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风宴散后,我便依言留宿于芳辉殿中,陪伴芳华县主。
云泽表哥却是如获大赦——好不容易挣脱宫规束缚,得享自由,他岂肯再留在重重宫阙之内受那拘束?
宴席一终,他便在我满是艳羡的目光中,潇洒一揖,转身便出了宫门,径直回了驿馆,想必是要纵情领略这西丹都城的市井繁华去了。
翌日正午,阳光正好,便有伶俐的小宫女脚步匆匆地进来,掩口悄声禀报最新得来的消息:
元熙陛下果然履约,巳时便领着随行侍卫与内侍监,至城南别苑特意为思丹姑娘安排了一场“单独”午膳。
县主闻言,轻轻蹙起了眉头,低声嗔怪道:“这般着急做什么?虽说是应了单独设宴,可也没定下非是今日不可……元熙这孩子,也忒实诚了些。”
我倒是觉得无妨,既是当众许下的彩头,自然该及时兑现,早一时晚一时,并无什么分别。
县主转而吩咐那前来报信的宫女:“你且留心着些,席间他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都要细细记下,回来一一禀报。”
宫女恭顺应了一声,便又匆匆敛襟退下,身影悄无声息地没入廊庑之外。
我垂眸抿了一口茶,掩去眼底一丝了然的笑意。
县主这般安排,表面上是担忧思丹言行有何不妥,损了皇家颜面;
实则,多半是做给我看的姿态,以示她仍偏疼于我,替我留心着那头的一举一动。
我佯装未曾察觉县主的种种安排,只将全副心思都放在眼前那碟精巧的荷花酥上,拈起一块,吃得专注又认真。
县主瞧着我这副没心没肺的模样,不由得轻叹一声,那眼神里半是无奈,半是“恨铁不成钢”的嗔怨。
然而,她大抵真是寂寞久了,难得有个倾听者在侧,在等待宫女回禀消息的间隙里,竟陆陆续续向我吐露了不少陈年旧事。
许多事,想必是爹娘有意回避,从不曾在我面前细说。
此刻从芳华县主口中娓娓道来,带着截然不同的视角与情绪,竟让我听得入了神,连手中的点心都忘了再尝。
县主的话语间,除了满含对我爹娘的感恩与敬佩,提及最多的,便是当年昭华与昭昭那一群年轻女子在西鲁艰难岁月中所做出的牺牲与贡献。
尽管她言辞隐晦,诸多细节一带而过,我却仍从那些零碎的片段与她的神情变幻间,拼凑出当年惊心动魄、惨烈无比的景象。
尤其当她提及西鲁大皇子与三皇子之时,那几乎难以抑制的切齿之痛,更让人不难想象昔日黑暗与绝望交织的场面。
至此,我方才些许明白,思丹那过于刻意、甚至显得紧绷的端庄仪态从何而来——那并非天生的高贵,而是源于内心深处对母亲那段不堪过往的惶恐与回避。
她竭力展现出一种与母亲截然不同的、不可亵渎的优雅姿态,仿佛如此便能洗刷掉那些烙在血脉中的隐痛与尘埃。
我不禁微微摇头。
殊不知,当年那些在国破家亡之际挺身而出的女子,她们以柔韧之躯承载苦难,其所做出的牺牲与展现的勇气,其灵魂的高贵,又岂是表面上的不可一世所能比拟的?
思丹所想所执,终究太过浅薄。
她奋力维持的体面,或许还不及她母亲万分之一的风骨与重量。
喜欢大叔,你比我大了整整十八岁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大叔,你比我大了整整十八岁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