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最后一天的阳光,带着点收尾的柔和,斜斜地照进会场的休息区。林薇正蹲在长桌旁,把散落的文创样品一一装进收纳盒,指尖划过“家和”铜铃的刻痕时,动作不自觉地慢了下来——这趟北京之行收获太多,从论坛的认可到周老师的合作意向,每一件都像阿婆酿的甜米酒,在心里慢慢回甘。
“林小姐,打扰一下。”一道温和的男声在头顶响起,带着点沉稳的商务感。
林薇抬头,撞进一双透着精明却不失真诚的眼睛。说话的是位中年男士,身着剪裁合体的深灰色西装,领口系着条纹领带,手里拎着个黑色公文包,胸牌上印着“鼎盛文化投资”的字样,旁边标注着“总经理 陈明宇”。他身后跟着两位助理,手里拿着文件夹,一看就是常年跑项目的模样。
“陈总您好。”林薇赶紧站起身,下意识地拢了拢风衣下摆,胸前的迷你铜铃“叮铃”轻响,像在打破瞬间的拘谨。她认出这位陈总,论坛第二天的圆桌论坛上,他作为投资方代表发过言,言辞犀利却眼光独到,当时还点评过“文化传承要落地,不能悬在空中”。
陈明宇弯腰拿起收纳盒里的一枚“步步锦”铜铃,指尖轻轻摩挲着铃身的纹路,眼里闪过一丝赞许:“早就听说‘小薇文创’的产品做得有温度,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这窗棂纹样改得巧妙,既有老底子,又不显得陈旧。”
他的语气亲和,没有上位者的压迫感,林薇的紧张渐渐消散,笑着回应:“谢谢您的认可。我们就是想把南北老巷的文化融进去,让文创既有根,又能走进年轻人的生活。”
“说得好,‘有根’二字,正是我们看重的。”陈明宇放下铜铃,从助理手里拿过一份文件夹,递到林薇面前,“我们鼎盛文化一直关注有潜力的文创品牌,尤其是像你们这样,能把传统文化做活、做透的。你们的‘老巷记忆’系列,还有文创孵化计划,让我们看到了文化传承的新可能。”
林薇接过文件夹,指尖碰到微凉的纸张,心里隐隐有了点预感。她快速翻开,里面是一份初步的投资意向书,核心内容赫然写着——鼎盛文化拟投资500万,助力“小薇文创”在北京开设分公司,对接北方非遗资源,拓展全国市场。
“500万?”林薇的声音有点发颤,手指下意识地攥紧了文件夹,指节都泛了白。这个数字,比她和团队奋斗大半年的营收总和还多,而“北京分公司”这几个字,像一道强光,瞬间照亮了她心里的某个角落——她一直想把孵化计划推向全国,想让更多非遗传承人被看见,这个机会,简直是为她量身定做的。
陈明宇看出她的震惊,笑着点头:“是的。我们看中的不仅是‘小薇文创’的现有成果,更是你们团队的初心和潜力。北京作为文化中心,能为你们对接更多顶尖资源,不管是非遗大师、销售渠道,还是高校合作,都比江城更有优势。”
他顿了顿,语气诚恳:“当然,我们不会干涉你们的核心运营,只是在资源和资金上提供支持,希望能和你们一起,把‘有温度的文创’做得更大、更远。”
林薇的心跳像擂鼓一样“咚咚”响,眼里亮得像盛了漫天星光。她能想象到分公司成立后的样子:工作室里坐满了来自南北的年轻创业者,墙上挂着北京胡同和江城老巷的插画,张老师和北京的剪纸大师一起指导学员,老巷的铜铃声和北京的鸽哨声交织在一起……
可就在这份狂喜涌上心头时,一丝犹豫却像藤蔓一样缠了上来。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胸前的铜铃,铃身的刻痕硌着指尖,瞬间勾起了无数回忆——江城老巷的青石板路,雨后带着槐花香的空气,工作室里顾妍嗑着瓜子改文案的样子,李萌鼻尖沾着木屑刻铜铃的专注,周浩推眼镜核对数据的认真,还有阿婆递来的甜米酒,陈叔挂在理发店墙上的采访截图,苏掌柜药铺里的“小薇文创展示角”……
这些画面像电影一样在脑海里闪过,温暖又踏实,让她心里的狂喜渐渐沉淀,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纠结。北京的机会固然诱人,可江城才是她的根啊,那里有她最初的梦想,有和她并肩作战的团队,有把她当自家孩子的老巷店主,这些都是钱买不来、搬不走的。
“林小姐,我知道这个决定不容易。”陈明宇看出她的纠结,语气放缓了些,“不用急着答复,我们给你一周的时间考虑,想清楚了随时联系我。”他递来一张名片,上面的联系方式印得清晰,“这是我的私人电话,有任何疑问,都可以打给我。”
“谢谢陈总。”林薇双手接过名片,指尖有点发凉,“我一定会认真考虑的。”
送走陈明宇一行,江屿刚好结束最后一场分论坛的交流,快步走了过来。他一眼就看出林薇的不对劲,眉头微蹙:“怎么了?脸色不太好,是哪里不舒服吗?”
林薇摇摇头,把文件夹和名片递给他,声音有点闷:“鼎盛文化的陈总,想投资我们,让我们在北京开分公司。”
江屿快速扫过意向书,眼里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看向林薇紧绷的侧脸,瞬间明白了她的纠结。他没有立刻发表意见,只是伸手接过她手里的收纳盒,牵着她的手往会场外走:“先回酒店,慢慢说。”
回到酒店房间,林薇把自己摔进沙发里,双腿蜷起来,下巴抵在膝盖上,手里还攥着那张名片,指尖反复摩挲着上面的字迹。江屿给她倒了杯温水,放在她面前的茶几上,在她身边坐下,没有说话,只是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给她足够的时间整理思绪。
房间里很安静,只有空调的轻微嗡鸣,窗外的夕阳渐渐落下,把房间染成了温柔的橘红色。林薇喝了口温水,终于开口,声音带着点不确定:“江屿,你说这是不是个很好的机会?500万的投资,还有北京的资源,我们的孵化计划能扩展得更快,能帮助更多年轻人,还能把江城的老巷文化带到北京……”
她越说越投入,眼里又泛起了光,可说到最后,声音却低了下去:“可是,我舍不得江城。”
江屿伸手,轻轻揉了揉她的头发,语气温柔得能淌进心里:“我知道。那里有你的根,有工作室的伙伴,有老巷的烟火气,还有我们一起走过的路。”他顿了顿,指尖指向她胸前的铜铃,“就像这枚铜铃,刻的是江城老巷的窗棂,换了地方,虽然还是铜铃,却少了点最初的味道。”
林薇抬头看着他,眼里蓄着点水汽:“你懂我。顾妍总说我念旧,可那些回忆太珍贵了。我记得第一次在跳蚤市场摆摊,下雨时是陈叔让我躲进他的理发店;工作室资金紧张时,是苏掌柜主动预购了100本笔记本;还有顾妍,放弃大厂工作来帮我,李萌跟着我熬夜刻铜铃,手指磨破了都不吭声……”
她的声音有点哽咽,指尖攥得更紧了:“如果去北京开分公司,肯定要分一部分精力过去,我怕照顾不好江城的团队,怕辜负了老巷人的信任,更怕时间久了,我们的文创会丢了‘老巷烟火气’这个根。”
江屿看着她泛红的眼眶,心里软得一塌糊涂。他伸手,轻轻擦掉她眼角的湿意,语气坚定却温和:“舍不得就不用勉强。投资机会可以再找,但根不能丢。而且,我们不一定非要二选一啊。”
“二选一?”林薇愣了一下,眼里闪过一丝疑惑。
“对。”江屿点点头,拿起茶几上的意向书,指尖点了点“分公司”三个字,“我们可以跟陈总商量,先不开分公司,而是设立一个‘南北文化交流站’。既利用他们的资源对接北方非遗,推进孵化计划的全国化,又把核心团队留在江城,守住老巷的根。”
他顿了顿,眼神里满是认真:“等以后时机成熟了,再考虑分公司的事也不迟。现在最重要的,是守住你的初心,不让文创变味。而且,我相信陈总看重的,也是你这份对文化的敬畏和对初心的坚守,不会强求你做违背心意的决定。”
林薇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像被点亮的星星。她猛地坐直身体,抓着江屿的手:“对呀!我怎么没想到!这样既能抓住北京的资源,又不用离开江城,简直是两全其美!”她的语气里满是雀跃,刚才的纠结一扫而空,嘴角扬起一抹灿烂的笑,“而且交流站还能搞‘南北文创互展’,把北京的胡同文创带到江城,把我们的老巷文创带到北京,让两地的文化碰撞出更多火花!”
江屿看着她眼里重新燃起的光,嘴角也扬起温柔的笑意:“我就知道,你总能想到最好的办法。”他抬手捏了捏她的脸颊,“不过,这只是我的想法,最终还是要你做决定。不管你选什么,我都支持你。”
“我选交流站!”林薇毫不犹豫地说,眼里的光比窗外的晚霞还亮,“明天我就跟陈总谈,我相信他会同意的。”她拿起手机,翻出团队的合照——那是校园活动结束后拍的,顾妍比着剪刀手,李萌抱着一堆铜铃,周浩推着眼镜笑,她和江屿站在中间,身后是老巷的槐树叶。
“你看,”林薇把手机递给江屿,语气里满是温柔,“我们的团队在这里,我们的根在这里。北京的机会很好,但我更想带着大家一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不慌不忙,守住初心。”
江屿看着照片上笑得灿烂的一群人,又看向身边眼里满是坚定的林薇,心里满是骄傲。他知道,眼前的姑娘已经真正长大了,不再是那个需要他小心翼翼呵护的小树苗,她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坚守,能在诱惑面前保持清醒,能在纠结中找到平衡,这才是最珍贵的成长。
他伸手,紧紧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声音低沉而温柔:“好,我们一起。守住江城的根,也抓住远方的光。不管是老巷的铜铃声,还是北京的胡同风,我们都一起去见证,一起去守护。”
林薇靠在他的怀里,听着他沉稳的心跳声,心里踏实得不像话。窗外的夜色渐渐浓了,城市的灯光次第亮起,像无数双期待的眼睛。她知道,这个意外的合作机会,不仅是事业上的新起点,更是她成长路上的一次考验。而她庆幸,身边有江屿的陪伴与支持,让她能勇敢地做出忠于自己的选择。
至于未来,不管是江城的老巷,还是北京的胡同,只要初心不改,只要身边人还在,就一定能走出一条属于“小薇文创”的路,一条满是烟火气、满是温暖与热爱的路。
《暴富的乌龙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皮皮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皮皮读书!
喜欢暴富的乌龙恋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暴富的乌龙恋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