁小心翼翼地护着,生怕孙子受一点风。
回到宋家,门口早就烧起了一个火盆。跨火盆,去晦气,保平安!赵金凤说着,小心翼翼地抱着孙子跨过火盆。
屋里,宴席已经准备好了。请了亲戚邻居,足足摆了三大桌。宋卫东高兴地给大家敬酒:今天我添儿子,大家都得多喝两杯!
林薇看着这热闹的场面,心里却在盘算着超市的事。李工程师答应明天就去看场地,无息贷款也批下来了。一切都刚刚好。
晚上,等客人都散了,林薇对宋卫国说:等红梅出了月子,咱们就正式开始干。先把仓库改造好,争取春节前开业。
宋卫国点点头:都听你的。你说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
月光下,林薇望着窗外。她知道,新生命的降临预示着新的开始。而属于宋家的新时代,也即将到来。
虽然前途还有许多未知的挑战,但有家人的支持,有政策的东风,有刚刚获得的施工队资源,她相信一定能成功。
而此刻,温暖的房间里,楚瑶正轻轻哼着歌谣,哄着刚出生的儿子。新生命带来的希望,照亮了这个冬天的夜晚。
喜欢鎏金岁月:妯娌大战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鎏金岁月:妯娌大战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