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荫的晨雾还没散尽,王俊凯坐在藤椅上听收音机,手指下意识摩挲着扶手——最近他的听力越发不济,连最喜欢的评书都要调到最大音量,却还是偶尔漏听台词。苏清颜坐在一旁穿针引线,老花镜滑到鼻尖,她眯着眼睛试了好几次,针脚还是歪歪扭扭,原本清亮的眼眸,如今看东西已多了层模糊的光晕。
“爷爷奶奶,我们来啦!”院门外传来溪然的声音,四对龙凤胎带着孩子们陆续进门,怀里还抱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溪糯第一个跑到苏清颜身边,举起一张写满大字的纸:“太奶奶,这是我写的家书,特意用了最大号的笔,您看是不是很清楚?”
纸上“太曾爷爷太曾奶奶安康”几个字,笔画粗重,间距拉得很开,苏清颜接过纸,不用戴老花镜也能看清,嘴角瞬间漾起笑:“我们糯糯真贴心,这字比之前好看多了。”
辰宇手里提着一个木质小物件,走到王俊凯面前:“爷爷,这是我做的扩音小喇叭,对着它说话声音能放大,以后我们跟您聊天,您就不用费劲听了。”他按下开关,对着喇叭轻声喊了句“爷爷好”,清晰的声音从喇叭里传出,王俊凯眼睛一亮,伸手摸了摸小喇叭的木质外壳:“这玩意儿真管用,比收音机还清楚。”
泽安跟着递上一个布包,打开里面是改良后的柳编工具:“爷爷,您之前说柳编刀握着手滑,我加了防滑手柄;编大件时久坐累,我做了个可调节支架,您坐着就能把柳条固定好。”王俊凯拿起柳编刀,指腹蹭过粗糙的防滑纹,试着捏了捏,比原来省力不少,他点点头:“你这孩子,心思真细。”
苏清颜这边,汐玥捧来一本装订整齐的小册子,封面写着“柳编口诀图文版”:“奶奶,我们把您和爷爷教的柳编口诀,都用大字印下来,还配了简笔画,您看这个‘打底经纬线’,画得明明白白,以后教大家也不用费眼神了。”苏清颜翻到第一页,看到“一折二绕三固定”的口诀旁,画着简单的柳条缠绕示意图,眼眶微微发热:“你们想得太周到了。”
孩子们围在二老身边,说话都特意放慢了语速,声音也抬高了些。顾瑶安抱着刚编的柳编小鸭子,凑到王俊凯耳边:“太曾爷爷,您看我编的,是不是跟您教的一样?”王俊凯侧着头听,嘴角带着笑:“一样好,一样好,比太曾爷爷年轻时编得还精神。”
最小的五代宝贝被妈妈抱着,咿呀学语地喊着“太太爷、太老太”,虽然发音含糊,却让王俊凯和苏清颜笑得合不拢嘴。苏清颜伸出枯瘦的手,轻轻摸了摸小家伙的脸蛋:“这孩子,真乖,以后也是个能传手艺的。”
中午吃饭时,餐桌特意挪到了藤椅旁边,方便二老不用多走动。辰沐阳给王俊凯夹了块软烂的鱼肉,轻声说:“太曾爷爷,鱼刺我都挑干净了,您放心吃。”溪糯则给苏清颜盛了碗桂花羹,用勺子搅凉了才递过去:“太曾奶奶,不烫了,您慢慢喝。”
饭后,孩子们坐在庭院里,轮流对着扩音小喇叭给王俊凯读家书、讲学校的趣事。苏清颜靠在藤椅上,手里翻着图文版口诀,偶尔抬头看看眼前的晚辈,眼里满是踏实。王俊凯听着孩子们的声音,手指跟着柳编口诀的节奏轻轻敲击扶手,仿佛又回到了当年教孙辈编柳编的日子。
夕阳西下,雾霭渐渐浓了,孩子们帮着把二老扶进屋里休息。泽安给王俊凯的收音机换了新电池,调好了他爱听的评书;汐玥则给苏清颜的床头放了盏柔光小灯,方便她夜里起身。
“爷爷奶奶,我们下周还来,给您带新做的柳编坐垫,坐着更舒服。”溪然临走时叮嘱道。王俊凯和苏清颜坐在门口,挥着手目送他们离开,身影在暮色里显得有些单薄,却满是岁月沉淀后的安详。
夜色渐深,柳荫的灯光柔和,王俊凯躺在床上,还能隐约听到收音机里的评书声;苏清颜翻了两页图文口诀,便带着笑意闭上了眼睛。岁月在他们的银发上添了霜,却在晚辈的守护里,酿出了最暖的甜。
喜欢他眼里有星光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他眼里有星光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