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刚亮,营地中央的石台前已经站满了人。士兵们排成几列,身上带着连日作战留下的疲惫。有人靠在长矛上,有人低头检查绑腿是否扎紧。没有人说话,空气里只有风吹过旗帜的声音。
艾琳走上石台时,脚步很轻。她没有穿重甲,只披了一件深色战服,腰间挂着长剑。她的手放在地图卷上,看了片刻,然后将它交给旁边的传令兵。她不再提路线、时间表,也不再问斥候回报。计划已经定下,现在要做的,是让这支队伍真正准备好。
她站在石台边缘,目光扫过前方。
“我知道你们很多人九天没合眼。”她的声音不高,但每个字都清楚,“有人家里还有病母等着药,孩子等着吃饭。我也知道,昨夜有人说——我们拼死去烧几车粮食,值得吗?”
队伍中有人抬起头,盯着她。
她停了一下,继续说:“但我想问你们,如果那几车粮进了敌营,他们会怎么做?他们会吃饱喝足,再来一次夜袭。砸开你们家的门,抢走最后一袋麦子,踩碎孩子的碗。”
一个老兵慢慢握紧了手中的矛。
艾琳的声音抬高:“我们不是为了打赢一场大战。是为了让敌人吃不上饭!让他们饿着肚子滚回老家!”
她转身指向东方。太阳正从山脊上升起,光落在她的肩甲上。
“上一次他们来,我们击退了他们。那时我们更穷,更弱,连像样的弓都没有。但我们守住了!因为我们知道,身后是父母妻儿,是祖辈耕种的土地!”
她的右手按在剑柄上:“今天,我们要做的,是比守住更进一步——主动出击,斩断他们的咽喉!”
队伍开始有了动静。有人挺直了背,有人调整了肩上的背包。
艾琳的声音低了下来:“我不许诺凯旋。但我保证——你们每一个人的名字,都会被记住。你们流的每一滴血,都不会白流。”
石台下一片安静。
几秒后,那个老兵缓缓举起长矛,喊了一声:“为了家园!”
声音不大,但清晰。
第二个人举起武器:“为了家园!”
第三声,第四声……很快,整个队伍都在喊。声音越来越响,最后汇成一片吼叫。
“为了家园!为了家园!为了家园!”
士兵们自发整队,动作变得利落。伍长开始点名,检查装备。有人分发火油包,有人调试弓弦。原本松散的阵型迅速收紧,变成一支随时可以出发的队伍。
一名年轻士兵站在前排,手里攥着一把短斧。他之前一直低着头,现在却抬头看向石台。他的脸上有灰有汗,但眼神变了。
艾琳看着他们,没有动。
她看到有人把干草从嘴里吐出来,换成了一块硬饼。有人把破损的盾牌绑得更牢。一个伤员拄着拐杖站在队尾,没人让他离开,他自己也没走。
她知道,这支队伍已经准备好了。
这时,一名传令兵快步跑来,在石台下停下。他仰头报告:“东岭小队已就位,等待信号。”
艾琳点头:“告诉他们,按原计划,两刻钟后点烟。”
“是!”传令兵转身跑去。
另一名士兵递上水袋。她接过,喝了一口,把水袋还回去。她的手指擦过剑柄,确认它能顺畅出鞘。
队伍的喧哗渐渐平息。所有人都在等下一步命令。
艾琳开口:“这次行动不求杀敌,只求断粮。敌军远道而来,靠这条补给线活着。我们烧掉他们的粮草,他们七天内就会乱。只要他们一乱,我们就赢了。”
她扫视全场:“东岭的烟尘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南坡的小队趁机接近车队。目标明确:焚毁物资,不留痕迹。完成任务后立即撤离,不得恋战。”
士兵们齐声应答:“明白!”
“你们中的大多数人不是骑兵,也不是游侠。”她说,“你们是种地的、打铁的、赶车的普通人。可正是你们,一次次挡在敌人面前。你们不是为别人而战,是为自己而战。”
她停顿了一下:“所以,我不命令你们前进。我问你们一句——谁愿意去南坡,烧了他们的粮?”
silence 持续了几秒。
然后,前排一名士兵跨出一步:“我去。”
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很快,十几个人站了出来。他们来自不同队伍,穿着不同的衣服,但动作一致。
艾琳看着他们,点了点头。
她走下石台,走到那群人面前。她没有说话,只是一个个看过去。最后,她把手放在第一个士兵的肩上。
“你们会成功。”她说。
她回到石台上,拔出长剑。剑锋在朝阳下闪出一道光。
“现在,整装待发!”
士兵们迅速行动。武器检查完毕,火油包绑在腰间,绳索收好。各级伍长清点人数,确认无误后举手示意。
艾琳站在石台最高处,望着山谷方向。风掀起她的披风,拍打在背后。
远方的地平线上,一片薄雾还未散尽。
她的左手按在剑鞘上,右手垂在身侧。
队伍已完成集结,静默等待最后指令。
一名伍长走上前,低声问:“什么时候下令出发?”
艾琳盯着远处的山口,说:“再等三分钟。”
她的视线落在山脚一处转弯地带。那是补给车队必经之路。
太阳又升高了一点。
她的手指轻轻敲了两下剑鞘。
喜欢雪灾为奴,逆袭成王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雪灾为奴,逆袭成王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