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玠&吴璘:南宋“抗金双子星”!凭“注队矢+叠阵法”,硬刚金军铁骑
吴玠:“注队矢”暴雨连射,弩箭破敌无往不利
吴玠每次作战,都会挑选最强劲的弓和弩,命令将领们带领士兵轮流交替射击,这种战术被称为“注队矢”。箭矢连发不断,密集得像暴雨倾泻而下,敌军根本抵挡不住,往往被打得溃不成军。
吴璘:“叠阵法”层层设防,取长补短克金军
吴璘借鉴古代车战的思路,创立了“叠阵法”。作战时,最前排安排长枪兵,必须坐着坚守阵地不能起身;后面依次是最强弓兵、跪膝待命的强弩兵,最后是神臂弓兵。
双方即将交战时,敌军进入百步范围内,神臂弓兵先发射;到七十步时,强弩兵和强弓兵一起齐射;后面的阵列也按照这个节奏交替进攻。阵列用拒马作为屏障,拒马之间用铁钩连接,士兵受伤就及时替换,替换时以鼓声为信号。
骑兵一开始部署在阵列两翼前方掩护,等阵势排好后就撤退,这就是“叠阵”。战士们阵脚稳固、心态镇定,就能拉满弓弩精准射击,就算敌军攻势再猛,也无法突破防线。
冯梦龙点评:
吴璘还写了两篇《兵法》,核心思路是:金军有四大优势,宋军有四大短板,要反过来用宋军的短板克制金军的优势。金军的四大优势是骑兵、坚忍、重甲、弓矢;宋军要集合汉族和少数民族的长处,综合运用:用分队战术克制金军骑兵,用轮流作战的方式消耗金军的坚忍耐力,用劲弓强弩穿透金军的重甲,用“远攻近防、以强制弱”的思路压制金军的弓矢优势。布阵时,以步兵为阵心,骑兵作为左右两翼辅助,拒马布置在两翼之间,形成攻防一体的稳固阵型。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破解“金军铁骑锐不可当”困局,关键在“精准制长+战术协同”
吴氏兄弟能屡次击败金军,核心逻辑是“看透敌军优势,用针对性战术和协同配合,把宋军火力优势发挥到极致”:
- 精准拿捏敌长:看透金军“骑兵冲、重甲硬、耐力强、弓矢利”的核心优势,不盲目硬拼;
- 强化自身长板:聚焦宋军“弓弩火力强”的特点,吴玠用“连射战术”最大化火力输出,吴璘用“分层叠阵”让火力持续且精准;
- 战术协同补短板:用拒马、步兵前排坚守稳住阵脚,用轮流作战、分队战术消耗敌军,弥补宋军骑兵弱、耐力不足的短板;
- 攻防一体固阵脚:布阵兼顾进攻(多层弓弩射击)和防守(拒马屏障、骑兵掩护),让士兵心定能发挥战力。
二、核心启示:遇“对手优势明确+自身短板突出”,别硬扛,用“精准制长+协同补短”破局
这种“针对性发力、协同增效”的思路,对现代商业竞争、职场攻坚、团队协作等场景超有借鉴意义:
- 商业竞争遇“竞品优势明显+自身短板突出”:比如竞品有渠道广、品牌强的优势,自家只有产品性价比高的长板,别盲目跟风。像吴氏兄弟那样:“聚焦自身长板(如产品核心功能),用‘持续迭代优化+密集推广’(注队矢)强化优势;用‘差异化场景覆盖+合作伙伴协同’(叠阵法)弥补渠道短板;针对竞品优势(如品牌溢价),用‘高性价比+精准定位’克制,让对手优势难以发挥”;
- 职场攻坚遇“任务难点明确+自身能力不足”:比如要推进跨部门项目,自己缺乏协调权限,但专业能力强,别被动等待。可以说:“聚焦专业长板,用‘密集输出专业方案+分阶段交付成果’(注队矢)体现价值;联合有协调权限的同事组成‘协同小组’(叠阵),弥补权限短板;针对任务难点(如跨部门沟通),用‘标准化流程+明确分工’(轮流作战)降低沟通成本,稳步推进”;
- 团队协作遇“对手强势+团队能力不均”:比如团队对抗中,对手执行力强但创新不足,自家团队创新力强但配合生疏,别各自为战。可以说:“用‘密集头脑风暴+快速原型验证’(注队矢)发挥创新长板;搭建‘分工明确+互补配合’的协作模式(叠阵),让擅长执行的补位、擅长创新的输出;针对对手执行力强的特点,用‘灵活调整+快速迭代’消耗其优势,抢占主动权”。
简单说就是:“面对对手优势明确、自身短板突出的情况,硬扛只会吃亏。关键是找准对手核心优势,用自身长板针对性克制,再通过协同配合弥补短板,让优势最大化、短板不拖后腿,高效破局。”
【原文】吴玠 吴璘
吴玠每战,选劲弓强弩,命诸将分番迭射,号“注队矢”,连发不绝,繁如雨注,敌不能当。
吴璘仿车战馀意,立“叠阵法”,每战以长枪居前,坐不得起,次最强弓,次强弩跪膝以俟,次神臂弓。约贼相搏,至百步内,则神臂先发;七十步,强弓并发。次阵如之。凡阵,以拒马为限,铁钩相连,伤则更代之,遇更代则以鼓为节。骑为两翼蔽于前,阵成而骑退,谓之叠阵。战士心定,则能持满,敌虽锐,不能当也。
璘着《兵法》二篇,大略谓:金人有四长,我有四短,当反我之短,制彼之长。四长曰骑兵,曰坚忍,曰重甲,曰弓矢。吾集番、汉所长,兼收而用之:以分队制其骑兵,以番休迭战制其坚忍,以劲弓强弩制其重甲,以远克近、强制弱制其弓矢。布阵之法,则以步军为阵心,翼以马军,为左右肋,而拒马布两肋之间。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智囊里的管理学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