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不可忽骤得

信玄

首页 >> 知不可忽骤得 >> 知不可忽骤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枭明明末大寨主战国万人敌安西兵日记元末称雄獒唐汉明调教大宋家园
知不可忽骤得 信玄 - 知不可忽骤得全文阅读 - 知不可忽骤得txt下载 - 知不可忽骤得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80章 君臣问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当苏明远的名字被唤响时,整个太极殿仿佛凝固在时间的缝隙中。他缓缓起身,感受着无数双眼睛投来的复杂目光——有人带着好奇,有人怀着敌意,有人则是纯粹的观望。在这种微妙的情感交织中,他向龙椅方向走去,每一步都踏在历史与命运的交汇点上。

皇帝的目光如深潭般幽邃,当苏明远跪下行礼时,那双睿智的眼睛正在进行着某种超越表面的审视。不是简单的君主对臣子的打量,而是一个智者对另一个可能的智者的探寻,其中蕴含着复杂的期待与试探。

平身。皇帝的声音依然平和,但苏明远敏锐地察觉到其中的微妙变化——相比对待前几位贡士的公式化客气,这一声中似乎多了几分真正的关注。

苏明远起身后,与皇帝的目光直接相遇。在那一瞬间,两个来自不同时代的灵魂进行了某种无声的交流。皇帝看到的是一个神态从容、眼神清澈的年轻士子,而苏明远看到的,则是一个被权力重负压得略显疲惫、却仍保持着睿智洞察力的孤独统治者。

苏明远。皇帝念出他的名字,声调中带着某种思考的意味,朕观你神态,颇有定力。可知今日朕欲问何事?

这个问题如投石问水,在苏明远心中激起层层涟漪。表面上看,这是对他察言观色能力的考验,但更深层次上,这是在测试他对时局的理解和对君心的揣摩。在这个微妙的时刻,说得太多可能暴露野心,说得太少又显得愚钝。

苏明远微微躬身,语调不卑不亢:臣不敢妄测天心。但观当今天下,内有民生之忧,外有边患之扰。陛下日理万机,所思必为国计民生。臣愚以为,陛下之问,当不离此二者。

这个回答在殿内引起了微妙的反响。苏明远余光中捕捉到,几位大臣交换了意味深长的眼神,而皇帝的眉头则轻微地挑了挑——这是赞许,还是觉得过于机巧?

皇帝缓缓点头,然后身体微微前倾,显示出更大的兴趣,既然你提到边患,那朕便问你:北有契丹,西有西夏,边境不靖,兵连祸结。朕欲安边,卿有何策?

这个问题如利剑出鞘,直指当前最尖锐的政治现实。苏明远知道,这不仅是在考验他的政治智慧,更是在测试他的政治立场。在这个军事与外交高度敏感的问题上,任何偏激的言论都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但同时,他也敏感地察觉到皇帝用词的精妙——而非,兵连祸结暗示对持续战争的厌倦。这些细节为他的回答提供了重要的导向。

苏明远深吸一口气,开始了他在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一次表达:臣以为,边患之根源,非仅在于敌国之强,更在于我朝之弱。此弱者,非国力之弱,乃民心之弱、政策之弱也。

殿内一时寂静,连大臣们的呼吸声都变得轻缓。这样的开场白是危险的——它暗示着对现行政策的批评,但又蕴含着深层的洞察。

皇帝的眼神变得更加专注,手指在龙椅扶手上轻敲了几下——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动作,苏明远从史书中读到过这个细节。

详言之。皇帝的命令简洁而有力。

陛下,臣观边患多年,其患非在一日。契丹、西夏所以敢犯我边境,非因其兵强马壮,实因其上下同心,而我朝则... 苏明远巧妙地停顿了一下,让言下之意在空气中发酵,然后继续道:我朝以文治国,本为盛世之基,然文治若不能化民成俗,使民心归附,则徒有其表。边民若心向朝廷,敌国纵有精兵,何能深入?

这番话触及了一个微妙的政治要害——大宋王朝一直面临的军事软弱问题,但苏明远巧妙地将其转化为治理智慧的体现,避免了直接的军事批评,转而强调民心向背的重要性。

皇帝的眼中闪过一丝欣赏的光芒,但表情仍然严肃:那你以为,当如何使边民心向朝廷?

臣以为,当行仁政以化民,施德政以安民。苏明远的声音变得更加坚定,边地苦寒,民生艰难,若朝廷能减轻赋税,兴修水利,设学校以教化,建仓廪以备荒,则民心自归。民心既归,敌国间谍无所施其技,挑拨离间无从下手。如此,不战而屈人之兵,此为上策。

殿内再次陷入沉思的寂静。苏明远的回答巧妙地避开了具体的军事策略,转而强调治理的根本,这既显示了他的政治智慧,也体现了儒家的王道思想。更重要的是,这种表达方式既不会得罪军方大臣,也符合皇帝对文治的偏好。

但是,苏明远还没有说完。他感受到殿内微妙的气氛变化,知道自己需要更进一步,展现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然而,臣又以为,仁政德政虽为根本,却非一日之功。当前边患紧急,亦需权宜之计。他的语调变得更加沉稳,臣愚以为,可行联合之策。

联合?皇帝的眉头微皱,显然这个提法引起了他的注意。

正是。契丹与西夏,虽皆为我朝之患,然其间亦有矛盾。若能巧施外交,使其互相牵制,则我朝可以逸待劳。同时,可与南方诸国修好,使其在关键时刻为我朝声援。如此内修政治,外联友邦,何患边境不安?

这个回答展现了苏明远作为现代人的战略眼光——平衡外交和合纵连横的智慧。在这个相对封闭的时代,这样的国际关系思维确实显得超前而富有洞察力。

皇帝沉默了良久,他的目光在苏明远脸上仔细审视,仿佛要透过这张年轻的面孔看到更深层的东西。殿内的大臣们也都屏息凝神,等待着君主的反应。

最终,皇帝微微点头,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欣赏:所言甚善。内修德政,外施巧谋,此诚为安边之道。

然后,他话锋一转:然而,德政易言难行,外交巧谋更需明察秋毫。卿若为政一方,当如何实施这些策略?

这是一个更加具体和实际的问题,要求苏明远从理论转向实践。他知道,这是皇帝对他能力的进一步考验,也是对他是否具备实际执政能力的探询。

苏明远神态更加庄重,回答道:臣若蒙陛下差遣,当先深入民间,体察民情。知民之所苦,方能施民之所需。其次,广纳贤才,集思广益。一人之智终有穷尽,众人之智则无所不包。最后,循序渐进,不求急功。治国如治家,急则生乱,缓则生弊,唯持中庸之道,方能长治久安。

这个回答体现了苏明远对儒家治理思想的深入理解,同时也融入了他作为现代人对科学管理的认知。皇帝听后,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满意的微笑。

好,很好。皇帝的声音中透着真诚的赞赏,然后他环顾殿内的大臣们,仿佛在寻求某种共识,卿之所答,深得朕心。然朕还有一问:卿以为,君臣之道,当如何?

这最后一个问题如醍醐灌顶,让苏明远瞬间明白了皇帝的真正用意。前面的政策问答只是铺垫,这个关于君臣关系的问题,才是皇帝最关心的核心。在这个皇权至上的时代,一个臣子对君臣关系的理解,决定了他是否能够真正为皇帝所用。

苏明远深深躬身,语调变得更加恭敬而真诚:臣以为,君臣之道,在于忠诚与信任。君用人以诚,臣事君以忠。君有过失,臣当直言进谏;臣有才能,君当委以重任。如此君明臣贤,上下一心,何愁天下不治?

皇帝听罢,神情变得深沉而复杂。在那双深邃的眼中,苏明远看到了孤独、期待、还有某种难以名状的沧桑。良久,皇帝才缓缓开口:退下吧。

声音平静,但苏明远敏锐地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满意和期待。他再次深深行礼,然后缓步退回原位,心中既有如释重负的轻松,也有对未来命运的深深思考。

这场君臣问对,不仅是对他才学的考验,更是两个智慧灵魂之间的深度交流。在那些看似平淡的问答中,隐藏着对权力、责任、忠诚和理想的复杂思考。而这些思考,将深刻影响他在这个时代的命运轨迹。

喜欢知不可忽骤得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知不可忽骤得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师娘在上,请助徒儿修行小区求生,但我被拉入了管理群扶宋从皇帝住我家开始重生西游之万界妖尊重生后,我宠上冷戾大佬异界大领主神凡小村医穿越:开局成为乞丐,觉醒系统崩坏:破晓之黎明全民:我转职成了赶尸人被女神捡来的赘婿直播:我挖掘国足之光!嫁给会读心的摄政王我演技爆棚残王邪爱:医妃火辣辣洛洛历险记我的小兵全员会绝招开局夺神器,我吃空整个仙门烛影迷局天帝轮回:系统是个破碗这个残王我罩了位面之十大空间
经典收藏我在大明搞发明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大唐最穷县令我镇南王世子,你让我干点正事?直播:我挖掘国足之光!妃你不可之病太子偏宠煞妃我的崩坏萌妹旅团美漫丧钟成州嬴政:时空之主小子,快给爷科考去穿越了,我的手机还能购物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武牧江湖承明之治元亨利贞吉征兵令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战机英雄神兽饲养员
最近更新流放路上,从征服女帝开始称霸马超:吾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救命!老扁把我逼成战国医学卷王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废柴王爷?我反手开启召唤护驾饥荒年代:我要养村里30个女人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我,修炼葵花宝典后,比女人还妖闲话清史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程序带我穿越回去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六皇子别装了!你的锦衣卫露馅了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挽天倾之南明复兴鹿踏雍尘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大唐中兴三国:别追了,我真不是天子超时空合伙:我的穿越盟友是太子
知不可忽骤得 信玄 - 知不可忽骤得txt下载 - 知不可忽骤得最新章节 - 知不可忽骤得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