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月光,像一层薄纱,轻轻覆盖在柳荫的庭院里。王俊凯和苏清颜并肩躺在卧室的床上,手紧紧握在一起,呼吸均匀而绵长,脸上带着安详的笑容,仿佛只是陷入了一场温暖的梦境。窗外,老柳树的枝叶随风轻摇,沙沙声温柔得像一首安眠曲,陪伴着这对携手走过百年的老人,走完了他们最后的旅程。
清晨,溪然像往常一样端着温热的银耳羹走进卧室,看到二老安静的模样,脚步下意识放轻。她轻轻唤了一声“太曾祖父,太曾祖母”,却没有得到回应。伸手触碰他们的指尖,只余下一片微凉,溪然的眼泪瞬间涌了上来,声音哽咽着跑出房间:“泽安哥,溪糯姐,你们快来……”
孩子们闻声赶来,看着床上安详离世的二老,一个个红了眼眶,泪水无声滑落。泽安强忍悲痛,轻轻为二老盖上绣着缠枝桂纹的薄被——那是苏清颜亲手绣了半年的作品,针脚细密,满是岁月的温情。溪糯抱着熟睡的第七代宝贝,泪水滴落在孩子的襁褓上,轻声呢喃:“太曾祖父,太曾祖母,你们放心,我们会把柳编守好,把家守好。”
消息很快传遍了柳荫村,村民们纷纷赶来吊唁,每个人的脸上都满是悲痛。曾经受二老资助过的山区孩子,如今已长大成人,得知消息后也连夜赶来,跪在庭院里,泣不成声:“王爷爷,苏奶奶,是你们给了我们读书的机会,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的恩情。”
实习生们也留了下来,和孩子们一起筹备后事。大家一致决定,用最朴素的方式送别二老——没有喧嚣的哀乐,只有满院的柳编和桂花,这是他们一生的牵挂与热爱。
孩子们连夜赶编柳编花圈,用嫩黄的柳枝编出层层叠叠的花瓣,点缀上晒干的桂花,既肃穆又带着柳荫独有的温情。泽安找出王俊凯最爱的那把柳编刀,苏清颜常戴的桃木簪,还有他们当年的柳编婚篮,一一摆放在灵前,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二老的岁月与匠心。
出殡那天,天空飘起了细密的小雨,仿佛连上天都在为这对老人送别。送葬的队伍里,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还有被父母抱着的孩子。大家手里都捧着一束柳编小花,一步步缓缓走向村后的山坡——那里可以俯瞰整片杞柳林,是二老生前最喜欢去的地方。
安葬好二老后,孩子们在墓前栽下了两棵新的柳树,溪糯抱着第七代宝贝,让孩子的小手轻轻触碰柳枝:“太曾祖父,太曾祖母,这是第七代传人,我们会教他编柳编,教他做人,把你们的心意永远传下去。”
回到柳荫,传承书屋依旧开放,只是多了一个“柳荫记忆角”。里面陈列着二老的照片、手稿,还有他们毕生编过的代表性柳编作品,供人们瞻仰缅怀。孩子们接过了传承的接力棒,泽安负责柳编培训班的日常教学,溪糯继续推进线上品牌运营,实习生们也定期回来,用新媒体讲述柳荫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这门承载着爱与坚守的手艺。
不久后,山区希望小学寄来了一封感谢信,信里说,孩子们用义卖善款建了一座“柳荫图书馆”,图书馆的大门是用柳编装饰的,最显眼的位置挂着王俊凯编的平安符,还有苏清颜酿的桂花酒坛,旁边写着:“以柳为媒,以爱为灯,传承不息,温暖不止。”
春风再次吹绿柳荫时,杞柳林又抽出了新的嫩芽,第七代宝贝已经学会了蹒跚走路,常常在庭院里抓着柳枝玩耍。溪糯牵着他的小手,教他辨认柳枝的纹路;泽安则在一旁演示柳编的基础手法,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构成一幅温暖的传承画卷。
书屋的直播间里,溪糯拿着王俊凯编的缠枝桂纹平安符,对着镜头轻声说:“这是我们柳编第七代传人的太曾祖父留下的作品,他用一生告诉我们,手艺是根,善良是本。柳荫的故事还在继续,柳编的匠心永远流传,这就是对太曾祖父和太曾祖母最好的告慰。”
弹幕里满是祝福与感动,有人说:“看到这一幕,突然明白了传承的意义。”有人说:“会一直支持柳荫柳编,让这份温暖永远延续。”
夜色渐深,柳荫的灯光依旧柔和明亮。庭院里的老柳树愈发枝繁叶茂,仿佛二老从未离开,只是化作了树荫,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守护着他们用一生编织的家园与梦想。
柳荫的风,还在吹;柳编的线,还在续;传承的火,永远燃烧。百年岁月流转,唯有爱与坚守,生生不息,温暖绵长。
《他眼里有星光》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皮皮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皮皮读书!
喜欢他眼里有星光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他眼里有星光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