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华的办公室里,静得能听见窗外梧桐叶被秋风吹落的沙沙声。
那只骨节分明的手,刚刚从江澈的肩上收回去,余温仿佛还停留在布料上,带着一股不容置喙的重量。
江澈低着头,目光凝固在手中的那张A4纸上。
白纸,黑字,和一个用鲜红色水笔画出的圆圈。
圈里是第七个问题,每一个字都像是一块烧红的烙铁,在他的视网膜上烙下印记。
“……最大的战略意义是什么?”
周国华的声音还在耳边回响,特别是最后那句——“我希望你,能站在我的角度去思考。”
江澈的身体僵着,血液似乎在这一刻都停止了流动。
站在你的角度?
那是什么角度?
是县委书记的角度,是青阳县一把手的角度,是一个渴望着更高平台、更大舞台的政治家的角度。
江澈感觉自己像一个被剥光了衣服的模特,被推到了一个名为“前途”的t台上,而周国华,就是那个手握设计图和剪刀的设计师。他要的,不是模特自己的想法,而是要模特完美地展示出他设计的这件“作品”,让台下的评委们——那些更高层的人,为设计师本人喝彩。
懂了。
他彻底懂了。
周国华不是要他当功臣,而是要他当“展品”。
一件活的、会说话的、能够充分证明周国华本人“慧眼识珠”、“知人善任”的,最珍贵、最完美的展品。
他江澈,就是周国华仕途履历上,那最亮眼、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破格提拔并重用青年干部江澈,创新性提出并成功实践‘林业碳汇’项目,为全省生态经济发展提供了‘青阳样本’”。
这个念头,像一道闪电,劈开了江澈脑中的混沌。
一瞬间的绝望之后,一种极其荒谬、却又无比清晰的逻辑链条,在他那颗只想躺平的大脑里,自动生成了。
如果我是一个“展品”……
那么,“展品”的价值,在于它被“发现”和“展示”的那一刻。
只要这次“展示”足够惊艳,就足以证明“发现者”的眼光。
“展品”本身,是不需要天天发光的。它只需要在被需要的时候,出来亮个相,然后就可以继续被妥善地保管在库房里,蒙上防尘布,享受恒温恒湿的“养老”待遇。
而且,这个“发现者”的地位越高,他就越需要维护这件“展品”的价值和光环,因为这是他眼光的证明。任何对“展品”的贬低和损害,都是在打“发现者”自己的脸。
所以……
周国华把他推到台前,不是为了让他冲锋陷阵,而是为了把他“供”起来。
只要他这次表演得好,把周国华想说的话,用一种更高级、更巧妙的方式说出来,让省里、市里都看到周国华领导下的青阳县是何等的人才济济……
那他江澈,就等于给自己找了一个全县最硬的靠山。
周国华会把他当成自己的“政绩吉祥物”,只要周书记在青阳县一天,就没人敢轻易动他,甚至不敢随便给他派活,因为他是书记亲自盖章认证的“灵魂人物”、“战略人才”,这种人是用来运筹帷幄的,不是用来干杂活的。
功劳,是周国华的。
黑锅,自然也轮不到他背。
他只需要在关键时刻,出来扮演一下“神谕”,然后就可以心安理得地退回幕后,继续他的喝茶看报事业。
这……这他妈的……
这哪里是把他架在火上烤?
这分明是给他量身定做了一张通往“完美躺平”最高境界的VIp通行证啊!
想通了这一层,江澈心中那片由绝望和悲凉组成的冰海,瞬间融化,继而沸腾。
他感觉自己不是被逼上了梁山,而是被一脚踹进了桃花源。
一股狂喜,如同失控的野马,在他的胸腔里横冲直撞。他几乎要控制不住自己上扬的嘴角,他想笑,想放声大笑。
他强行压抑着这股冲动,紧紧地抿着嘴,肩膀因为憋笑而微微颤抖。
他缓缓地抬起头,再次看向周国华。
那双原本写满“生无可恋”的眼睛,此刻已经褪去了所有的迷茫和抗拒,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澈和……领悟。
那是一种下属对上级意图心领神会后的通透,一种棋子明白了棋手布局后的了然,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决绝。
周国华一直在观察着江澈的表情。
他看到了江澈从僵硬,到挣扎,再到低头沉思,最后,他看到了江澈抬起头时,眼神里那瞬间点亮的光。
周国华的心里,涌起一股巨大的满足感。
他知道,这小子,懂了。
他不仅听懂了自己话语里的意思,更领会了自己那份深藏不露的、为他前途考量的苦心。
这需要何等的悟性?何等的政治智慧?
周国华在心中暗暗赞叹。他原以为自己还需要再多费些口舌,没想到江澈已经一点就透。
此子,真乃国士无双!
“书记……”江澈开口了,声音里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沙哑,仿佛是刚刚经历了一场剧烈的心里斗争,最终被领导的良苦用心所感化,“我……明白了。”
这三个字,他说得缓慢而郑重。
周国华满意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儒雅的笑容。他端起自己的茶杯,轻轻吹了吹,不再说话。
一切尽在不言中。
江澈的内心,早已乐开了花。
懂了!太懂了!功劳您拿走,风头您来出,以后千万别再提我,让我当个安静的背景板就行!
他重新低下头,目光再次落到那个被红笔圈起来的问题上。
现在,这个问题在他眼里,不再是催命符,而是一道升华主题的附加题。
他要做的,就是把这道题,答得漂漂亮亮,答出水平,答出高度,让周国华满意,让省里震惊,让自己的“展品”人设,彻底立住。
他的大脑开始高速运转,上一世在省厅办公室里,旁听过的无数次高级别务虚会,接触过的那些关于区域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文件,此刻都化作了清晰的字符,在他脑海中排列组合。
“书记,”江澈再次抬起头,这一次,他的眼神里充满了自信和从容,“关于这个问题,我想,我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回答。”
周国华的眉毛微微一挑,示意他继续。
“第一,是经济层面。‘林业碳汇’项目,它的核心不是一笔一千二百万的交易,而是为我省广大的欠发达山区,找到了一条‘点绿成金’的现实路径。它证明了绿水青山,确实可以不通过破坏性开发,就能转化为金山银山。这是为全省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供了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青阳样本’。”
周国华的眼睛亮了。
“样本”这个词,用得好,用得妙!这正是他最想听到的!
“第二,是社会层面。这个项目的成功,将极大地提振全省山区县干部群众的发展信心。它告诉我们,落后地区不一定只能跟在发达地区后面吃剩饭,我们同样可以在新的赛道上,实现‘换道超车’。这对于激发内生动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社会意义。”
周国华端着茶杯的手,停在了半空中。
“换道超车”!又是一个精辟的提法!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战略层面。”江澈的声音压低了几分,却更显力量,“在国家提出‘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我们青阳县,作为一个基层的、贫困的县城,主动思考,大胆创新,率先闯出了一条路。这说明了什么?”
他停顿了一下,看着周国华,一字一句地说道:“这说明了,我们基层的干部,是能够深刻领会并主动践行中央精神的。我们不是被动地等待喂饭,而是主动地去找米下锅。这体现的,是一种政治站位,一种执政能力,一种敢为人先的担当精神。这,才是这个项目背后,最大的战略意义!”
话音落下,办公室里一片寂静。
周国华呆呆地看着江澈,手里的茶杯微微晃动,溅出了几滴茶水,他却浑然不觉。
他脑子里,只剩下江澈刚才那番话在反复回响。
“青阳样本”、“换道超车”、“政治站位”、“执政能力”……
这些词,任何一个单独拿出来,都足以让一篇报告增色不少。而江澈,却在短短几分钟内,信手拈来,将它们完美地串联在一起,层层递进,逻辑严密,把一个县级项目的意义,直接拔高到了关乎全省发展模式和干部执政能力的战略高度。
这……这哪里是一个乡镇上来的年轻人能有的见识?
这分明是一个在省级层面浸淫多年、对宏观政策有着深刻洞见的顶级幕僚,才能有的手笔!
周国华看着江澈那张年轻却沉稳的脸,心中翻江倒海。
他原以为自己是发现了金子,现在才明白,自己发现的,是一座深不见底的金矿!
“好……”良久,周国华才从喉咙里,挤出一个字。
他站起身,走到江澈面前,再一次,抬起手,重重地拍在他的肩膀上。
这一次,他没有再多说一个字。
但江澈能感觉到,那手掌传来的力道,比刚才更重,也更坚定。
“去吧。”周国华收回手,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他们,都在等你。”
江澈站起身,对着周国华,郑重地点了点头。
他转身,走出了办公室。
当办公室的门在身后轻轻关上的那一刻,他脸上那副“鞠躬尽瘁、不负所托”的沉重表情,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浑身上下的每一个毛孔,都透着舒坦。
他迈开步子,走在县委办公楼安静的走廊里,脚步轻快得几乎要飘起来。
去他妈的抛头露面,去他妈的万众瞩目。
只要能换来日后的清闲安稳,今天这场戏,老子演了!
他甚至开始在心里哼起了小曲。
当他重新回到那间小会议室的门口时,脚步停了下来。
他整理了一下略显褶皱的衣领,将脸上那股“大功告成”的轻松惬意,重新切换回“谦逊沉稳”的模式。
推开门,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他身上。
灯光已经架好,摄像机也对准了主位的椅子。
张一谋导演见他回来,立刻站起身:“江澈同志,可以开始了吗?”
江澈的目光,越过导演,落在了那台黑色的摄像机镜头上。
镜头后面,是林晓那双带着探究和一丝困惑的眼睛。
她似乎不明白,为什么只是去书记办公室待了十几分钟,这个男人身上的气质,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之前的他,像一只被逼到墙角的猫,浑身写满了抗拒和警惕。
而现在的他,平静,从容,甚至……眼底深处还藏着一抹她看不懂的、近乎愉悦的光。
江澈迎着她的目光,嘴角微微勾起一个极淡的弧度,然后迈步,径直走向了那个被聚光灯照亮的采访位。
他坐了下来,坦然地面对着镜头,面对着林晓。
“张导,”他开口了,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房间,“我们,可以开始了。”
喜欢官场:我真不想当卷王!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官场:我真不想当卷王!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