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清晨的空气带着一股清冽的寒意,像是被冰水浸过的玻璃,吸入肺中刺得人微微发颤。陈默站在讲台上,指尖无意识地捻着一支白色粉笔,粉笔灰细微的颗粒沾在指腹,带着一种干燥的涩感。
教室里比平时安静得多,一种无形的、绷紧的氛围弥漫在空气中。后排多了几张陌生而严肃的面孔,教学督导组的老师们分散坐着,面前摊开着笔记本和评估表,笔尖悬停,如同即将落下判决的铡刀。窗外的阳光斜射进来,照亮空气中缓慢浮动的尘埃,却照不进某些人眼底的深沉。
陈默的胃部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攥着,微微抽搐,但一种奇异的平静感却笼罩着他的核心。那是过去三天不眠不休打磨教案、并与那三个眼中燃着火的学生反复演练后的疲惫沉淀,也是颅腔内那稳定低沉的系统嗡鸣所带来的、近乎冷酷的专注。
他的目光扫过台下。李健和另外两个男生坐在中间靠前的位置,背脊挺得笔直,眼神里没有了平日的散漫或躲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神贯注的锐利,像上了膛的枪,只待击发。他们的存在,通过那无形的连接,传递来一种微弱却坚实的支撑感,如同锚点,稳定着他周遭无形的暗流。
上课铃响,尖锐的声音划破寂静。
陈默深吸一口气,冰冷的空气压下了喉咙口最后一丝干涩。他转身,粉笔落在黑板上,发出清脆的“哒”的一声。
“今天我们讲第五章,动力学普遍定理的综合应用。”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教室每个角落,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冷静,“这部分是整门课的枢纽,也是难点。关键在于,如何剥离复杂运动的表现,看到其背后守恒律的统一与制约。”
他开始板书,公式和推导过程流畅地呈现在黑板上,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他讲得并不快,每一个关键概念的引出,都伴随着一个精心设计的问题,或是从一个出人意料的角度切入。
督导组的老师们低头记录着,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清晰可闻。
讲到动量矩定理应用于刚体平面运动的复杂情况时,他抛出了一个结合了摩擦和非理想约束的例题。题目难度明显超出了课本范围,台下立刻响起一片细微的抽气声,不少学生皱起了眉头,眼神开始游移。
督导组中一位头发花白、表情严肃的老教授抬起了头,推了推眼镜,目光锐利地看向陈默,似乎在等待他的应对。坐在前排的系主任张承志,嘴角几不可察地微微向下撇了一下,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
陈默的胃部又收紧了一下,但颅内的嗡鸣声依旧稳定。他没有立刻讲解,而是目光投向台下。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思考?”他的声音平稳。
短暂的沉默。空气仿佛凝固了。
就在这时,李健举起了手,动作并不快,却带着一种笃定。
“老师,是否可以先不考虑摩擦的具体损耗,利用对瞬心的动量矩定理建立动力学方程,再单独分析摩擦力的影响范围?这样虽然不能直接得到精确解,但可以快速确定运动趋势和约束力的上限……”他的声音起初有点紧,但越说越流畅,眼神明亮,紧紧盯着黑板上的图示。
几个督导老师交换了一下眼神,微微点头。
陈默颔首,就着李健的思路,在黑板上补充勾勒:“很好。抓住了主要矛盾,简化模型。这也是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思路。”他巧妙地将李健的点拨融入自己的讲解,层层推进。
另一个男生紧接着举手,补充了一种基于功能原理的近似解法。第三个学生则指出了题目中一个隐含的、容易忽略的运动学关系。
课堂的气氛悄然变化。不再是讲师单方面的灌输,而是变成了一种引导下的、活跃的思维碰撞。越来越多的学生被带动起来,尝试提出自己的看法,虽然稚嫩,却充满了尝试的勇气。那三个核心学生,如同三把尖刀,一次次精准地刺破难题的外壳,引导着全班同学的思路紧跟而上。
陈默穿梭于讲台与学生之间,每一次提问,每一次点拨,都恰到好处地落在思维卡顿或方向偏移的瞬间。他甚至能通过那无形的连接,隐约感知到台下大多数学生的理解程度,适时调整讲解的节奏和深度。颅内的嗡鸣如同最精密的仪表,辅助他掌控着整个课堂的“信息流”和“能量场”。
督导组的老教授们记录的速度慢了下来,有时甚至会停下笔,专注地听着台上的讨论和讲台上那个年轻教师精准而不失启发性的引导,眼中流露出些许惊讶和欣赏。
张主任茶杯里的水很久没有喝一口了,水面平静无波,映出他微微眯起的眼睛和看不出情绪的脸。
下课铃响的那一刻,陈默刚好做完最后的小结。黑板早已写得密密麻麻,阳光照射在上面,泛着大片的白光。
教室里安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一阵并不热烈、却明显带着释然和兴奋的骚动。学生们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兴奋地讨论着刚才的题目,几个平时埋头睡觉的学生也罕见地围着李健他们问问题。
督导组的老师们合上笔记本,低声交谈着站起身。那位花白头发的老教授走到讲台前,对陈默点了点头,声音不高却清晰:“陈老师,课讲得很有特点。引导学生思考,比单纯灌输公式强。就是节奏稍快,部分基础弱的同学可能跟不上。”
“谢谢徐教授指点,我以后注意。”陈默微微躬身,胃里那块冰似乎融化了些许,升起一丝微暖。
督导们陆续离开。张主任落在最后,他慢慢踱到讲台边,脸上又挂上了那副惯常的、略显浮夸的笑容:“不错不错,小陈,今天表现得很精彩嘛!看来下了不少功夫。督导组这边看来是没问题了。”
他的目光扫过那些还围着李健的学生,笑意更深,却未达眼底:“学生调动得也很好。年轻人,就是要有这股冲劲。对了,他们那个什么算法模型,弄得怎么样了?创新杯报名截止可就这几天了。”
他的手看似随意地搭在讲台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
陈默的指尖还残留着粉笔灰的涩感,他一边整理着讲义,一边平静地回答:“还在优化细节,距离能参赛的水平还有差距。”
“哦?是吗?”张主任拖长了语调,手指停止了敲击,“我可是听说,有点意思啊。别藏着掖着嘛,都是为了系里荣誉。需要什么资源,尽管跟我提。”他凑近半步,声音压低,带着一丝不容错辨的压迫感,“要是真能出成绩,对你这次的考核,可是大大的加分项。我可是很看好你的。”
这时,陈默放在讲台上的手机屏幕忽然亮了起来,一条新微信消息的预览弹出:
【龙腾科技-秦青:陈老师,邮件已收到!太惊艳了!这思路绝对……】
后面的内容被折叠了,但发送者的名字和开头那几个字,已经足够醒目。
张主任的目光几乎是瞬间就黏在了手机屏幕上,脸上的笑容僵硬了一刹那,虽然很快恢复自然,但那双眼睛里的神色却骤然深了下去,像两口突然结冰的深井。
陈默面无表情地伸手拿起手机,屏幕朝下,盖在了讲义上。动作自然,仿佛只是不想让手机干扰谈话。
“谢谢主任关心。有需要我会及时汇报的。”他的声音听不出任何波澜。
张主任盯着他看了两秒,忽然哈哈一笑,用力拍了拍陈默的肩膀:“好!年轻人,有闯劲是好事!那我等你的好消息!”他笑得声音很大,却带着一股冷飕飕的意味,说完便转身大步离开,脚步声在渐渐空下来的教室里显得格外响亮。
陈默慢慢收起手机,指尖能感受到心脏一下下沉稳的搏动。他低头看着布满粉笔灰的讲台,上面还残留着张主任刚才手指敲击时留下的一点几乎看不见的油渍。
窗外,阳光正好,将教学楼的影子拉得长长的。
但在这片光亮之下,某些看不见的暗潮,似乎正因为那惊鸿一瞥的名字,开始加速涌动。
喜欢我的学生全是未来大佬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我的学生全是未来大佬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