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枫心中一动,问道:“新型弩机?可是为北疆战事准备的?”
赵德明漫不经心地说:“是啊,边军抱怨现有弩机射程不足,要求改进。军器监那帮人吵了半个月了,也没个结果。”
隔壁的争吵声越来越大,隐约能听到“弩臂”、“弓弦”、“射程”等词语。
张枫忽然起身:“赵主事,可否容本公去看看?”
赵德明一愣:“国公爷对弩机也有研究?”
“略知一二。”
赵德明眼中闪过不屑,但还是假意道:“既然国公爷有兴趣,那就请吧。不过军器监那几位大匠脾气都不太好,国公爷多多包涵。”
他心中暗笑,军器监的难题连工部侍郎都解决不了,这个纨绔国公能有什么办法?正好看他出丑。
张枫走进隔壁房间,只见三位须发花白的老匠人正围着一张图纸争得面红耳赤。桌上摆着几架弩机模型,地上散落着各种零件。
“三位师傅,这位是镇国公。”赵德明介绍道。
三位老匠人勉强行礼,态度冷淡。他们整日与器械为伍,最看不起的就是不学无术的勋贵子弟。
张枫不以为意,走到桌前仔细观察弩机模型:“可是在为射程不足烦恼?”
为首的老匠人淡淡道:“国公爷也懂弩机?”
“略懂。”张枫拿起一架弩机,“看这结构,是想要加强弩臂力度来增加射程?”
三位匠人交换了个惊讶的眼神。能一眼看出问题所在,这个年轻国公似乎不是完全不懂行。
“正是。”老匠人态度稍缓,“但弩臂加强后,弓弦承受不住,频频断裂。”
张枫仔细观察弩机结构,脑中飞快运转。前世作为历史学博士,他研究过古代兵器发展史;作为特种兵,更对各种弩械了如指掌。
“为何不改变弩机的升力结构?”他忽然问。
“省力结构?”
张枫拿起炭笔,在纸上画出一个简单的杠杆原理图:“你们看,如果在弩臂这里增加一个支点,用杠杆原理来上弦,不仅省力,还能增加弩臂的储能。”
三位老匠人围拢过来,起初不以为然,但随着张枫的讲解,眼神越来越亮。
“妙啊!”一个匠人拍案叫绝,“这样改造,弩臂可以做得更硬,射程至少能增加三成!”
另一个匠人却皱眉:“但是结构复杂了,制造难度大增,成本也会提高。”
张枫笑道:“不必全盘改造。可以在现有弩机基础上加装这个装置,作为可选配件。需要远程射击时安装,平常可以卸下。”
这个想法让匠人们茅塞顿开。他们争论多日的难题,竟被张枫三言两语点破。
“国公爷大才!”为首的老匠人激动得胡须直颤,“老朽造弩四十年,从未想过如此巧妙的改造!请受老朽一拜!”
张枫连忙扶住:“老师傅不必多礼。本公也只是突发奇想,具体实施还要靠各位老师傅。”
赵德明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他万万没想到,张枫真能解决这个难题!
张枫转向赵德明,似笑非笑:“赵主事,现在可以批我的营造文书了吗?”
赵德明汗如雨下:“这个...下官这就去办!这就去办!”
不过一炷香时间,所有文书手续全部办妥。赵德明亲自将张枫送出工部大门,态度恭敬无比。
回府的马车上,福伯忍不住问:“国公爷,您怎么会懂弩机改造?”
张枫微笑:“读书多了,自然就知道一些。”
他心中清楚,今日在工部展露才华,既是机遇也是风险。好在是通过弩机改造展现能力,这属于将门之后的“家学渊源”,不会引起太多猜疑。
果然,第二天朝会上,工部尚书特别提到了弩机改造的突破,虽然没有明说是张枫的功劳,但消息灵通的人都已经知道了。
楚王萧景琰下朝后特意来找张枫,笑道:“国公爷真是深藏不露啊!连工部大匠都解决不了的难题,竟被你轻松化解。”
张枫谦道:“侥幸而已。”
“不必过谦。”萧景琰正色道,“有这样的才能,不该埋没。本王已经向父皇举荐,请你参与军器监的新弩研发。”
张枫心中一震。参与军器监,这意味着他将正式涉足军务!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他忽然明白,在这个时代,想要保全自身,就不能一味藏拙。该展露锋芒时,就要让所有人看到你的价值。
“臣,遵旨。”
喜欢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