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清澜明白,以孔俞白的能力,虽能胜任户部的工作,但有孔兰在背后出谋划策,户部的事务定能处理得更加妥当。而且,这也是对孔家的一种安抚,让孔家重新看到了家族复兴的希望。
当孔俞白回到家中,将这个消息告诉母亲孔兰时,孔兰先是一愣,随后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她轻轻抚摸着儿子的头,语重心长地说:“儿啊,这是太女的恩宠,也是我们孔家的机遇。你到了户部,定要兢兢业业,不可辜负了太女的期望。”孔俞白重重地点了点头,心中暗自发誓,定要在户部干出一番事业,不辜负母亲的教诲和太女的信任。
此后,在户部的日子里,孔俞白遇到难题时,总会回家与母亲商议。而孔兰也会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为儿子出谋划策。在母子二人的共同努力下,户部的事务处理得越来越顺畅,孔家也在这过程中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
科举考试的大幕缓缓落下,一场人才的盛宴就此暂告一段落。第一名状元史瑶被授予刑部主事之职,这可是个六品官衔。榜眼高澹雅则被任命为兵部主事,也是六品。此次科举,最差的进士也谋得了七品官职。这一系列的任命,看似是简单的人事安排,实则是一场精心布局的开端,为后续一系列的动作埋下了伏笔。
科举结束后,莹莹赶忙提醒凤清澜,交换系统的延时启用时间已经超时,要赶快开启进行交换。凤清澜无奈之下,只得打开交换系统进行交换。这次随机匹配到的是一位来自现代位面的帅哥。他空有一副英俊的皮囊,内心却黑得如同锅底灰一般。
看到凤清澜身处古代位面,那现代帅哥便拿出镜子和玻璃杯等物品炫耀,每件竟都索要一百两黄金。凤清澜不动声色,平静地拒绝道:“我不过是家中的庶女,并无金银。不知你可有一两银子便能交换的物件?”
对方见敲诈金子无望,只好极不情愿地拿出一包餐厅里最差的印着商标的餐巾纸。凤清澜强忍着怒火,丢出一两碎银完成了交换。交换结束后,她立刻屏蔽了对方,给出差评,还特意做了备注,提醒其他交换者别再上当受骗。
一旁的莹莹看着她的操作,那双卡姿兰大眼睛瞪得更大了,满是惊讶。凤清澜当机立断,让莹莹以后盘点十天交换一天,她实在没有精力与这些人周旋。
时光匆匆,半年转瞬即逝。该办的事情大多已尘埃落定,今年新科进士们也都各赴其职。令人欣慰的是,百分之九十五的进士都干得相当出色,这些优异表现都被小愿详细记录下来。与此同时,红薯也被运送到全国各地,还专门派人去传授种植方法。
此时的绮凤王朝,农事发展渐渐显露颓势。凤清澜深知,唯有革新才能扭转这一局面。于是,一道太女令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王朝中激起了千层浪。太女令规定,各县需新设一名九品农业专家,招募要求极为严苛,报名者不仅要通文墨,还要对农事有深入的钻研。
太女令如疾风般迅速传遍王朝的每一个角落。各县积极响应,招募告示张贴在热闹的集市、繁华的城门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引得众人纷纷瞩目。一时间,应募者如同潮水般涌来。然而,这场看似公平公正的选拔背后,早已被各方势力盯上,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悄然拉开了帷幕。
一些豪门世家妄图安插自家亲信,以掌控地方农事利益。他们暗中勾结考官,妄图篡改选拔结果。与此同时,部分心怀正义的官员则决心守护选拔的公正,一场正邪较量在暗处激烈展开。她们秘密写信告知太女,要求太女严查这些心怀不轨之人。
选拔之日终于来临,县学内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报名者们怀揣着梦想与希望,满怀期待地走进考场。第一场考文墨,众人都凝神静气,在纸上尽情挥洒着自己的学识。然而,意外却突然发生。因为报考人员太多,很多考场设在室外。
有考生在考场中发现有人偷偷传递纸条作弊,考场顿时陷入一片混乱。监考官员迅速展开调查,却遭到了不明势力的重重阻挠。考生们议论纷纷,选拔的公正性受到了严重质疑。
好不容易平息了考场的风波,第二场农事实践考核又遇到了难题。一些报名者在田间操作时,发现农具被人故意损坏,导致考核无法正常进行。这显然是有人为了阻碍真正有能力的人通过考核而使出的阴招。选拔官员们心急如焚,他们深知,若不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太女令的实施将成为泡影。
经过一番艰难的调查和整顿,选拔终于排除重重干扰,艰难地完成了。最终,那些真正有能力、有学识的人还是脱颖而出,被授予九品农业专家之职。
然而,这些新上任的农业专家们面临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地方上的保守势力对他们充满了敌意,认为他们是太女派来的“搅局者”。保守的老农们更是不愿意接受新的种植技术,对专家们的建议嗤之以鼻。一场关于农业革新的攻坚战,才刚刚打响。
专家们大部分并未因眼前的重重困难而气馁,他们毅然决然地深入田间地头,用实际行动去证明自己的价值。他们亲自开辟太女说的试验田,将新的种植方法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种植。
随着时间的悄然流逝,农作物的产量差异逐渐清晰地显现出来。那些曾经坚决反对新技术的老农们,内心开始动摇,逐渐放下了心中的成见,接受了新的种植技术。可还是有一部分人出来搅局,太女等的就是这些人跳出来。
在专家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各县的农田仿佛被注入了新的生命,焕发出勃勃生机。曾经荒芜的土地被逐一开垦出来,农作物的产量得到了大幅提高。太女凤清澜颁布的太女令得到了完美的落实,绮凤王朝的农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而这场选拔背后隐藏的阴谋也被彻底揭露,那些企图破坏选拔的势力受到太女的严厉打击。
凤清澜一道道太女令如利刃般下达,各地众多土豪劣绅和地方官员被抄家问罪。凤清澜果断地处决了二十个跳得最欢、闹出人命的首恶之徒。抄没了三百多家的家产,将这些家族的成员全家刺字后拉去矿山挖矿。跳得最欢的全部斩首,三代以内不可参加科举。
如今,各地的牢房已经空空荡荡,犯人判完刑后直接被押往就近的矿山服刑。抄家的钱拿出来修路,现在全国各州府官道已经修缮完成,那么就开始修县级的道路。
福伯四处寻觅,找到了好多矿山,其中还有一处金矿和两处银矿。凤清澜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先开采银矿,待银矿开采完毕后再开采金矿。
她为矿山服刑人员制定了一系列详细的规章制度,每年评选一名优秀牢犯,奖励十两银子并减刑半年。评选十名先进牢犯,奖励十两银子或者减刑半年。没想到,这个看似简单的奖励机制激励了大多数人。其实,去挖矿的人不一定都是坏人,很多都是受连坐之害,但不采取这样的严厉措施,就无法震慑住那些心怀不轨之人。
凤清澜对刺字的规定也进行了人性化的修改,将刺字缩小为一个“犯”字。以前刺的是四个字,而且刺得很大一块,现在只刺一个字,还要求刺在额头,这样用刘海还能遮挡一点。以往都是刺在脸上,这已经是她能做出的最大让步了。
然而,即便凤清澜为王朝的发展殚精竭虑,还是有人对她心怀不满。现在,有很多人支持她,但也有人在民间煽动鼓吹,说太女残暴不仁、贪婪成性等。甚至还有人写书辱骂她,把她描绘得罪恶滔天,简直是罄竹难书。
凤清澜得知此事后,立刻让灵悦和灵溪去调查,打算等查清楚后再收拾这些人。而此时,她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处理——女帝,那个给她带来无数痛苦的女人,她觉得女帝早就该下地狱去了。
五月五日,凤清澜正在大殿上与众大臣商议事情,绮梦殿的侍女匆匆来报:“女帝薨了。”
凤清澜听闻这个消息,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整个人从龙椅上摔了下来。众人见状,忙准备上前扶起太女,还是青书和青梅反应迅速,赶忙将她扶起,并慌乱地命人去叫太医。
小愿则在一旁默默地用自己的能力,将大殿里所有人的表情和动作都拍摄了下来。有人暗自窃喜,有人则焦急万分,这些不同的表现无疑显示出他们是否是凤清澜的拥护者。不管是什么表情和动作,都被小愿完整地记录了下来。
七位太医很快来到了太和殿,他们依次为凤清澜诊脉,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凝重的神色,纷纷摇头叹息。
喜欢我的快穿旅程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我的快穿旅程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