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守岁烛火才刚灭,大年初一的晨光已漫进了窗台。阿爷裹着新做的蓝布棉袄,领口还沾着没拍净的棉絮,手里攥着叠得方方正正的红纸包,指节都被硌出了印子。大伯见月妍、永祥几个孩子揉着眼睛出来,他连忙摆手:“别磨蹭!先给你爷奶磕头,完了咱还得去村长家拜年呢。”
阿奶坐在炕沿上,看着孩子们跪成一排磕头,笑得眼角皱成了花,忙从炕席下摸出块红包:“慢些磕,!”永祥刚磕完就伸手要红包,阿爷拍了下他的手背:“没规矩!得大哥先来。”
一家人踩着村道上的积雪往村长家去,积雪没过脚踝,每走一步都“咯吱咯吱”响,。永祥嫌冷,缩着脖子往阿爹身后躲,阿爹笑着把他往身前拉了拉:“男子汉怕什么冷?前面就到村长家了。”
果然,走了差不多一柱香的功夫,就望见村长家院门口挂着的两个大红灯笼,穗子在风里晃悠。才走到门口,村长家的小孙子就在院子里奶声奶气地问:“你们是谁呀!”
村长闻声从后院出来,手里还握着扫雪的竹扫帚,扫帚上的雪沫子簌簌往下掉:“姜老哥来啦!快进屋里暖暖身子,老婆子,有客人来啦!”
阿爷忙上前作揖,:“村长新年好!我们来给你拜年来了。”月妍几个孩子也跟着躬身,齐声喊“村长爷爷过年好”。村长眼睛眯成一条缝,从棉袄兜里摸出一把瓜子糖果,挨个往孩子手里塞:“快拿着,甜着呢!”又带着众人往堂屋里去,“屋里烧了火盆,暖和。”
堂屋里的火盆烧得旺。村长媳妇端来炒瓜子与花生,满满一篮子堆得冒了尖的瓜子与花生:“孩子们来,都吃糖,别客气!”阿爷和村长坐在炕沿上,炕席被焐得发烫,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从去年村里的稻子收成,说到今年要种的红薯,时不时还提起到山里采药材的事。
“开春后山里潮气重,”村长突然往前凑了凑,声音压低些,“你们采药材时要带些艾草,防蚊虫咬。”
阿爷点头应着,刚要再开口,阿奶就拉了拉孩子们的衣角:“时候不早了,别耽误你婶子做饭。”说着就要起身告辞,村长硬是从柜里翻出个布口袋,装了满满一袋炒栗子:“给孩子们当零嘴,路上吃。”
初二一早,院子里就热闹起来。天还没亮透,阿奶已经在地窖来来回回进出2.3次,一下手里拎着一只腊鸡、一下端着一木盆菌子、一下提着一竹篮干货腊味。
“娘,我去菜园拔点青菜!”阿娘刚走到菜园门口,就听见灶房门口传来“咚咚”的劈柴声——阿爹正蹲在那里劈柴,斧头落下,木柴裂开的声音干脆利落,惊得院墙上的麻雀扑棱棱飞了起来。
快到中午,村口终于出现两大一小三个身影。永祥眼睛好,第一个跳起来,朝着村口的方向喊:“是小姑!小姑回来啦!”
众人都涌到院门口,只见小姑穿着件水红色的棉袄,头上裹着块粉花头巾,风把头巾角吹得飘起来,她怀里抱着个布包,手里还牵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正是小外孙。
“爹娘,女儿回来啦!”小姑三步并作两步走过来,放下布包就扑到阿奶怀里。阿奶拉着小姑的手,摸了摸她的脸,指腹蹭过小姑冻得发红的脸颊,眼眶都红了:“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路上冷不冷?有没多穿点?可别冻着我的心肝了。”
姑父也跟着上前,手里拎着个纸包,给阿爷递过去:“爹,今年家里铺子生意还过得去,特意给您带了些茶叶和一壶高粱酒,您尝尝。”阿爷接过纸包,掂量了两下,笑着拍了拍姑父的肩膀:“姑爷有心了,赶紧进屋说话。”
进屋刚坐下,阿娘就端上了刚兑好的红糖水,粗瓷碗的糖块还没化透,沉在碗底。小姑打开带来的布包,掏出两件新做的衣裳,一件藏青色的给阿爷,一件浅灰色的给阿奶:“爹,娘,过年给你们二老一人做一件新衣服,快试试合不合身。我照着上次娘说的尺寸做的,应该正好。”
阿奶接过衣服,往身上比了比,笑得合不拢嘴:“正好正好,我闺女的手真巧!”
午饭摆了满满一桌子,盘碗挤得没地方放。腊鸡炖豆腐飘着油花,红烧肉颤巍巍的,清炒青菜绿油油的,还有阿奶特意给小外孙做的鸡蛋羹,撒了点葱花。一家人围着桌子坐好,阿爷端起酒杯,喝了口酒,咂咂嘴说:“今年家里采药材赚了些银子,过了年打算先盖两间新房,再买几亩地,往后你们回来,也有个地方住,不用一家人挤在一起了。”
小姑听了,眼睛一亮,夹了块红烧肉放进嘴里:“这可太好了!往后我和相公回来,就不用赶着天黑回镇上了,还能多陪爹娘两天。”
阿奶笑着点头,给小外孙舀了勺鸡蛋羹:“慢点吃,别烫着。”
正说着,阿奶突然拉着小姑的手,往永平那边递了递,声音压得低了些,却故意让永平能听见:“闺女,你看永平,开年就十五了,这孩子勤快又老实,平日里劈柴、上山啥都干。你在镇上认识的人多,多留意下看有没合适的姑娘,帮着问问。”
小姑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眼睛往永平那边瞟了瞟:“娘,这事您放心!女儿回去就打听,若是有合适的,咱们家今年又能办件大喜事。”
永平听了,脸一下子红到耳根,头埋得低低的,拿着筷子一个劲地扒饭,惹得众人都笑了。永祥还凑过来,小声打趣:“哥,你脸红啦!”
吃完饭,小姑拉着永平坐在火塘边,火塘里的柴火噼啪响。小姑往火里添了块柴,笑着问:“永平,姑问你,你想找个啥样的姑娘?是喜欢文静的,还是活泼点的?”
永平挠了挠头,声音小得像蚊子叫:“小姑,这事我都听爹娘和爷奶的,他们觉得好就行。”
小姑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傻孩子,这是你的终身大事,得你自己喜欢才行。姑先帮你打听,有消息了就来告诉你。”
一旁的桃丫凑过来,拉着小姑的衣角,仰着小脸问:“小姑,要是永平哥娶了媳妇,是不是就有新嫂子了?新嫂子会不会给我做新衣服?”
小姑点了点桃丫的鼻子,笑得眼睛弯起来:“是啊,等有了新嫂子,让她帮你缝件花衣服,把你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夕阳西下时,天边染成了橘红色,小姑和姑父要回去了。阿奶从厨房拎出个布口袋,里面装了满满一袋干菌子,还有一只腊鸡,又往里面塞了些年糕:“这些都是自家在山里弄的,带回去吃。走山路小心些。”小姑点了点头,接过布口袋,走之前还回头对永平说:“这事姑记着呢,你等着好消息!”
喜欢穿越古代的捡山货日常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穿越古代的捡山货日常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