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周书记的最后布局,为林舟铺平道路
电话那头是一片深海般的寂静,没有一丝杂音,仿佛通话的双方置身于真空。这寂静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压力,考验着接听者的心性。
林舟的呼吸没有丝毫紊乱。他将手机平稳地举在耳边,目光穿透玻璃窗,投向远处城市中轴线上那座巍峨的省委大楼。
“棋局看懂了吗?”那个沉稳的、带着奇异穿透力的男子声音再次响起,不疾不徐,像是在下一盘棋的间隙,随口问一句棋盘边的观棋者。
林舟的嘴唇动了动,没有发出声音,而是将目光从省委大楼,缓缓移向了棋盘照片上那枚悬而未决的白子所落的“三三”之位。他知道,对方问的不是他看懂了张、李二人的争斗,而是问他是否看懂了这枚“天外飞仙”的棋子,所代表的全新变局。
“看懂了。”林舟的声音同样平静,像是陈述一个事实,“中腹的绞杀只是表象,胜负手在别处。”
电话那头传来一声极轻的笑,像是对一个聪明学生的赞许。
“很好。既然看懂了,就该知道怎么走。”
“不动,就是最好的走法。”林舟答道。
他的回答让电话那头的笑声清晰了几分,带着一丝欣赏的意味。“聪明。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在风向未明之前,待在风眼,最安全。”
风眼……林舟咀嚼着这个词。张、李二人是两股对冲的气旋,而他,正处在这两股气旋交汇的中心。那里没有风,却有最恐怖的撕扯力。但只要他不动,这股力量就暂时无法将他撕碎。
“你是谁?”林舟问出了那个最关键的问题。
“我是谁不重要。”那个声音淡然道,“重要的是,有人希望你能走得更远,走得更稳。周书记为你这艘船,立起了桅杆,但要挂什么样的帆,迎什么样的风,得靠你自己。别让他失望。”
话音刚落,电话便被干脆地挂断了。听筒里只剩下忙音。
林舟缓缓放下手机,房间里恢复了寂静。他站在窗前,久久未动。
周书记为我立起了桅杆……
这句话,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所有的迷雾。他瞬间明白了,这个神秘的电话,这张棋盘的照片,这一切的点拨,其源头,都指向了同一个人——即将退休的周长青书记。
这盘棋,远比他想象的要大。周书记不仅在江东省内为他指明了道路,更在棋盘之外,在那个他看不见、摸不着的更高层面,为他落下了关键的一子。
……
两天前,京城,后海。
一辆牌照普通的黑色红旗车,悄无声息地滑进了一条僻静的胡同,停在一座不起眼的四合院门前。朱漆的大门上没有挂任何牌匾,只有两只褪了色的石鼓,安静地卧在门旁,见证着岁月流转。
周长青从车上下来,他没有穿在省里时常穿的中山装,而是一身深灰色的便服,看上去就像一个来京城探亲的普通老人。他抬头看了一眼院门上方那棵探出墙头的巨大槐树,树叶已经泛黄,在秋日的阳光下,透着一种沉静的金。
院门“吱呀”一声从里面打开,一个穿着布衣的中年人对他点了点头,侧身让开路。
周长青迈步走进院子。院内收拾得极为干净,一架紫藤萝爬满了廊下,地上摆着几盆长势喜人的兰花。一个须发皆白,精神矍铄的老人正坐在石桌旁,手里拿着一把小巧的紫砂壶,给自己面前的青瓷小杯里添着茶水。
“长青来了,坐。”老人头也没抬,声音平淡,却自有一股安稳人心的力量。
“老师。”周长青恭敬地喊了一声,在老人对面的石凳上坐下。
这位老人,曾是国家核心决策层的一员,如今虽已退居二线,但他的每一句话,依然能在中枢之地,掷地有声。
老人将一杯茶推到周长青面前,茶汤澄黄,香气清远。“尝尝,今年的大红袍,味道还算正。”
周长青端起茶杯,没有立刻喝,而是用杯盖轻轻拨了拨浮沫。“老师,我下个月就正式办手续了。”
“嗯。”老人应了一声,目光落在面前的棋盘上,那是一盘刚刚结束的对局,“想好了?不在位子上,说话的分量可就轻了。”
“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周长青笑了笑,“长江后浪推前浪,我这个前浪,也该被拍在沙滩上了。只是,江东这盘棋,我还是有些放心不下。”
老人终于抬起头,看了他一眼:“是放心不下那盘棋,还是放心不下你相中的那颗棋子?”
周长青没有回避,坦然道:“都有。江东现在到了一个坎儿上,产业升级,动能转换,每一步都是硬骨头。张、李二人都是干将,但格局都小了些,斗得太厉害,内耗严重。长此以往,只会耽误了江东的发展。”
老人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慢悠悠地喝了一口:“所以,你看中了那个叫林舟的年轻人?”
“是。”周长青的语气变得郑重,“这个年轻人,是我近些年见过的,最特殊的一个。他身上没有官场上那些油滑的习气,像个学者,但做起事来,却比谁都果决,眼光比谁都长远。红山县的剪纸小镇,省城的立体交通,还有这次的‘零碳城市’,每一个项目,都踩在了时代发展的鼓点上。他不是在解决眼前的问题,他是在设计未来。”
老人放下茶杯,手指在棋盘上轻轻敲了敲:“资历太浅,年纪太轻,根基太薄。这三样,哪一样都是官场大忌。你把他推得太快,是帮他,还是害他?”
“乱世用重典,沉疴下猛药。”周长青的声音沉稳有力,“现在的局面,恰恰需要他这种没有派系背景、没有利益纠葛的‘孤臣’来破局。他的根基不在人脉,而在实绩。他做的每一件事,都经得起历史检验。至于资历和年纪,老师,我们当年闹革命的时候,二十几岁的军团长还少吗?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该大胆地用什么样的人才!”
院子里安静下来,只有风吹过槐树叶的沙沙声。
过了许久,老人才缓缓开口:“新去江东的副书记,下周就到任。这个人,你了解,中央部委出来的,懂经济,有魄力,最重要的是,不属于任何山头。”
周长青的眼睛亮了起来。
老人继续道:“我已经和他谈过了。他过去之后,不会急着站队,也不会急着表态。他会看,会听。你说的那个林舟,是骡子是马,他会亲自去遛遛。如果真如你所说,是匹能日行千里的宝马,国家自然不会吝惜草料和前程。”
周长青站起身,对着老人,深深地鞠了一躬。
他知道,老师已经给了他最想要的承诺。这不是为林舟个人谋求的私利,而是为江东,乃至为国家,留下的一颗充满希望的火种。
老人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指了指棋盘:“陪我这个老头子,再下一盘。你走了以后,想找个能杀得有来有回的对手,也难了。”
……
招待所的房间里,林舟收回了思绪。他终于明白,周书记这盘大棋的最后一步,落在了何处。
他不是要自己去投靠即将空降的新领导,而是要自己用最扎实的政绩,去“征服”这位新领导。
他不需要做任何选择,他只需要做最好的自己。
想通了这一点,林舟只觉得心中一片清明,之前围绕着他的所有迷雾、所有压力,都烟消云散。张副省长许诺的“未来”,李副省长加码的“现在”,在真正的“大势”面前,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他拿起桌上的内线电话,拨给了李瑞。
“庆功宴我不去了,你们玩得开心点。”
电话那头的李瑞哀嚎起来:“不是吧林哥!主角怎么能缺席呢?”
“有个更重要的项目,需要你马上带人开始做。”林舟的语气不容置疑,“立刻,现在,把‘零碳城市’项目的所有规划数据、技术方案、资金预算,全部做成最详尽、最透明、最无可挑剔的汇报材料。我要让任何一个外行,都能看懂我们要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做成之后,会带来多么大的改变。”
李瑞愣了一下:“这么急?给谁看的?”
“给一个能决定我们未来的人。”
林舟挂断电话,目光再次投向窗外。他知道,大考,即将开始。而考官,已经在路上。
喜欢官场推演:我设计的未来震惊全球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官场推演:我设计的未来震惊全球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