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室中。
“师弟。”闻仲屏退左右,面色凝重,语气中带着对同门师弟的信任与倚重。
“为兄离朝数年,为何朝中竟乌烟瘴气至此?”
“大王他……唉!”他将近日所闻——道来,越说越是心焦,甚至拍案而起。
“若大王真被妖妃所惑,行此荒唐之事,为兄便是拼却性命,也要死谏王庭!”
萧辰默默为师兄斟茶,心中亦是波涛汹涌。
他所知的历史与眼前闻仲所言,竟开始重合却又充满疑点。
他沉吟片刻,开口问道:“师兄息怒。”
“小弟有一问,斗胆请教师兄。”
“师弟但问无妨。”闻仲对这位有见识的师弟的意见颇为重视。
“师兄以为,当今大王,是可辅之明君,还是……当真已是无可救药的昏聩暴君?”
闻仲闻言,猛地抬头,天眼虽未开,却自有一股威严:“师弟何出此言?”
“大王乃为兄看着长大,自幼聪慧勇武,心怀天下!”
“继位之初,励精图治,开拓疆土,国力日盛!”
“纵有瑕疵,亦绝非暴戾昏君之资!”
“定是受了小人……或是妖物蛊惑!”他话语中对帝辛仍保有极深的维护与期望,也希望能说服这位师弟。
萧辰心中一定,暗道:“果然如此。”
他缓缓道:“既师兄仍信大王,那不妨将诸位大臣所言大王‘罪状’,一一说与小弟听听。”
“或许,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小弟或可为师兄参详一二。”
闻仲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好!其一,有大臣泣血控诉,大王荒废祭祀!”
“竟大幅削减祭祀所用牲人,用罪大恶极之徒代替就算,甚至欲以陶俑代之!”
“此乃对上天与祖先之大不敬!”
台下众人听到此处,纷纷点头,此条在他们看来,确是铁一般的罪状。慧瞑菩萨嘴角微不可查地一翘。
却见镜中萧辰,闻言并未惊讶,反而轻轻摇头:“师兄,在下却以为,大王此举,非但不是罪过,反而是莫大功德!”
“什么?!”闻仲愕然。
不仅闻仲,台下所有修士,包括姜子牙,都愣住了。
萧辰正色道:“上古祭祀,乃沟通天地,表达敬畏。”
“然敬畏在心,而非形式。”
“试问师兄,那些被送上祭坛的牲人,难道生来便有罪吗?”
“他们亦是父母所生,天地所养。”
“大王体恤生灵,不忍见其无辜惨死,故而缩减用度,尝试以俑代之。”
“与其献祭于天,不如使他们进行劳役,还能耕种更多良田,获得更多食粮,充实国库,造福于民。”
“此乃仁德之心!”
“上天有好生之德!”
“见大王如此珍惜子民性命,欣慰尚且不及,怎会降罪?”
“若因此降罪,那这‘天’,不敬也罢!”
一席话,如同惊雷,炸得所有人头皮发麻!
“仁德之心”?
“不敬也罢”?
这妖孽竟敢如此解读?!
可细细想来……却又无法反驳!
尤其是那些底层出身的散修,甚至部分兵士,竟觉得大有道理!
谁愿意自家儿女被拉去活祭?
慧瞑菩萨脸色一沉,暗道不好。
闻仲怔在原地,抚须沉吟,眼中光芒闪烁,显然内心受到巨大冲击。
他常年征战,见惯生死。
但对无故屠杀俘虏或奴隶进行祭祀,内心亦有不忍。
只是祖制如此,从未有人敢质疑。
“其二!”闻仲压下震动,继续道,“有宗室亲王哭诉,大王昏弃遗嗣,不重用亲眷!”
“反而提拔许多身份低微、甚至来路不明之人!致使朝堂之上,乌烟瘴气!”
这一条,更是引发了台下众多出身贵族的修士共鸣。
任用亲人,乃是宗法社会的根基!
慧瞑稍稍松了口气,这条总没法洗了吧?
萧辰却笑了,只是笑容里带着一丝嘲讽:“师兄,请恕在下直言。”
“亲眷,就一定贤能吗?”
“试问朝中那些亲王贵胄之子,有多少是仗着父辈权势,欺男霸女、蛀空国库的纨绔子弟?”
“若让此等人身居高位,才是真正祸国殃民!”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轩辕黄帝战蚩尤,靠的是贤臣良将!”
“商汤灭夏,亦靠的是伊尹等贤才辅佐!”
“何曾听说只因是亲眷便可身居高位?”
“大王此举,正是欲打破世袭罔替,举贤任能!”
“让真正有才学、有抱负之人,能为国效力,造福百姓!”
“此乃中兴之象,何罪之有?!”
“嘶——!”
台下响起一片倒吸冷气之声!
这话太尖锐,太直接了!
简直是把贵族阶层的遮羞布一把扯下!
许多出身贵族的修士面红耳赤,想要反驳,却发现自己身边的确不乏此类纨绔,一时语塞。
而寒门出身的修士,则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畅快!
看向萧辰的目光,多了几分认同!
闻仲再次沉默,他想起军中许多能征善战的将领,也并非贵族出身。
而朝中某些亲王,确实不堪大用。
“其三!亦是重中之重!”闻仲语气变得无比沉重,“大王自纳那冀州侯苏护之女苏妲己后,便仿佛变了一人!”
“对其言听计从!”
“那苏妲己,分明是妖邪所化!”
“蛊惑君王,残害忠良!姜王后惨死,比干丞相被剖心……此乃确凿无疑之罪!铁证如山!”
镜中适时闪过一些血腥模糊的画面,配合着权贵的哭诉。
“妖妃祸国!”
“此乃绝无可赦之罪!”
台下群情再次激愤起来,这一点是他们坚信不疑的。
慧瞑菩萨终于露出了确信的笑容,这条是死结,绝无解开可能!
镜中,萧辰的神色也凝重起来。
他沉默片刻,并未直接为妲己辩护,而是问了一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师兄,请问自苏妲己入宫,至今已有多少年?”
“大王后宫,除姜王后与苏妲己外,可还纳了其他妃嫔?”
“子嗣几何?”
闻仲一愣,下意识掐算,答道:“约有十年。”
“大王后宫……确实仅有王后与妲己二人。”
“子嗣……唯有殷郊、殷洪二位王子以及幼子武庚。”
话语一出,闻仲自己也愣住了。
喜欢封神台下跪何人?女娲宫小妖祭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封神台下跪何人?女娲宫小妖祭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