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这次下西洋,是为了和其他大国友好交流,所以没带太多东西,
就开这艘小渔船和咱们这几个船员,千万不要跟人吵架,有不服的灭族就行了。】
【还有咱们下西洋,跟朱允文一点关系都没有。】
【什么建文帝?朱允炆?听都没听说过。】
【郑和到达目的地之后,
“家人们,有人说昨天示范的太简略了,没看够,
那今天我们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再给大家看看,咱是怎么做生意的。”】
大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的眼睛睁得大大,面上满是“好奇”和“好学”。
“不错,不错,谁说这知识没用的,这知识可太有用了!”
这有现成的作业?
抄他!
“抄他......不是,借鉴!
大家都要好好学啊,这些将来都是有用的,”
李世民明显就没有始皇帝的烦恼,他手下的将军可多了,
就这么一件事,狼多肉少,还不够分的。
李世民:朕手下的人才太多,怎么办,这也是一种烦恼~
年轻的将军们渴望建功立业。
至于那“徐福”的问题,李世民完全不担心,
派出去的人,首先要忠心耿耿,
你问其次?
其次就不能光派一批人出去,
A先去开路,b紧跟而上,再派c去收尾。
还得是各姓氏,不同家族势力的人,
不想回来?家给你灭了。
谁家不在的,谁家去找,就算真的不回来,也能趁势灭了那家盘踞的势力。
还师出有名,一箭双雕。
最关键的,还是大明的宝钞好啊,真好。
“大明宝钞不错!”
李世民对此表示,真的不能再满意了,
就带宝钞去买,带几艘船的纸去吧。
这要还不想回来的,就别回来了。
刚好手下的二十四功臣要扩一下列了。
但凡放出凌烟阁的第二十五个名额,哦豁,事情就变得更好玩了。
【郑和:你好,来做生意。】
【某地国王:带整整3万人来做生意?】
【郑和:别紧张,海上那么多海盗,多带两个人防身。】
【某地国王:啊合理合理。】
【手下来报,“大人,舰队全部靠岸。”】
【郑和:那叫渔船,我都说多少遍了都!】
【那位国王:后边儿的这几位船员,咋瞅着像海.军呢?】
【郑和:不是,我们要的货不是多嘛,当兵的干活快,合理吧?】
【某地国王:啊?合理合理。】
【郑和:大家不要紧张,小点声,这是号炮啊,
我们这么大的团队有几千门大炮,很合理吧。】
【国王立马跪下,
“吾等愿归降大明!”】
【郑和:不是,兄弟,我们是平等地来做兄弟的,兄弟你报个价。】
【某地国王:那就0.02两白银,你看怎么样?】
【郑和:那我小刀一下吧,半价吧。】
【国王:成交。】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也表示学到了,刚好他们大汉也缺钱,
连年的征战,巨大的焚.钞炉,现在有新的搞钱路子出现,
刘彻自然跃跃欲试,这么大的产出和收获,换成谁都要眼红的。
只不过,派谁去呢?
这也是刘彻烦恼的事,
卫青和霍去病这两人,是必然不能的,
这可是对匈奴作战最好的两块基石。
刘彻决定了,找一位除卫霍两人外,哦,还有李广外的人。
李广也不行,害怕啊,这位迷路迷得,
到时候,带着他的军队中,在茫茫海洋上迷路了咋办。
这个人选,汉武帝表示,还要再好好想一想。
【用白银黄金支付的,找零用宝钞,但你买我的,你必须要白银黄金支付,
我买你的,我还给你大明宝钞~】
【就如同现在的美丽元。】
【不一样,美丽元好歹还能花,还有购买力,大明宝钞在大明都是废纸。】
【大明宝钞可是技术性很高的,那些藩属国可是连铜钱都造不了。】
【郑和可是带着一船的大明宝钞,去做生意,你说这谁能受得了。】
【郑和下了七次西洋,绝对赚到巨额财产了,不然那么多的巨船和士兵靠什么养活。】
【他纯是展示武力去了,贸易的东西很多都是半卖半送,就那还挣了不少,
可见海贸的利润有多大,可惜和支出还是差不少。】
天幕之下,
朱元璋可是抖起来,
“咱早就说了,咱的大明宝钞怎么可能没用,
就是那些人不善于发掘,这不你看,咱的大明宝钞,直接就成外汇了。”
朱元璋那叫一个自豪啊,尤其看着天幕上那些帝王们的夸赞,
其中,还有他的偶像,也夸宝钞呢。
朱棣站在下面,满脸的问号,
这郑和不是未来,他的人吗?
下西洋,不是他的功绩吗?
怎么爹高兴的,好像这事是他做的了?
太子朱标淡定地站在一边,微微摇了摇头,
他这个四弟,对自家老爹的“无赖”还是了解太少了,
朱元璋典型地,要通吃了。
重八:咱的就是咱的,咱儿子的还是咱的!
【朱棣一辈子干了很多烧钱的事,可没给百姓加过税。
迁都建设新城,造大船,养海军,他自己还跟北边打了一辈子。】
【海军和骑兵是最烧钱的,哪个不要巨量的资金。
他哪来那么多钱???】
【郑和下西洋挣钱,但是没入国库,进了朱棣自己的腰包。】
【打草原那么多次,每次都是大军出征不得烧钱。】
【要知道,大航海时代初期,最值钱不是金银瓷器而是香料,
朱老四靠着郑和带回来的香料,狠狠地割了国内士绅一把。】
【不赚钱的话,Judy五征漠北、迁都、修撰大典,用的钱难道真的从打了四年仗的田里刨出来的?】
【这就是郑和吓西洋!】
朱棣狠狠赞同,
“就是,咱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得花这么多钱,
不想法子搞钱,哪能行嘛,地里刨食能赚几个钱。”
他已经很不容易,每年的“漠北特色游”这么烧钱,
没把手伸向百姓的钱袋子和粮袋子,
他已经很克制了。
朱高炽点点头,要是连特色游也稍微克制克制,那就完美了。
事实证明,每个人都有烧钱的爱好,
连皇帝也不能避免。
“嘿嘿嘿,郑和多多搞钱,明年的漠北,预算冲冲冲!”
预算不断加加加加加加到厌倦~
喜欢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