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农技站的院子里寂静无声,只有角落里那间孤零零的实验室还透出灯光,像是一座顽固的灯塔。
陈默的普桑在院门口熄了火,他没有立刻下车,只是静静地看着那片光。他知道,这片光里,藏着他即将投下的最重要的一颗棋子。
推开虚掩的门,一股浓烈的、混杂着泥土、化学试剂和方便面调料包的气味扑面而来。实验室里乱得像个刚被洗劫过的战场,烧杯、试管、电线和各种叫不出名字的仪器堆满了桌子,唯一的空地上,还散落着几个吃得干干净净的泡面桶。
孙农正趴在一台显微镜前,头发乱得像个鸟窝,黑框眼镜歪在鼻梁上,嘴里还念念有词,神情专注得仿佛正在破解宇宙的终极奥秘,对陈默的到来毫无察觉。
“咳。”陈默轻轻咳了一声。
孙农浑身一震,猛地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因为长时间聚焦而有些迷茫,他扶了扶眼镜,看清来人是陈默,才从那股痴迷的状态里抽离出来。
“陈……陈助理?这么晚了,您怎么来了?”他有些手足无措,下意识地想收拾一下桌上的狼藉,却发现根本无从下手。
“睡不着,过来看看你。”陈默的目光扫过那些精密的仪器,脸上带着真诚的笑意,“上次你说,想搞一个土壤成分快速检测的研究,怎么样了?”
一提到专业,孙农的眼睛瞬间就亮了,刚才的局促一扫而空,整个人像是被激活了代码的机器人,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已经有突破了!陈助理您看,我通过电化学传感器阵列,结合了偏最小二乘法算法,可以初步实现对土壤中氮磷钾含量的快速定性分析,误差率已经控制在百分之十五以内!如果经费能到位,我再采购一台便携式光谱仪,误差率甚至能降到百分之五!”
他指着一堆闪烁着指示灯的电路板,兴奋得脸颊泛红。
陈默耐心地听着,虽然大部分名词他都听不懂,但他能感受到这个年轻人身上那股纯粹的热情和力量。这是一种在镇政府那些老油条身上,永远也看不到的东西。
“经费的事,我已经跟刘镇长提了,问题不大。”陈默递过去一支烟,孙农摆了摆手,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不抽烟,怕影响实验数据的嗅觉判断。”
陈默收回烟,自己也没点,只是夹在手里把玩。他话锋一转,看似随意地问道:“对了,孙农,我问你个事。咱们镇里,有没有一种叫‘德贵’牌的高效复合肥?说是进口原料,一吨要卖三千块。”
“德贵?”孙农皱起了眉头,像是在搜索自己的数据库,“没听说过。什么进口原料能卖到三千一吨?金子做的?现在市面上最好的控释肥,以色列进口的,顶天了也就两千五。三千块,那不是化肥,那是智商税。”
他的语气充满了技术人员特有的不屑和鄙夷。
“哦?”陈默不动声色,从口袋里掏出那张从老李那儿复印的发票,递了过去,“你看看这个。”
孙农接过发票,只看了一眼,眉头就拧成了一个疙瘩。“德贵农资服务部……王德贵……哼,名字倒是不见外。”他冷笑一声,指着发票上的“高效复合肥”几个字,“陈助理,这东西就是个幌子。真正的好化肥,名字都会标明氮磷钾的具体含量和配比,比如23-10-15,或者直接叫硝硫基复合肥、聚能尿素。这种只敢叫个‘高效’的,十有八九是拿最便宜的碳铵和过磷酸钙,掺点土和工业废料,再加点染色剂,糊弄外行人的。”
“你有多大把握?”
“不用把握。”孙农推了推眼镜,眼神里透着绝对的自信,“你只要能弄来一点样品,给我半个小时,我能把它的成分给你分析得底裤都不剩。我敢打赌,里面的有效成分含量,连国家最低标准都达不到。”
陈默要的就是这句话。
但他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怎么拿到样品?
这批化肥是王副镇长亲自负责的扶贫项目,直接派人去村里取样,风声立刻就会传到王德贵的耳朵里。打草惊蛇,只会让对方有所防备,甚至销毁证据。
陈默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上轻轻敲击着。
孙农看着他,也明白了难处。“这事……不好办。那些领了化肥的农户,肯定都被打过招呼,不敢乱说话。”
陈默的目光,落在了孙农刚刚还在摆弄的那堆实验报告上,一个计划,在他脑海中逐渐清晰。
“孙农,你不是一直想把你那些科学养殖、测土配方的技术,推广给农民吗?”
“想啊!做梦都想!”孙农激动地说,“可他们不信我啊!王副镇长总说我这是纸上谈兵,不切实际,农民们也觉得我一个毛头小子,懂什么种地。”
“那我们就给他们来一次‘眼见为实’。”陈默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这样,我以镇政府的名义,组织一次全镇范围的‘农业技术推广讲座’,你来当主讲。把你的那些宝贝,什么土壤快速检测仪,什么科学配比,都拿出来,当场给他们演示。”
孙农的呼吸都急促了:“真的?陈助理,您真的愿意支持我?”
“我不仅支持你,还要给你搭个最大的台子。”陈默看着他,眼神灼灼,“讲座那天,我会把所有村的村干部、种粮大户,还有领了那批‘高效复合肥’的贫困户,全都请过来。当然,还有主管农业的王副镇长,也必须请他来‘指导工作’。”
孙农冰雪聪明,瞬间明白了陈默的意图,他激动得浑身发抖:“我明白了!在讲座上,我当着所有人的面,‘随机’抽取几份村民带来的土壤和化肥样品进行现场检测!到时候,是骡子是马,一验便知!”
“没错。”陈幕的眼神冷了下来,“我要的,就是当着全镇农民的面,当着他王德贵的面,亲手扒下他那身‘为民服务’的皮。我要让所有人看看,他喂给贫困户的,到底是‘高效肥’,还是‘高效毒’。”
这个计划,狠辣、直接,而且充满了戏剧性的张力。它不仅能拿到最直接的证据,还能在舆论上,将王德贵彻底钉死。
“陈助理!”孙农看着陈默,眼神里充满了狂热的崇拜和感激,“您放心,我就是熬死在实验室,也一定把这次讲座办得明明白白!把那些假冒伪劣的东西,分析得清清楚楚!”
就在这时,陈默的脑海里,“叮”的一声轻响,人情账本自动浮现。
【人情投资成功!】
【投资对象:孙农(农业领域潜力股)】
【投资内容:一次实现理想的机会与平台】
【预计回报率:5000%(持续增长中)】
【备注:该投资已激活“科技兴农”支线,将对青石镇农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陈默满意地笑了。这笔投资,稳了。
他站起身,拍了拍孙农的肩膀:“好好准备,需要什么设备、材料,列个单子给我,我来想办法。记住,这场戏,你是主角,一定要唱得漂亮。”
说完,他转身离开,留下孙农一个人在实验室里,像打了鸡血一样,开始疯狂地规划讲座的内容和实验流程。
陈默驱车行驶在回家的路上,心情却不像来时那么沉重。鱼饵已经备好,渔网也开始编织,就等那条贪婪的鱼,自己游进来了。
然而,他低估了对手的警觉和无耻。
第二天,陈默以镇长助理办公室的名义,正式下发了关于举办“青石镇首届农业技术推广讲座”的通知。
通知刚贴出去不到一个小时,镇政府大院里,各种风言风语就开始流传起来。
“听说了吗?新来的陈助理要搞什么农技讲座。”
“一个坐办公室的笔杆子,懂什么农业?这不是瞎胡闹嘛!”
“就是,王副镇长管农业这么多年,都没搞过这名堂。他一个年轻人,上来就要指点江山?太气盛了。”
“我听说啊,王副镇长对这事很不高兴,在办公室里拍桌子了,说这是‘外行指导内行’,是典型的形式主义!”
谣言像长了翅膀,越传越离谱,越传越难听。陈默瞬间从一个锐意进取的年轻干部,变成了一个不知天高地厚、好大喜功的官僚。
他坐在办公室里,听着窗外传来的窃窃私语,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他知道,这是王德贵的反击。阴险,却有效。
这一招,直接将他和全镇的农民、基层的农技人员,甚至那些看热闹的同事,都推到了对立面。
他若继续办讲座,就是一意孤行,不听劝告;他若取消,就是认怂服软,威信扫地。
王德贵在用几十年的官场经验告诉他:年轻人,在青石镇,你还嫩了点。
ps:面对满城风雨的谣言和“外行指导内行”的指责,你觉得陈默会选择暂避锋芒,还是会选择正面硬刚,将计就计?
喜欢官场人情:我的人情能无限升值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官场人情:我的人情能无限升值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