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尚未照进书房,烛火在铜灯盏里轻轻摇曳。陈墨站在桌前,手中握着一份刚呈上来的急报,纸面边缘已被汗水浸得微微发软。
门外脚步声由远及近,苏婉娘推门而入,衣袖微扬,将一卷烟雨绫放在案上。“徽州八府已有五地回文归附,百姓开仓迎粮船,未见抵抗。”她声音平稳,却掩不住眼底的疲惫。
陈墨点头,目光仍落在北境那行字上:“镇北军三百人染疫,症状与赤面瘟相似。”
话音未落,窗棂轻响,一只金翅雕自外飞入,爪上缠着染血布条。完颜玉紧随其后,脸色沉如铁灰。“追风隼昨夜返巢,三批信鹰皆带回相同讯息——幽州以北,已有六个戍堡出现高热、咳血、皮肤泛红之症。”
慕容雪从侧厅步入,手中拿着一叠密档。“三个月内,皇城有三支商队持通关文书出城,路线绕开巡检司,终点均指向突厥旧部驻地。”她顿了顿,“文书盖的是内务监印,签批人……是新皇身边掌笔太监。”
室内一时寂静。
李青萝掀开帘子进来时,手中托着一个木盒。她双眼已失明,行走却极稳,指尖轻抚盒沿,像是在确认位置。她在桌边站定,打开盒子,取出一本薄册,封面上刻着细密凸点。
“这是我用盲文重写的《金疮要略》第一卷。”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药方、针法、辨症流程,全数可触读。户部若肯拨款,我可在泉州、广州、登州设盲文医塾,让失明者也能学医授徒。”
陈墨伸手接过那本书,指腹缓缓划过封面凸痕。他没有立刻说话,只是转身走到墙边,取下那幅《坤舆万国全图》,铺在桌上,压住烟雨绫的一角。
“天下医馆,今日正式更名。”他开口,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原属各大世家的医馆、药局、疗坊,全部收归统辖。医师须经太医院考核录用,不再凭门第荐举。”
苏婉娘低声接道:“江南士族必会反弹。”
“那就让他们弹。”陈墨目光扫过众人,“三年前他们囤积药材抬价,致淮南饥民死于风寒;去年春疫,他们封锁成药,逼百姓以田契换药丸。现在新朝立制,第一条就是废医籍垄断——谁敢拦,就让他知道,什么叫‘民生为本’。”
李青萝嘴角微动,低声道:“我会亲自带队北上。巡医队已备好蒸汽消毒箱、改良解毒丸、隔离帐幔。若有必要,可在战地征用民房设诊,打破军政不涉医的旧规。”
慕容雪立即道:“我派连弩队护送,沿途清查可疑驿站。另外,建议在每支巡医队中安插一名情报员,记录各地郎中背景与用药习惯,防止敌方渗透。”
完颜玉吹响鹰笛,短促两声。窗外,十余只猎鹰振翅升空,朝着北方分路而去。“我会让追风隼群监控三道边境,一旦发现异常聚集人群或焚尸痕迹,立刻回报。”
苏婉娘展开烟雨绫,指尖蘸着磷粉,在图上标出几处港口。“南洋诸岛、倭国沿海也有类似疫情报告。但语言不通,航线遥远,地方官不敢擅自处置。”
陈墨盯着地图良久,忽然提笔,在泉州、广州、登州、交趾四地各画一圈。
“建海外医坊。”他说,“以商船为载体,搭载医员、药械、蒸汽净水装置。每艘船配两名懂方言的通译,遇疫区可就地施治,不必请旨等令。”
郑和这时从门外走进来,手中拿着六分仪与航海日志。“远洋航程最短需二十七日,若遇季风延误,可能超过四十天。医船必须自带储水净化系统,并配备可快速组装的临时病房。”
“你负责组建第一支医船编队。”陈墨看着他,“人选你自己挑,船只从四海商行调拨,优先使用带鲸油引擎的新型船。”
郑和抱拳领命,退至一旁记录要点。
李青萝摸了摸腰间玉佩,轻声道:“我还有一事请求。”
“讲。”
“我想把巡医队的第一站,定在庐州西郊的流民营。”
众人微微一怔。
“那里有三百多名从北境逃来的难民,多数带着孩子,住在草棚里,靠烧艾草驱寒。他们没身份,没人管,可也是人。”她停顿片刻,“我要在那里建第一个流动医棚,用盲文手册教年轻女子识药、包扎、接生。她们学会了,就能去下一个营地教别人。”
室内静了一瞬。
陈墨缓缓点头:“准。户部即刻拨付帐篷、药材、炭炉。另调十名女医助前往协助。”
李青萝低头,双手交叠于身前,似是在压抑某种情绪。但她很快挺直背脊,转身走向门口。“我天亮前出发,争取三日内抵达西郊。”
“等等。”陈墨叫住她。
他从案上拿起那本盲文医书,翻到最后一页,亲手盖上一枚朱印——“天下医馆·太医令颁”。
“带上这个。”他说,“这不是命令,是信任。”
李青萝伸手接过,指尖轻轻抚过印章凸纹,然后将其贴在胸口,缓步离去。
苏婉娘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廊下,才低声开口:“她看不见这世间的光,却想给所有人点灯。”
陈墨没有回应,只是重新看向地图。
烛火跳了一下。
他提起笔,在图上又添了几点标记,分别位于西域商道、辽东驿站、安南古道。
“不止是军情要快,”他低声道,“病讯也要跑赢时间。”
慕容雪站在他身后,看着那些新增的红点,忽然问:“你打算让医馆网覆盖多远?”
“所有商路所至之处。”他答得毫不犹豫,“只要有船能到的地方,就得有医者能救的人。”
完颜玉站在窗边,望着天际渐亮的云层,喃喃道:“猎鹰飞得再远,也得回来。可这些医船……一旦出海,就不知何时能返。”
“所以更要建。”陈墨放下笔,“一张比商路更密、比军令更快的网。不是为了打仗,是为了活人。”
苏婉娘将烟雨绫卷起,交给身旁侍从:“复制十份,分送各部。明日早朝,我要当众展示这张图。”
郑和合上航海日志,抬头道:“第一批医船,最快十五日后可启航。”
陈墨点点头,却没有离开桌前。
他伸手拿起那本盲文医书,又一次摩挲着封面的凸点,仿佛在读一段无声的誓言。
烛火终于熄灭。
天光透过窗纸,映在他半边脸上。
他依旧站着,目光落在地图最南端那一片空白海域。
苏婉娘走到门口,回头看了他一眼。
他的手正悬在半空,食指即将落下,指向那片无人知晓的远方。
喜欢寒门崛起我靠科技颠覆历史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寒门崛起我靠科技颠覆历史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