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诊室
诊室里,一对三十岁出头的夫妻正襟危坐,脸上写满了焦虑与期盼。丈夫面色苍白,眼袋深重,坐姿略显佝偻,时不时下意识地揉揉后腰,仿佛刚跑完一场马拉松。妻子则精神亢奋,眼神灼灼,手里紧紧攥着一面精致的智能手机,屏幕上正暂停着某个“吴德医生送子圣手”的短视频。
“吴医生!救命啊!”妻子一见到吴德,就像看到了救世主,声音急切,“我们在网上看了您的视频!那个送锦旗的!‘神之一指定乾坤’!我们就是冲着您来的!求您给我们看看!”
吴德推了推眼镜,目光平静地扫过这对夫妻:“请详细描述情况。”
妻子抢着说:“我们结婚三年了!特别想要个孩子!这半年!我们严格按照‘优生优育’标准来!每天‘功课’三次以上!早晚各一次!中午有时还加个班!风雨无阻!雷打不动!可是…可是这都半年了!一点动静都没有!吴医生!是不是我们谁有啥隐藏的毛病啊?您给好好查查!”
“每天…三次以上?”正在一旁做记录的陈小雨手一抖,笔差点掉地上!她瞪大了眼睛,内心oS如同弹幕般疯狂刷过:“我的妈呀!一天三次?!半年?居然还没累死?!这简直是医学奇迹!不!是生理学奇迹!人类耐力学的新篇章!”
吴德面不改色(内心oS:数据录入…频率异常超高…),示意夫妻二人进行基础检查。抽血、b超、一套流程下来,结果很快出炉。
吴德看着化验单,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他抬起头,看着眼前这对“勤奋”得过了头的夫妻,语气带着一丝罕见的…无奈?
“检查结果显示。”吴德的声音平稳如常,“二位身体非常健康。卵巢功能、子宫环境、排卵情况均无异常。不存在导致不孕的器质性病变。”
“啊?!”夫妻俩同时愣住,妻子更急了,“都没问题?那为啥怀不上啊?!我们这么努力!”
吴德推了推眼镜,目光如同精准的手术刀,切入核心问题:“问题可能出在…‘努力’的方式上。你们过于频繁的…‘功课’,恰恰可能是导致迟迟未孕的原因之一。”
“什么?!”夫妻俩异口同声,满脸难以置信。
“医学解释如下:”吴德进入教学模式,
“1.生成周期:生命体细胞产生到成熟,需要约90天。过于频繁的夫妻生活,反而影响受孕几率。理想的频率是2-3天一次。”
“2.排卵期精准打击:受孕的关键在于让足够数量生命细胞‘守株待兔’。女性每月通常只排卵一次,卵子存活时间约24小时。盲目每日多次‘作业’,如同无制导的饱和轰炸,可能错过真正的‘窗口期’。应将‘火力’集中在排卵期前后(排卵日及前后2-3天),隔日一次,效率最高。”
“3.身心状态影响:过度频繁的性生活,会带来身心疲惫、焦虑压力(如同你们现在状态),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内分泌,干扰正常排卵,降低双方性欲,形成恶性循环。”
他顿了顿,看着丈夫那明显松了一口气、仿佛听到“特赦令”般的表情,补充道:“通俗来讲,‘精耕细作’不等于‘疲劳轰炸’。农业讲究‘休耕养地’,生育也一样。也需要选择正确的‘播种时节’,而非盲目追求‘耕作次数’。”
丈夫听完,长长地、深深地舒了一口气!那声音里充满了如释重负、劫后余生的庆幸!他几乎要瘫在椅子上了,喃喃道:“吴医生…您真是…救了我的命啊…这半年…我…我一天吃一瓶肾宝片都不顶用啊…感觉身体被掏空…走路都打飘…终于…终于可以歇歇了…”
妻子则还有点不甘心,嘀咕道:“啊?要隔天啊?那…那万一错过了呢?不是说勤能补拙吗?”
陈小雨在一旁实在忍不住,小声插话(内心oS:姐!这不是搬砖!这是造人啊!):“姐…那个…”
张姐不知何时也溜达了过来,靠在门框上,听着里面的对话,笑得像只偷鸡的狐狸。她扯着大嗓门“安慰”道:“大妹子!听吴医生的没错!”
妻子看着丈夫那副快要虚脱的样子,又看看一脸权威的吴医生和“话糙理不糙”的张姐,终于迟疑地点了点头:“那…那好吧…就…就听医生的…”
吴德见状,开出“处方”:“1.立即停止每日多次性生活。调整为每周2-3次。2.使用排卵试纸或b超监测排卵,精准锁定排卵期。在排卵期前后,隔日同房一次即可。3.丈夫注意补充营养,保证睡眠,适度锻炼,提升精子质量。4.双方放松心情,减轻焦虑,可尝试散步、听音乐等方式减压。”
丈夫如获至宝地捧着这张“解放宣言”,激动得差点给吴德跪下:“谢谢吴医生!谢谢!您不仅救了孩子!更救了我啊!”
夫妻俩千恩万谢地走了。丈夫的脚步虽然依旧虚浮,但背影里充满了希望的曙光。
护士站风暴:“肾宝片”的销量担忧与“吴老师”的农业科普
诊室门一关,护士站瞬间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张姐拍着大腿狂笑:“哈哈哈哈!一天三次!半年!这哥们是铁打的肾吗?!居然还活着!还能走来医院!奇迹!绝对是奇迹!”
陈小雨心有余悸:“吓死我了…我还以为要现场抢救那位丈夫呢…脸色太吓人了…”
林薇薇也凑过来:“我的天…这妻子是‘生产队队长’转世吧?这‘KpI’定的也太狠了!”
张姐眼珠一转,摸着下巴:“你们说…他一天吃一瓶肾宝片?哪个牌子的?效果看来不行啊!这广告打得…负面效果拉满!厂家应该来找吴医生代言!‘听吴医生的,省下肾宝片!’”
陈小雨弱弱地问:“吴医生…您说…他们能怀上吗?”
吴德正低头在病历系统里敲最后诊断,闻言头也不抬:“概率显着提升。前提是: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过度医疗’(指过度性生活)。”
张姐凑过来,贼兮兮地问:“吴医生,您刚才那个‘精耕细作’的比喻太形象了!您是不是还研究过农学啊?啥时候给我们开个课?《论人类生育与农业生产的共通性》?重点讲讲‘休耕养地’和‘精准播种’?”
吴德推了推眼镜,居然真的思考了一下:“从系统优化角度,二者确有相似之处。”
林薇薇、张姐、陈小雨:“……”(内心oS:他还真考虑啊?!)
张姐赶紧摆手:“别别别!吴医生!我们就开个玩笑!您那课一开,估计没人敢生孩子了!都得先考个‘农业资格证’!”
吴德:“……”(似乎有点遗憾?)
这时,他的手机震动了一下。他看了一眼,是那条“送子圣手”视频平台发来的私信提醒。他点开,发现后台又涌入了无数条新的求子咨询,其中不少都在问:“吴医生!一天几次最容易怀上?”“是不是越多越好?”“需要吃肾宝片辅助吗?”
吴德看着这些留言,沉默了几秒。然后,他拿起手机,罕见地开始编辑一条置顶回复:
【郑重科普:生育非“体力活”,请勿盲目追求频率。科学备孕,请遵循:1.孕前检查,排查疾病;2.测算排卵,把握时机;3.合理同房(排卵期隔日一次);4.均衡营养,放松心态。任何宣称“次数越多越好”或推荐滥用“补肾”药物的言论,均不科学,请勿轻信。祝您好孕。】
编辑完毕,点击发送。
(内心oS:网络科普…任重道远…但…需谨慎前行…避免引发新一轮的“过度医疗”…)
喜欢妇产科的男医生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妇产科的男医生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