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黄昏总是来得仓促。当最后一道阳光被玻璃幕墙吞噬时,小杨合上笔记本电脑,屏幕倒映着他略带疲惫的脸。二十三岁的他,刚结束一天的工作,此刻站在租来的单身公寓里,三十平米的空间被分割成工作区、睡眠区和厨房。厨房是这方寸天地中最有烟火气的角落,也是他每日与孤独和解的战场。
滴——智能门锁的提示音响起,小杨把包甩在沙发上,直奔厨房。冰箱门上贴着便利贴:周三采购清单:鸡蛋、番茄、青椒、豆腐。这是他的生活仪式感——用文字对抗遗忘。
叮咚!手机弹出消息,是大学室友小林的视频邀请。杨大厨,今天又做什么神仙美食?屏幕上,小林啃着鸡腿,背景是嘈杂的烧烤摊。
等着看番茄炒蛋吧,杨氏秘方。小杨笑着打开冰箱,冷冻层躺着上周网购的潮汕牛肉丸,这是他从家乡带来的味觉记忆。冷藏层的鸡蛋盒上,用马克笔写着优先使用。
你这冰箱比我家还整齐,不像我,上次买的面包都长毛了。小林凑近镜头,突然压低声音,对了,你上次说的那个设计项目...
又被甲方否了。小杨叹气,把蔫了的葱扔进垃圾桶,不过今天不想这些,专心做饭。
系上围裙时,小杨想起母亲视频里的话:你爸当年去深圳,连炒锅都不会用。现在他不仅能熟练使用多功能料理机,还研究出了一锅三菜的省时妙招:上层蒸鸡蛋羹,中层煮豆腐汤,下层煎牛排。
手机支架立在案板旁,播放着《风味人间》的解说。屏幕里潮汕师傅手起刀落,镜头外小杨的刀法略显笨拙,但番茄丁大小均匀,青椒丝粗细一致。
″这刀工,比我切土豆丝强多了。小林在视频里起哄,不过你这围裙,怎么像我妈的围裙?
深漂青年必备,省得弄脏衣服。小杨笑着把切好的菜码进盘子,突然手机震了一下,是工作群消息:方案明天要改,今晚加班。
我去!他对着屏幕比了个中指,这破班,爱谁上谁上!
当蒜末在油锅里爆出香气时,小杨突然想起大学室友的玩笑:你这手艺,开个外卖店能饿死。现在他笑着摇头,把火调小。
手机弹出消息,是房东发来的:下个月房租涨200,续租请确认。
这破房子,涨得比我的工资还快。小杨嘟囔着,把番茄倒进锅里,瞬间溅起几滴油。
小心!小林在视频里惊呼,你这手艺,我看得都心疼。
没事,深漂青年,皮糙肉厚。小杨用锅盖挡住脸,突然听见隔壁传来《深圳梦》的旋律,歌词里唱着来了就是深圳人。
这歌,我现在听一次哭一次。他对着屏幕说。
哭什么,你在这大城市混得不错啊。小林安慰道,至少还能自己做饭,不像我,天天吃外卖。
晚餐是简单的三菜一汤:番茄炒蛋、青椒炒肉、清炒菜心,还有一碗紫菜蛋花汤。摆盘时,他特意把番茄放在蛋上,模仿某家网红餐厅的造型。
拍照发朋友圈,收获二十多个赞。小林在视频里指导,不过没人知道,这是你连续第三顿用同一把菜刀。
深漂青年,省着点用。小杨笑着把照片发到朋友圈,配文:二十三岁的夜晚,在深圳的厨房里,完成了从到的仪式。
你这文案,比我写得好。小林点赞,不过你这孤独,怎么感觉比我还深?
孤独是量产的,在深圳。小杨咬下自己做的溏心蛋,蛋黄流出的瞬间,某种温暖在舌尖绽放,但这种微小的幸福,是这座城市给予我的珍贵馈赠。
关灯前,小杨把剩菜装进保鲜盒。明天可以带饭,又能省下三十块外卖费。躺在床上,他听见隔壁传来《深圳梦》的旋律,歌词里唱着来了就是深圳人。
手机弹出消息,是邻居阿姨:小杨,明天带饭的话,我多煮点给你。
这阿姨,比房东还暖心。小杨笑着回复,突然想起白天在电梯里,邻居阿姨塞给他的半个苹果。
二十三岁的夜晚,在深圳的厨房里,我完成了从到的仪式。他在日记本上写道,这不是什么壮举,只是一个普通深漂青年,用锅碗瓢盆演奏出的城市交响曲。
当第一缕晨光透过窗帘时,小杨将再次穿上衬衫,走进地铁的人流。但此刻,他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味道。
喜欢杨建辉传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杨建辉传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