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关中大地,骄阳似火。
奕帆三人辞别司徒雄的山寨,沿着蜿蜒的官道向西安方向行进。
这一路上的景象,让三人的心情都颇为沉重。
正值盛夏时节,本该是庄稼茂盛、绿意盎然的季节,可沿途所见却是一片萧条。
龟裂的田地里,稀稀拉拉的麦苗枯黄萎靡,偶见几个面黄肌瘦的农夫在田间劳作,眼神中满是茫然与无助。
总镖头,今年这旱情可比去年还要严重啊。
刘正望着路旁的景象,忍不住摇头叹息。
王六擦了把汗,接话道:可不是嘛,听说渭河都快见底了。要不是咱们镖局时常施粥,这路上还不知道要多出多少饿殍。
奕帆默然不语,心中却是波涛汹涌。
穿越至今已四年有余,虽然建立了自己的事业,但面对这天灾人祸,仍感力有未逮。
暗下决心,定要加快步伐,让更多百姓能在这乱世中安居乐业。
第二日傍晚时分,三人终于抵达了扶风县。
这座位于西安以西的小县城,城墙斑驳,街道狭窄,却因地处交通要道,往来商旅络绎不绝。
醉阳楼作为城中最大的客栈,三层木楼虽然略显陈旧,但门前车马川流不息,显得颇为热闹。
三位客官里面请!
店小二热情地迎上来,肩上搭着的白毛巾随着他的动作一甩一甩的,是用膳还是住店?
要三间上房,再备一桌酒菜。
奕帆吩咐道,随手抛给小二一块碎银,挑些拿手好菜上来。
小二接过银子,眼睛一亮,连忙躬身道:好嘞!三位客官稍等,马上给您安排!
在大堂落座后,环顾四周。
这醉阳楼虽然设施简陋,桌椅都已磨得发亮,却收拾得干干净净。
大堂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有行商的,有走镖的,还有一些江湖人士,正高声谈论着近日的见闻,好不热闹。
邻桌几个商贩模样的汉子正在热烈讨论着什么。
一个留着山羊胡的中年商人说得眉飞色舞:你们是没瞧见,秦王商行新出的那个水泥,可真是神物!遇水就能凝固,比糯米灰浆还结实!
另一个穿着绸衫的胖商人接话:何止啊!我还特意去看了西安到灞水那段水泥路,现在人都叫混凝土马路,马车走在上面那叫一个平稳,连颠簸都少了许多!
听说还有大户人家都在装什么自来水,改造厨房和卫生间
一个年轻商人好奇地插话,不过这卫生间到底是个啥?听着怪新鲜的。
这时一个看似走南闯北的老商贩捋着胡子笑道: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据说这些都是一个叫奕善人的年轻人弄出来的。这人年纪轻轻,本事可不小,经常给流民发放粮食,是个大善人!
另一桌的江湖人士也加入了讨论:听说这奕善人武功还特别高强,陕西境内的盗匪都被他收拾得差不多了。连潼关守将杜松都跟他称兄道弟!
我听说他叫奕帆,师承华山风清扬,会使几十年前令狐冲掌门用过的独孤九剑!
一个佩刀的汉子说得兴起,还比划了两下,这运气真是太好了,居然能得到这等失传已久的剑谱!
刘正和王六闻言相视一笑。他们跟随奕帆,早已见识过独孤九剑的精妙,自己也已习得前两式,对这些江湖传言自然不以为奇。
王六压低声音笑道:这些人要是知道总镖头连九阳真经都练至大成,怕是要把眼珠子都瞪出来。
刘正也含笑点头:不过总镖头教导有方,咱们虽只学了前两层九阳真经和前两式剑法,却也受益匪浅。
他轻轻摆手,示意二人不必多说。
三人说笑间,酒菜已经上桌。
一顿饭吃得津津有味,连日奔波的疲惫也消散了不少。
七月廿三,奕帆三人终于回到了西安。
一进城,就感受到与扶风县截然不同的繁荣景象。
街道上车水马龙,商铺林立,往来行人衣着光鲜,处处透着盛世气象。
更让人惊喜的是,城中的主要街道都已经铺上了水泥路面,马车行驶其上,平稳非常。
他立即派人前往秦王府通报汉中之事。
不到一个时辰,就得到了回复:秦王明日有事相商,要求奕帆巳时三刻准时到王府议事。
当晚,书房内烛火通明。
他与吴荣相对而坐,细细听取这段时间的汇报。
二弟,你离开这两个月,工程行的生意越发红火了。
吴荣翻开账本,脸上带着兴奋之色,从去年腊月成立至今,我们接的工程合同总额已达三十五万六千五百多两。扣除各项开支,净赚十九万三千三百两!
奕帆满意地点点头:看来这改善民生的生意,确实大有可为。
可不是嘛!
吴荣接着说道,语气中透着自豪,现在西安城内的大小官员和富商基本都改造完了,连周边几个县城都有人来洽谈。咸阳、扶风等地更是直接要求我们在当地开设分行,还要学习我们的技术,购买我们的产品。
奕帆沉吟片刻,手指轻轻敲着桌面道:施工技术终究是保不了密的,迟早会被人学去。既然如此,我们不如主动开放。可以让他们派人来学习,费用自理。学成后可以作为我们的分行,前五年每年交一万两,之后每年五千两。这事你去找冯知府,请他出具官府凭证。改日我再向赵巡抚提议,让这个凭证在全省都管用。
不过,
他正色道,陶瓷厂、砖窑厂的新技术,特别是水泥的制作方法,在现阶段必须严格保密。这事关秦王府的利益,也关系到我们今后的发展大计。
吴荣连连点头道:
二弟考虑得周到。我已跟姚将军沟通过,已安排两班护卫轮流值守,凡是可疑人员一律严加盘查。
对了,这三个厂近两个月产出货物总值二万八千二百两,通过秦王商行销售后为近四万两,按契约我们能分得一万六千多两利润。
说到此处,吴荣面露难色。
奕帆察觉后问道:大哥,可是有什么难处?
吴荣叹了口气道:二弟,不瞒你说,现在三个厂和建筑工程行的事务实在太繁杂,我一个人实在管不过来,急需增加人手。
光是每天对账就要花去大半天时间,更别说还要安排工程、调配物资了。
奕帆闻言笑道:这个好办。我看付刚大哥就很合适,他为人稳重,又通文墨,对西安城内外又灵珑通达,人脉甚广。
改日我去向冯知府要人,让他全权管理工程行的事务,大哥专心管账就好。
说着,他话锋一转,眼中带着笑意道:不过大哥,我看你年纪也不小了,该给二弟找个嫂子了。
听说北大街马行赵员外家的大女儿年方十八,品貌端庄,改日我请冯知府做媒,为你提亲如何?
吴荣闻言一愣,随即面露窘色,连连摆手,道:这...这怎么好意思...我现在整天忙着生意上的事,哪有心思想这些...
奕帆继续道,语气诚恳道:隔壁那座三进院落现在空着,原是卢员外给他儿子读书用的。如今他儿子高中进士,下月就要售卖,正好可以买下来。到时把两家花园的隔墙拆了,来往也方便。聘礼我来出,你再拿一万两安家。总不能让我大哥成亲了还住在这小院里吧?
吴荣听到这里,再也忍不住,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哽咽道:二弟...你这般待我,叫我如何报答...
奕帆急忙扶起他,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大哥说哪里话,咱们兄弟之间,何必说这些见外的话。这些年要不是大哥帮我打理生意,我哪能安心在外奔波?
吴荣拭了拭眼角,忽然想起一事,语气变得轻快道:说起这事,二弟你离开这段时间,杨员外家可派人送来不少礼品,说多谢你生意上的照拂。杨姑娘还特意让丫鬟小静送来好些葡萄西瓜,说是给你消暑。我看你一时半会儿回不来,就把那些瓜果都分给兄弟们享用了。
奕帆闻言微微一笑,眼前仿佛浮现出杨芳那温婉可人的模样。
那姑娘今年才十五岁,正是豆蔻年华,却已显露出大家闺秀的风范。
他沉吟片刻,对吴荣说道:杨姑娘一片心意,我们不可辜负。明日你备些回礼,就选些上好的苏绣和文房四宝送去。再替我带个话,就说我近日公务繁忙,待得闲时定当登门拜谢。
吴荣会意一笑,压低声音道:二弟,我看那杨姑娘着实对你有情。每次送来东西,总要细细打听你的近况。这般用心,可不是寻常交际往来。
奕帆轻叹一声,目光望向窗外皎洁的明月,微微说道:杨姑娘蕙质兰心,我岂会不知?只是我今年才十六,她更是年仅十五,这般年纪谈婚论嫁为时过早。况且如今事业初成,诸多大事待办,实在不宜过早论及儿女私情。
他顿了顿,语气温和却坚定道:这份情谊我心领了,但还需以礼相待。他日若得机缘,我自会当面说明心意。如今且维持这般君子之交,既不负人家一片真心,也不误彼此前程。
吴荣闻言连连点头道:二弟思虑周全。既然如此,我明日就按你的意思去办。
兄弟二人相视一笑,烛光将他们的影子在墙上拉得很长。
窗外,西安城的灯火渐次亮起,这座千年古都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次日一早,奕帆准时来到秦王府。
管家引着他穿过重重庭院,来到一处幽静的书房。
秦王朱谊漶正在书房内等候,见奕帆进来,笑着招呼他坐下。
奕帆啊,这趟汉中之行辛苦了。
秦王示意侍从上茶,听说你在汉中又做了件大事?
他恭敬地回禀了汉中之行的经过,特别说明了与司徒雄的合作事宜。
秦王听得频频点头:做得不错。如今陕西各地盗匪猖獗,你能以德服人,化敌为友,实属难得。
说到这里,秦王话锋一转,道:今日找你来,主要是想商议一下水泥等产业扩大经营的事。如今西安周边的需求越来越大,光是现有的产量已经供不应求。你可有什么想法?
他早有准备,从容答道:殿下明鉴。
在下以为,可以在陕西各府开设分厂,
由王府出面协调地方,我们负责技术和管理。
这样既能满足各地需求,又能为王府增加收入。不过...
不过什么?
秦王追问道。
在下担心技术外泄。
奕帆正色道,水泥配方若是流传出去,恐怕会影响王府的利益。
所以在下建议,核心配方必须严格保密,各分厂的关键工序都由可靠之人负责。
待与殿下商议妥当后,再逐步推行分厂模式。
秦王满意地点点头,道:考虑得很周全。
既然如此,这事就交由你去办。
需要什么帮助,尽管开口。
两人又商议了许久,直到午时方才结束。
离开王府时,他心中已经有了清晰的规划。
他深知,随着生意越做越大,必须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体系,同时也要兼顾各方利益。
回到住处,奕帆立即召集众人开会。
他将与秦王商议的结果告知大家,并开始部署下一步的工作。
付刚果然如约前来帮忙,他凭借在西安城内外的人脉和玲珑通达的处事方式,很快就将工程行的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
接下来的日子里,奕帆忙得不可开交。
不仅要处理日常事务,还要筹划在各府开设分厂的事宜。
与此同时,吴荣的婚事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
在冯知府的撮合下,赵员外很快就答应了这门亲事,婚期定在了八月十五。
这一日,奕帆正在书房审阅各分厂的选址方案,吴荣兴冲冲地走了进来,道:二弟,好消息!咸阳分厂的第一批水泥已经顺利产出,品质与西安的毫无二致!
他放下手中的文书,笑道:这可是个好消息。
看来我们的标准化生产流程已经初见成效。
是啊,
吴荣在对面坐下,按照这个速度,年底前我们就能在陕西各府都建立起分厂。
到时候,光是分厂的利润就能翻一番。
兄弟二人相视而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对未来的期待。
……
喜欢穿越至1586年大航海时代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穿越至1586年大航海时代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