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谈判的惨败,像一盆冰水,浇得李铁柱透心凉。
他在家窝了一整天,看着屋顶的椽子发呆,那股不甘心的火焰却在冰冷的绝望中越烧越旺。放弃?绝不可能!食堂那条路走不通,一定是方法不对!
他复盘着那天的一切:太急了,太莽撞了,空口白牙,毫无准备,人家凭什么信你?
对!准备!他需要让对方看到实实在在的东西!看到他的诚意和能力!
第二天,他再次出现在了纺织厂门口。这一次,他挎着的篮子里,不再是普通的鸡蛋,而是二十个他精心挑选、个头最大、品相最好的茶叶蛋。那独特的、霸道的香气被厚布捂着,却依旧丝丝缕缕地逸散出来。
传达室的老孙头一看又是他,脸立刻拉了下来:“你怎么又来了?不是告诉你不行了吗?快走快走!”
李铁柱这次却没像上次那样哀求,他只是平静地、甚至带着点谦逊的固执,站在门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孙大爷,俺不进去。麻烦您,就跟后勤科的王科长说一声,就说卖鸡蛋的又来了,带了点‘样品’请他看看。他要是不想看,俺立马就走,绝不再来打扰。”
老孙头狐疑地打量着他,似乎觉得这小子比上次沉稳了不少,不像来胡搅蛮缠的。
犹豫了一下,或许是那“样品”二字起了点作用,他嘟囔着“等着”,还是拿起内部电话,拨通了后勤科。
“…喂,王科长…诶,是我,老孙…门口那个…那个卖鸡蛋的小子又来了…说带了什么‘样品’…非要让您看看…您看…”
电话那头似乎沉默了一下,然后说了句什么。
老孙头放下电话,没好气地冲李铁柱挥挥手:“科长让你上去!快点!别瞎晃悠!”
李铁柱心里一紧,深吸一口气,拎着篮子,快步走进厂区,按照指示找到了后勤科办公室。
王科长正坐在办公桌后看文件,看到他进来,扶了扶眼镜,脸上没什么表情,指了指面前的椅子:“坐吧。小同志,你怎么又来了?我说的还不够清楚吗?”
李铁柱没坐,他将篮子放在脚边,站得笔直,目光坦诚地看着王科长:“王科长,俺知道上次俺太冒失,空口白话,没法让您相信。所以俺今天带了点‘样品’来,让您看看俺的货,也听听俺的想法。”
说着,他弯下腰,小心翼翼地揭开篮子上的厚布。
刹那间,那混合着茶香、酱香和蛋香的浓郁气味,毫无阻碍地爆发出来,瞬间充满了这间充斥着墨水味和烟草味的办公室!
王科长正准备点烟的手猛地顿住了,鼻子下意识地吸了两下,脸上闪过一丝惊诧:“…这…这是什么味儿?你这蛋…”
“这是俺自个儿琢磨煮的茶叶蛋。”李铁柱拿起一个裂纹漂亮、色泽诱人的鸡蛋,双手递到王科长面前,“王科长,您尝尝。俺这蛋,用的都是实打实的好鸡蛋,干净卫生,入味足,顶饿又好吃。”
“俺想着,食堂天天供应水煮蛋,职工们也吃腻了,偶尔换换花样,改善改善伙食,大家干活也更有劲不是?”
王科长看着递到眼前的蛋,犹豫了一下。那香味实在太诱人了。他最终还是接了过来,剥开蛋壳,露出里面酱色花纹的蛋白,咬了一口。
q弹,咸香适中,带着独特的回味。确实比寡淡的水煮蛋好吃太多。
但他毕竟是干部,不会轻易表露喜好。他慢慢嚼着,放下剩下的半个蛋,沉吟道:“…味道…是有点特别。但是小同志,光味道好没用啊。食堂采购,量大,要的是稳定、可靠!你个人…怎么保证?”
来了!问到最关键的问题了!
李铁柱精神一振,不慌不忙,条理清晰地回答:“王科长,俺不是一个人。俺背后有整个靠山屯的乡亲!俺已经跟村里说好了,每天固定给俺供鸡蛋,最少一百五十个,只多不少!”
“质量俺亲自把关,个个都得是这种新鲜的大蛋!运输您不用担心,俺有自行车,天天准时送,风雨无阻!万一…俺是说万一,真有啥问题送不到,俺按缺的数量双倍赔您!”
他语气诚恳,眼神坚定,每一个承诺都说得掷地有声。
王科长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显然在权衡。价格优势(他承诺三分八)、样品质量、还有这份看似稚嫩却异常扎实的供应计划…确实有点打动他。食堂职工对水煮蛋的抱怨他不是没听过,能有点花样调剂,当然是好事。
但他仍有顾虑:“…你说得好听。可你这…毕竟是个体…这手续上…”
“王科长,”李铁柱打断他,语气更加恳切。
“俺知道您有您的难处。规矩俺懂。俺不要啥正式手续,俺就当是…是咱食堂临时调剂,丰富菜篮子!俺每天送蛋来,您验货,满意就收,按个跟俺现结!不满意,您一个不要,俺扭头就走,绝无二话!这样行不?对您没任何风险!”
“现结?”王科长心念一动。这倒是个办法,绕开了很多麻烦。相当于食堂零散采购,只不过找了个固定供应商。成了,是改善伙食;不成,随时可以终止,确实没什么责任风险。
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穿着破旧,却眼神清亮,说话条理清楚,不卑不亢,既有农民的实在,又有点超出年龄的精明和魄力。最难能可贵的是,那份真诚和想要做事的急切,不像装出来的。
王科长沉吟了足足有一分钟。办公室里只剩下他手指敲桌面的笃笃声和李铁柱略微急促的呼吸声。
终于,他停下了动作,抬起头,看着李铁柱,缓缓开口:“…小同志,你确实…有点意思。行,看在你这么有诚意,东西也还不错的份上,我就破例一回。”
李铁柱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你先送三天试试。”王科长一板一眼地说道,“就按你说的,每天一百五十个,三分八一个,每天早上七点前,送到食堂后门,找刘师傅验收。合格了,当时结钱。要是有一天的蛋不新鲜,或者数量不够,或者迟到,以后就再也别来了!听懂了吗?”
“听懂了!听懂了!”李铁柱激动得差点跳起来,连忙重重点头,声音都带着颤音。
“谢谢王科长!谢谢您!您放心!俺一定按时按点!保证个个新鲜!绝不会误事!”
“嗯,”王科长摆摆手,脸上依旧没什么笑容,但语气缓和了不少,“去吧。记住,就三天试用期。干得好,以后再说。干不好,就别再来了。”
“哎!哎!保证干好!”李铁柱连声应着,几乎是鞠着躬退出了办公室。
直到走出纺织厂大门,走到阳光下,他才敢真正地、大口地呼吸!心脏狂跳着,喜悦像沸腾的水,咕嘟咕嘟地往外冒!
成了!虽然只是试用,但第一步,他卖出去了!
他没有靠卑躬屈膝,没有靠歪门邪道,就靠着实打实的样品、清晰的计划和一份不掺假的诚意,敲开了这扇看似坚不可摧的大门!
回头望了一眼那气派的厂门,李铁柱攥紧了拳头。
三天! 这三天,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这不仅仅是一笔生意,更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票!
他挎起空了一大半的篮子(留下的蛋给王科长当样品留下了),脚步飞快地朝家走去,心里已经开始飞速盘算明天的送货路线、如何跟大壮扩大收购、如何确保万无一失…
希望,从未如此真切地握在手中。
喜欢激荡1985:从卖蛋到首富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激荡1985:从卖蛋到首富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