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驶离南阳,朝着西北方向的焦作疾驰而去。窗外的平原渐渐隆起,化作连绵的黄土丘陵,太行山脉的余脉在天际线处勾勒出沉稳的轮廓。江南的灵秀、中原的坦荡尽数褪去,取而代之的是黄土坡上的酸枣丛、石缝间的狗尾草,风里裹着淡淡的黄土气息,混着矿山特有的矿物质感,干燥而厚重。梁大宽握着方向盘,目光落在前方蜿蜒的山路,忽然觉出百会穴的温热比南阳时更甚,起初是温润的暖流在头顶盘旋,转瞬便化作滚烫的气浪,顺着督脉直冲尾闾,再沿着任脉折返,如此循环往复,周身经络仿佛被拓宽了数倍,气浪奔腾其间,竟带着金石相击的沉厚回响,浑身的毛孔都舒展开来,通透得像是融入了这片黄土大地。
“好家伙!这灵气比收曾青时还猛!”人参精从衣领里蹦出来,须子上沾着的小米粥残渣还没干透,此刻尽数竖了起来,活像根根绷紧的银针,“内空间要再涨!这次涨得怕是不少,我都能感觉到那股子‘撑破边界’的劲儿,比上次扩容时的动静大十倍!”
话音刚落,梁大宽只觉眼前一暗,意识瞬间沉入内空间。原本的地界正在疯狂向外扩张,东侧原本空白的区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蔓延,黄土色的大地从中心向四周铺展,形成一片广袤的缓坡,缓坡间蜿蜒出一条清澈的小河,河水泛着灵光,与西侧的湖泊遥相呼应。西侧的矿石区也随之扩大,丹砂的朱红、云母的莹白、钟乳石的乳黄、矾石的青白、芒硝的透亮、滑石的腻白、空青的翠绿、曾青的湛蓝,八种光域在其中流转交织,正中央的空白处愈发开阔,像是特意为新成员预留的宝座。
扩张的势头持续了足足半刻钟才停下,梁大宽凝神一数,内空间竟拓宽到5000平方公里!原本的湖泊扩大了三倍,雾气氤氲中透着淡淡的金光,湖水滋养矿石药的功效愈发强劲;新出现的黄土缓坡上,竟生出了零星的草药,灵气浓郁得凝在指尖都能感觉到湿润的质感,整个空间不再是单纯的“储物地”,更像是一方自给自足的“药界”,能自行孕育生机,滋养收纳的药材。
“5000平方公里!”梁大宽心中震撼,这内空间已然进化成与自身气息相连的“内域”,不仅能存药温养,还能随着矿石药的增多不断完善生态,往后搜集矿石药,怕是能事半功倍。
“妙哉妙哉!”人参精的须子在车厢里飞舞,沾到了车窗上的黄土也不在意,“这内域进化得越来越有模样了!黄土坡正好滋养禹余粮,这药喜土性,放在这儿药性保管翻倍!焦作不远了,咱赶紧找禹余粮去,我都快忘了这‘肠道止血石’摸起来啥滋味了!”
傍晚时分,车子抵达焦作西部的老矿区。这里曾是着名的煤铁矿区,如今虽已停产,但山间仍有不少老乡在捡拾遗漏的矿石。看到梁大宽打听禹余粮,一位背着竹篓的老汉笑道:“你说的是‘余粮石’吧?那可是好东西!颜色黄澄澄的,像晒干的黄土块,但比石头还硬,摸起来沉甸甸的,断面滑溜溜的泛着光。以前矿上有人拉肚子拉得站不起来,老中医就用这石头研粉冲水喝,喝个两三天就好了,还能治便血呢!”
老汉热心地指了条小路:“往山里头走三里地,有片废弃的矿坑,那儿的余粮石最多,就是路不好走,你可得小心点。”
梁大宽谢过老汉,沿着碎石小路往山里走。越往里走,黄土的气息越浓,空气中夹杂着一丝淡淡的土腥味,却透着股子沉稳的灵气。“就是这儿了!”人参精突然喊道,须子直直指向前方的废弃矿坑,“我能感觉到禹余粮的土性灵气,沉厚得很,就在那片岩壁下!”
梁大宽顺着须子指的方向看去,矿坑岩壁下果然堆着不少黄褐色的矿石。这些矿石大小不一,表面裹着一层黄土,敲掉外层泥土,内里露出澄黄的质地,像上好的琥珀,又带着黄土的厚重感。他蹲下身,按照药老爹教的方法辨认:用手摸,沉坠温润,比曾青更显厚重,像是握着一块暖玉;用指甲划,断面光滑无杂质,留下淡淡的黄痕;放在鼻尖闻,有淡淡的土腥味,不含丝毫杂气;对着夕阳看,断面泛着柔和的珠光,正是禹余粮无疑。
“错不了,就是禹余粮!”梁大宽小心翼翼地敲下几块完整的矿石,去掉表面杂质,刚握在手里,内域东侧的黄土缓坡就传来一股强劲的吸力。他心念一动,禹余粮便化作几道黄光,径直飞入内域,落在矿石区的空白处。瞬间,九种颜色的光域交织盘旋,形成一道绚丽的光环,黄土缓坡上的小河水流愈发湍急,灵气顺着河水蔓延,滋养着新入驻的禹余粮,整个内域的灵气变得愈发沉厚,带着金石与黄土交融的温润气息。
“成了!‘矿石药九兄弟’凑齐啦!”人参精欢呼雀跃,须子缠上梁大宽的手腕,“这禹余粮的土性真足,比我预想的还好!以后治那些拉肚子拉到脱力、便血不止的病人,咱就有法宝了!”
梁大宽刚把剩下的禹余粮收好,手机就响了,是秋雁打来的视频电话。屏幕一接通,就看到秋雁焦急的脸,医馆里坐着一位中年男子,面色萎黄,嘴唇苍白,双手按着小腹,眉头皱得紧紧的,额头上还渗着细密的汗珠。
“师父,您找到禹余粮了吗?”秋雁的声音带着急切,“医馆来了位病人,腹泻半年多了,最近还开始便血,我辨证不准,想请您线上面诊。”
梁大宽点头:“刚找到禹余粮,你说说病人的情况。”
“病人叫张建军,45岁,是搬运工,”秋雁一边给病人搭脉,一边说道,“他半年前开始拉肚子,一开始每天两三次,后来越来越严重,现在每天五六次,全是稀水样便,还夹杂着没消化的食物残渣,最近一周便中带血,颜色暗红,每次拉完都觉得浑身无力,站都站不稳。他说平时吃饭不规律,经常吃凉饭、喝凉水,有时候忙起来就啃个干馒头,半年前搬货时淋过一场大雨,之后腹泻就没断过。我看他舌淡苔白腻,脉濡弱,觉得是脾虚,但他便血的情况,我不敢确定要不要用止血药,更不敢随便用禹余粮,怕拿捏不准剂量。”
“让我瞅瞅!”人参精凑到屏幕前,须子对着张建军晃了晃,活像个老中医在“隔空望诊”,“老哥,你是不是拉完肚子还觉得肚子发凉?吃点油腻、生冷的就更严重?平时总觉得浑身没劲儿,手脚也凉飕飕的?”
张建军连连点头,声音虚弱:“是啊大夫,拉完肚子肚子凉得像揣了块冰,油腻的东西碰都不敢碰,吃一口能拉一天。每天干活都没力气,搬点东西就气喘吁吁,手脚常年是凉的,最近便血了,我才慌了,怕是什么大病。”
“这就对了!”人参精一拍大腿,须子都跟着颤了颤,“你这是典型的‘脾虚失摄,肠失固涩’!搬运工本来就劳累伤脾,再加上吃凉饭、喝凉水、淋大雨,寒湿之气全钻进脾胃里,把脾的‘运化功能’给冻住了!脾就像个‘粮仓管理员’,现在管理员没力气,粮食留不住,全变成稀便拉出去了;肠道就像个‘大门’,脾没力气关门,血也跟着漏出来,这就是便血的原因。舌淡苔白腻是脾虚有湿的明证,脉濡弱是气虚的信号,妥妥的对症禹余粮!”
梁大宽补充道:“脾主运化,又主统血,脾虚则运化失常,水湿内停,故见腹泻、完谷不化;脾虚统血无权,肠道脉络失固,故见便血;寒湿侵袭,阳气受损,故见腹凉、肢冷、神疲。禹余粮味甘涩性平,能涩肠止泻、收敛止血,正好补上肠道的‘大门’,再配上健脾祛湿的药材,内外兼治,保管见效快!”
“参爷爷,师父,那具体该怎么治啊?”秋雁赶紧拿出笔记本,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内服药、外用药、食疗、穴位按摩,您都给说说,我记仔细了!”
《参仙医路》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皮皮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皮皮读书!
喜欢参仙医路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参仙医路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