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自那场轰动京城的婚礼,已悄然过去十六个春秋。
如今的云碧初,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需要苏婉清处处为她筹谋的丫鬟。岁月似乎格外厚待她,并未在她脸上留下太多痕迹,反而沉淀出一种温婉从容的气度。她身着质地精良但不显张扬的秋香色杭绸褙子,头戴简单的珍珠头面,举止间一派当家主母的沉稳风范。
她与韩震的婚姻,堪称美满。韩震这些年在军中踏实肯干,虽未至高位,却也已升至从四品宣威将军,在京畿大营担任要职。他为人正直,对妻子敬爱有加,十六年来,房中依旧干净,未曾纳妾,与云碧初相敬如宾,感情甚笃。
韩府内,更是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上下和睦。
公婆对她这个儿媳满意至极。当年那场盛大的婚礼,以及云碧初背后所代表的世子府、云府乃至东宫的庞大人脉,让韩家在京中地位水涨船高。更难得的是,云碧初毫无骄矜之气,侍奉公婆尽心尽力,晨昏定省,从未懈怠。婆婆常拉着她的手对邻家老夫人感慨:“能娶到碧初,是我们韩家几世修来的福分!”
妯娌关系也极为融洽。兄长韩霆之妻张氏,是个爽利明理的性子,与云碧初脾性相投。两人共同管家,从未有过龃龉,反而时常凑在一起商量家事,或是给孩子们准备衣物吃食,亲如姐妹。张氏所出的两个儿子,与云碧初的孩子们一同长大,感情深厚。
小姑子韩雪,早在八年前便已出嫁,嫁的是韩震军中一位品性端正的同僚,如今生活幸福,时常带着孩子回娘家小住,与云碧初这个嫂嫂依旧亲密无间。
而云碧初生命中最重要的寄托,便是她的三个孩子。
长女韩清瑶,年方十六,正值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她完美继承了母亲云碧初的清丽容貌,肌肤胜雪,眉目如画,一双杏眼灵动澄澈,笑起来颊边有两个浅浅的梨涡,娇俏可人。许是血脉中流淌着云家经商的天赋,她虽不像表姐云慕卿那般在商界大放异彩,却也对数字极为敏感,心思细腻,管家理事已是一把好手,且性情温婉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韧劲与主见。
长子韩清瑜,十五岁,模样更像父亲韩震,剑眉星目,身姿挺拔,正在京中最好的书院读书,准备走科举之路。他勤奋刻苦,学业优异,性格沉稳,颇有长兄风范。
次子韩清珏,年十三,性子则更为跳脱活泼,酷爱武艺,常缠着父亲和舅舅苏安邦教授拳脚功夫,梦想着将来能像父亲一样投身军旅,保家卫国。
这三个孩子,可以说是浸泡在“世子府-云府”这个亲密圈子里长大的。
自他们蹒跚学步起,云碧初便时常带着他们去世子府给义姐苏婉清请安。彼时,苏安邦也正常年“驻扎”在世子府,跟着他那惊才绝艳的外甥夜承瑞学习文武之道。因此,韩家的孩子们几乎是看着他们这位“小舅舅”如何从青涩少年长成如今英武不凡的青年将军的。
同时,云碧初也频繁地带孩子们回自己的娘家——云府。在那里,他们与表姐云慕卿、表弟云怀瑾一同玩耍、学习,感情深厚。云默与苏婉如对这几个外甥(女)视如己出,极为疼爱。
故而,韩清瑶姐弟三人,对世子府和云府熟悉得如同自己第二个家,反而对关系稍显疏远、规矩繁多的将军府,以及那威严深重的皇宫,接触甚少,心存敬畏,并不常去。
在这种环境下,一个有趣又自然的称呼习惯便形成了。
他们跟着云慕卿和云怀瑾,一口一个“小舅舅”地叫着苏安邦。云慕卿和云怀瑾叫苏安邦舅舅是苏婉如的亲弟。只觉得跟着最亲近的表姐表哥叫,格外亲切。
而苏安邦,也对这几个从小看着长大的孩子格外疼爱,尤其是对韩清瑶。
记忆里,那个扎着两个小花苞、跟在他身后软软糯糯喊着“小舅舅”的小丫头,仿佛一转眼,就出落成了眼前这个亭亭玉立、浅笑嫣然的少女。
这一日,春光明媚。
云碧初带着女儿韩清瑶,来到云府探望兄嫂,恰逢苏安邦休沐,也在云府与姐夫云默商议事情。
厅内,茶香袅袅。云默与苏安邦坐在上首谈论着边关互市的新规,苏婉如拉着云碧初的手说着体己话,云慕卿则兴致勃勃地向韩清瑶展示她新设计的首饰图样。
苏安邦虽在与姐夫交谈,目光却不时瞥向坐在窗边光影里的韩清瑶。少女微微侧着头,专注地看着图样,长长的睫毛在白皙的脸颊上投下淡淡的阴影,唇角带着浅浅的笑意,那恬静美好的模样,让他心中微微一动。
“……此事还需安邦你在军中多多留意。”云默说完正事,笑着看向有些走神的妻弟。
苏安邦猛地回神,耳根微热,连忙正色道:“姐夫放心,我晓得。”
这时,韩清瑶抬起头,恰好对上苏安邦未来得及收回的目光。她微微一愣,随即展颜一笑,声音清脆:“小舅舅,你们谈完正事啦?”
这一声“小舅舅”,让苏安邦心中掠过一丝极其微妙的、连他自己都尚未完全明晰的异样感。他轻咳一声,站起身,走到她们这边,拿起云慕卿的设计图看了看,赞道:“慕卿的手笔越发精妙了。”随即,他很自然地看向韩清瑶,语气温和地问道:“清瑶近来在做些什么?可还跟着母亲学管家?”
韩清瑶点点头,声音轻柔:“回小舅舅,母亲正在教我看账本,还有一些田庄上的事务。”她顿了顿,带着几分小女儿的娇憨,“只是有些地方还不太明白。”
苏安邦看着她微蹙的秀眉,脱口而出:“若有不懂,可以来问我。或者……我去府上教你?”话一出口,他才觉不妥,这话似乎过于关切了。
云碧初将这一幕看在眼里,心中微微一动,与嫂嫂苏婉如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她们都是过来人,如何看不出苏安邦那不同寻常的关注?
云慕卿更是机灵,立刻笑道:“安邦舅舅最是耐心不过了!清瑶妹妹,你有福气了!”
韩清瑶并未多想,只觉得小舅舅一如既往地关心自己,便开心地应道:“那太好了!谢谢小舅舅!”
午后,苏安邦告辞离去。
云碧初母女也准备回府。马车轱辘行驶在青石板上,发出规律的声响。
车内,云碧初看着身旁容貌愈发娇美的女儿,状似无意地轻声道:“瑶儿,你觉得你安邦小舅舅……人怎么样?”
韩清瑶不疑有他,甜甜一笑:“小舅舅很好啊!武功高强,学问也好,对我们也极好。小时候我摔倒了,还是小舅舅第一个跑来抱我起来的呢!”她说着,脸上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红晕,那是少女提及心目中崇拜对象时的自然反应。
云碧初心中了然,不再多言,只是轻轻握住了女儿的手。
她回想起这十六年的点点滴滴。苏安邦对清瑶,确实与对慕卿、怀瑾乃至清瑜、清珏都不同。那份关心,似乎更细致,更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呵护。
小时候清瑶体弱,苏安邦会特意寻来强身健体的温和药膳方子。
清瑶学琴遇到瓶颈,他会默默找来失传的琴谱抄录给她。
清瑶及笄礼上,他送的那支羊脂白玉簪,质地温润,雕工精细,一看便知是花了极大心思寻来的,远比送给慕卿的礼物要用心得多。
这些细节,以前只当是舅舅疼爱外甥女,如今看来,或许早已悄然变了味道。
而自己的女儿清瑶,看似懵懂,但提及安邦时那依赖与崇拜的眼神,恐怕也并非纯粹的甥舅之情。
云碧初靠在车壁上,闭目养神,心中思绪翻涌。
这桩婚事,若真能成,她是一百个愿意的。
苏安邦是她看着长大的,品性能力皆属上乘,年纪轻轻已是骁骑尉,前途无量。更重要的是,他乃义姐苏婉清和亲姐姐苏婉如的嫡亲弟弟,若能亲上加亲,无论是对清瑶,还是对韩家,都是再好不过的归宿。
只是……安邦如今二十岁,已是适婚之龄,却迟迟未定亲,不知是醉心军务,还是……心中早已有了人?
而清瑶还小,刚刚及笄,这事急不得。
她睁开眼,看着窗外熙攘的街景,心中已有了计较。
且让这朦胧的情愫,再酝酿些时日吧。待时机成熟,她或许该去探探义姐苏婉清的口风了。
马车驶入韩府,院中那株海棠花开得正盛,粉白的花瓣在春风中微微摇曳,仿佛在预示着一段即将绽放的美好姻缘。云碧初扶着女儿的手下车,抬头望了望湛蓝的天空,唇角勾起一抹安然的笑意。
这十六年的静好岁月,已将她生命中所有的坎坷抚平。而今,她只愿儿女安康,前程似锦。若清瑶与安邦真有缘分,那便是上天对她,最好的眷顾了。
喜欢重生之世子妃有毒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重生之世子妃有毒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