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院子里就传来了家人扛着农具出门的动静,姜月妍扒着窗缝看了眼,确认爹娘和哥哥都往地里去了,才快步溜回房间,心念一动,整个人便坠入了熟悉的温暖光晕里。
几乎是脚不沾地地一路小跑,直奔空间深处那间熟悉的厨房——自打意外激活幼儿园这个逆天金手指,这里就成了心里最放不下、也最惦记的地方。毕竟在这吃穿用度都紧巴巴的年代,别说顿顿有热饭,就连想给碗里添点荤腥,都得逢年过节或是家里有大进项时才敢奢望,运气差些,整年都难见几次油星子。而这厨房里头藏着的满满当当的物资,可不是普通的吃食,那是能让一家人在不确定的日子里,踏踏实实吃饱饭、不挨饿的底气,是能扛过任何难坎的定心丸。
深吸一口气,推开那扇带着原木纹理的门,“吱呀”一声轻响后,一股独特的气息瞬间扑面而来——那是新碾大米的清甜、晒干杂粮的醇厚,混着铁锅、瓷碗等器物特有的微凉气息,清新又扎实。眼前的景象更是让她猛地屏住了呼吸,下意识地捂住了嘴,生怕自己惊呼声泄出来:因为九月份幼儿园刚开学,厨房里各式物资从里到外堆得满满当当,几乎要顺着门槛溢到门外,“琳琅满目”四个字都不足以形容这份富足。
靠门的架子上,厨具被细心地一溜排开,像是专门等着主人取用。那口大铁锅格外惹眼,锅身厚实沉重,掂一掂得有十几斤重,边缘还闪着崭新的金属光泽,一看就经得住猛火慢炖,就算炖上一只肥猪也绝无问题。旁边的小铁锅则轻巧许多,锅型圆润,刚好适合平日里炒个时蔬、煎个鸡蛋,用着省力又顺手。紧挨着的煲汤锅更是精致,肚大圆润的锅身裹着光亮的米白釉色,连锅盖上的把手都雕着简单的花纹,光看着模样,就仿佛能闻到慢火熬出的浓汤那浓醇鲜美的香气。不远处的消毒碗柜擦得一尘不染,打开柜门,陶瓷碗碟叠得整整齐齐,青花缠枝、描金牡丹的纹路精致细腻,透着股雅致劲儿;另一边的格子里,不锈钢餐盘、汤勺、饭铲则透着结实耐用的质感,边缘打磨得光滑无刺。从适配土灶的大锅具,到日常用餐的精致餐具,方方面面竟无一短缺,真正称得上“一应俱全”。
往里走几步,便是主食区,光是看着就让人心里踏实。20包50斤装的大米用厚实的粗麻布袋装着,一袋袋摞得有半人高,像座小小的米山,凑近了细细闻,能嗅到布袋缝隙里钻出来的淡淡米香,是新米才有的清润气息。旁边的20袋面粉则用厚实的牛皮纸密封着,纸面上印着简单的字样,伸手摸一摸,袋身干燥松软,能清晰感受到里面面粉的细腻。5箱挂面码得方方正正,纸箱边角都透着规整,拆开一箱看,里面是一小捆一小捆独立包装的挂面,颜色白净,煮起来省时又方便。最让人心动的是旁边的2箱方便面,这在当下可是稀罕得能当礼物的物件,包装袋上印着的红烧牛肉图案色泽鲜亮,看得忍不住咽了咽口水,连带着想起了那口浓郁的汤味。
几个竹编大筐随意摆在角落,里面堆着红薯、玉米、土豆这些耐放的杂粮。红薯带着新鲜的泥土湿气,表皮粗糙却透着饱满的质感;玉米则是金灿灿的新鲜玉米,颗粒饱满紧实,剥一颗下来能咬出清脆的声响;土豆个个滚圆,大小均匀,表皮光滑没有磕碰,一看就精心挑选过。更喜出望外的是墙角立着的几个粗陶大罐,揭开木盖一看,糯米粉和红薯粉装得满满当当,细腻的粉末泛着莹白的光泽,用手指捻一点,滑溜溜的,以后做汤圆、想做红薯粉条解馋,可就再也不愁没原料了。
调料架才是真正的“宝库”。盐、鸡精、糖这些日常离不开的基础调料,每样都摆着好几箱,箱子没开封,能看到里面整齐的小包装;酱油、蚝油的瓶子锃亮,标签清晰,光是看着就觉得能给菜肴添上不少风味。更绝的是旁边的特色调味品,红亮的辣椒粉、深褐的花椒粉装在带盖的玻璃瓶里,拧开一点缝隙,辛辣浓郁的香气就钻鼻腔;麻辣烫、酸菜鱼、红烧肉的调料包更是摆了半层架,以后想换口味,拆开一包就能做,简直省了太多事。
食用油的储备也没让人失望。几个大号油桶并排放在地上,分别装着花生油、调和油,弯腰晃晃,都能听到油液晃动的声响,粗略估算下来,几十斤是绝对少不了的,足够一家人吃上好一阵子。
最让人心头一震的,是角落里立着的那台超大冰箱。快步走过去拉开门,冷气瞬间涌了出来,带着清新的凉意。里面的隔板上,鸡蛋整整齐齐码在蛋托里,足足有十几盒;牛肉、五花肉、排骨等肉类用保鲜袋仔细分装好,标注着重量,还带着淡淡的冰碴,新鲜得像是刚从肉铺买回来;保鲜抽屉里,白菜、胡萝卜、白萝卜这些耐放的蔬菜水灵灵的,叶片上还带着点水汽;最上层的冷藏室里,苹果、梨、橘子等水果被细心地裹着软纸,个个饱满圆润,咬一口定是汁水甘甜。
我呆呆的站在冰箱前,指尖轻轻碰了碰冰凉的柜门,嘴角忍不住往上扬——有了这些物资,就算以后再遇到灾年或是粮食不够的情况,家人也能吃得饱、吃得好了。
喜欢穿越古代的捡山货日常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穿越古代的捡山货日常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