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周六这天,清秋去给王浩上课时,得知王浩的月考成绩下来了,他的数学得了班上的第38名,语文成绩得了第46名,全班50个同学。比两个月前的倒数第一和第五,进步了很多。
王浩很高兴,清秋也很高兴,她的努力,终于有了收获。
王浩还告诉清秋,他爸爸中午要回来请她吃饭,以示感谢。
果然,还没到上课结束,王医生开着车回来了,说要好好感谢清秋。
下课后,王医生来到书房对清秋说:“小向老师,这两个月以来,辛苦你了,王浩的成绩进步很大,我很欣慰。说实话,最初请你来补课,只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或者说是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心态。并且当时王浩也很抵触,不愿补课,你的鼓励和得当的教学方法,王浩才有了现在的进步。”
清秋说:“您客气了,是王浩自己努力的结果。”
王医生说:“他现在很喜欢你,听你的话,也肯学习了。”
听到老师和爸爸的表扬,王浩红着脸说:“我现在终于把王亮甩在后面了。”
王医生接着说:“说到王亮,小向老师,我还有个事还要跟你商量。”
清秋说:“您说!”
王医生说:“你知道,王亮是我弟弟家的儿子,和王浩同岁,比王浩大三个月,还是同班,成绩也差,现在看到王皓补课的效果,我弟弟想让王亮也跟着你一起学习,可以吗?”
听到这个消息,清秋很高兴,多一份工作,可以多赚点钱,有结余的情况下,还可以多寄些给弟弟妹妹。
清秋想了想说:“谢谢您们的信任,学习没问题,只是不知道他的上课时间是怎样计划的?”
王医生说:“我弟弟的经济条件不是太好,我是这样考虑的,王浩和王亮又是同一个班,需要补习的内容也差不多,我想让他们一起上课,这样你也不用同样的内容讲两遍,我每节课给你加10块钱,也就是每次30元,你看怎么样?”
还没等清秋说话,一旁的王浩不高兴地说:“我不要他跟我一起上课,他以前还老嘲笑我,我好不容易超过他了,让他也补课,那他不是又要超过我了?”
王医生怒斥王浩:“你怎样这样自私,他还是你哥哥,不补课他考不上初中怎么办?”
清秋说:“一起上课,我没有关系,只是学习内容要不要一样,还要看王亮的具体情况再说。”
清秋又对王浩说:“你不用担心他会超过你,以你现在的学习状态,只要你比他用功,他就不容易赶上你,再说,如果你们俩都用功,都考上初中,一起上中学,两兄弟互相有个照应,不是很好吗?”
王浩勉强地答应道:“那好吧,我答应让他来跟我一起上课,但清秋老师不能给他做弹弓”。
听到这小孩子气的话,清秋和王医生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午饭是在王浩的奶奶家吃的,是王浩的奶奶和她的婶婶,也就是王亮的妈妈一起做饭。他们准备的很很丰盛。一家人都对清秋客客气气的,排座位时,一定要让清秋坐在主位,王浩的爷爷还说,“天地国亲师位”中,老师都是排在重要位置的,让王浩和王亮一定要尊重老师。
清秋很是受宠若惊,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被当作成年人看待,还受到这么高规格的接待和尊重,好有成就感!
席间,他们商定,从第二天开始,王亮跟着王浩一起学习。清秋多收了一个学生,每节课多得10元钱的课时费。
饭后,在清秋准备回学校时,王浩突然说:“老师,我都进步了,你答应给我做的弹弓呢?”
清秋笑着说:“就知道你在这等着我呢,我没有忘记,只是担心,给你做弹弓后,会不会就没有学习的动力了?”
王浩说:“不会,我现在已经找到学习的乐趣了,以前觉得很无聊的语文课,也觉得有意思多了,再说,王亮也要一起补课,我不努力又被他赶超了”。
想到回去有可能遇到付洋炀,她还不如利用这个下午,带着王浩把做弹弓的事了了,兑现自己的承诺,省得他念念不忘的,于是说:“好吧,我今天就给你做弹弓”。
王浩高兴地跳起来,同时不忘偷偷告诉清秋,不能让王亮知道。
吃过午饭后,清秋带着王浩去建材市场买材料,在城里要找点树杈来做弹弓是件不容易的事,她想去买个金属的弹弓叉。
王浩骑着自行车带着清秋,在建材市场转悠了近两个小时都没买到,第1次觉得,在城里也有不方便的地方。
要是在乡下,到处都是树,只要有把刀子,就可以从树上砍下个枝桠做弹弓架,还算不上违法违规行为。
王浩他盼望这么久,好不容易老师答应给他做了,结果却买不到材料,很沮丧,很难过。
看着他的样子,清秋情绪也很低落,在他们回来路过郊区时,清秋突然叫停了王浩,她看到郊区的河边有一排柳树,她想,这里路过的人少,偷偷从柳树上掰个树枝应该不会被人发现,虽然柳树的韧性不太好,做出的弹弓不太好用,但总比没有强。
于是他们停下自行车,蹑手蹑脚地来到树下,可是城里的树都有人管理,每棵树下段的枝都被修剪了,高处的又够不到,要想爬上树去掰,又怕耽误时间长了,被管理员发现。
清秋打算让王浩爬到树上去掰树枝,自己在下面放风,万一有人来,好提前知道趁机逃跑。
清秋选了一棵有“Y”字形树枝的树,让王浩上去掰,可是王浩,抱着树干试了又试,始终爬不上去,城里长大的孩子,很少有爬树的机会,不像小时候的清秋,玩个捉迷藏都要窜到树上去。
经过再三努力,王浩还是上不去,只好换人,王浩放风,清秋去掰树枝,王浩看着清秋三两下就爬到树上,一手扶着树干,另一手抓住树枝,利用柳树的脆性,猛一用力,树枝“咔擦”脆响一声,掰了下来,清秋把树枝丢到地上,在王浩还没反应过来时,清秋一纵身跳到地上了。
清秋行云流水般的动作,王浩看得目瞪口呆,对清秋更是敬佩不已。
终于弄到弹弓的架子,回来的路上,清秋又带着王浩到修自行车铺子,买了胶垫和有弹性的胶带,然后回到王浩家里,用刀把树枝丫削成弹弓支架,用尼龙线把胶带两端分别绑上支架和胶垫,一个简易的弹弓就做成了。
王浩迫不及待的试了试,结果却弹到了自己的脸上,原来王浩把弹弓拿反了,拿支架的手放到后面,双手一用力,胶带自然回弹,便打到了自己脸上,王浩蒙着脸“哎呦”直叫,清秋却笑得前俯后仰。
清秋随便捡了一颗小石子,包到胶垫里,左手捏紧石子,右手握住弹弓架,举起双手,右手朝前,左手在后,眯着左眼,对准院子里李子树上一个不太成熟的李子,使眼睛、石子、支架和李子在一条直线,对准后,利用胶带的弹力,右手用力,松开左手捏着的石子,“啪”地一声响,李子掉到了地上,王浩兴奋地拍手叫好。
清秋耐心地教王浩玩弹弓技术要领,开始时,王浩总是不得要领,总打不到物体,几次练习后,他也打下了个李子,对弹弓更感兴趣了。
高兴之余,清秋不忘告诉王浩,弹弓只能当种玩具,不可以用来打同学,任何时候都不可以对着人打。
弹弓是做好了,但城里生活的第二个难题又出现了,在乡下到处是石子,可以捡来做子弹,城里到处是水泥地板,要捡石子做弹弓子弹实在太难,为了找“子弹”,他们逛遍了整个村子。
后来,还是清秋给王浩出主意,找他奶奶要家里做菜用的干蚕豆粒来充当 “子弹 ”。
终于解决了王浩的问题,这时天已经黑了,王医生便带着清秋和王浩去附近的馆子吃饭。
吃饭时,王浩和爸爸说,清秋猴子般爬树的经过时,王医生也惊讶这样瘦小的女孩,身体竟然如此灵活轻便,于是便劝清秋陪自己喝点酒,清秋欣然答应。
席间,在王浩的好奇中,清秋和王医生父子讲了很多自己的经历。
散席后,清秋喝了酒,王医生不放心她独自坐公交车,就开车送她回学校。
喜欢一株沙漠里的仙人掌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一株沙漠里的仙人掌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