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今天咱们来聊一位三国时期的“狼性”人物。说他狼性,不是因为他野心勃勃,而是因为他在那个拼爹、拼背景比拼多多还容易的年代,硬是活出了一份“能动手就别吵吵”的实干精神。
这位狠人,就是曹操家的“黄须儿”——曹彰。
要是把曹魏集团比作一个家族企业,那曹彰绝对是那个最让董事长头疼的“太子爷”:明明能靠股份分红躺赢,却偏要下车间搞技术;明明能靠身份压人,却非要靠业绩服众。
一、曹彰的“原生配置”与“叛逆开局”
先来看看曹彰的出厂设置。作为曹操的儿子,他生来就是“集团嫡系股东”,却活成了“叛逆技术总监”。
曹彰从小不爱读书,就爱舞刀弄枪,口头禅是“好为将,披坚执锐”。曹操问他理想,他答:“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
翻译成现代话就是:“当啥cEo?我要当事业部老大,带团队开拓边疆市场!”
这就像王健林问王思聪:“将来想接手万达吗?”
王思聪答:“爸,我想去沙漠搞新能源。”
曹操:???
二、曹彰的“硬核绩效观”
曹彰的职场哲学就一句话:别拿身份说事,拿数据说话。
北征乌桓时,曹操本想让他镀个金,结果曹彰直接玩成“极限挑战”:兵力不足?亲自带队冲锋!迷路了?靠地图和指南针硬核找路!最后以少胜多,杀得胡人闻风丧胆。
战后总结会上,曹操要按制度赏赐,曹彰一摆手:“功劳是兄弟们的,我就蹭个经验值。”
下属:老板大气!(实际内心:卷王闭嘴!)
这操作放到今天就是:
董事长:“儿子,这个项目你挂个名。”
曹彰:“不用,我亲自写代码、跑客户、搞售后。”
同事:少爷您歇会儿行吗?KpI都被您拉满了!
三、曹彰的“直男式协作”
曹彰的团队协作方式,堪称“钢铁直男式沟通”:不扯皮、不甩锅、不废话。
汉中之战,刘备军队占据山头易守难攻。曹彰到现场一看,直接带兵正面硬刚:“挖地道?搞迂回?不用!直接攻坚!”
结果愣是用“坦克平推流”打法把对方阵地冲垮。战后还补刀:“打仗就得快准狠,ppt画得再花不如真刀真枪干一场。”
其他将领:您说得对(但求别卷了)……
四、曹彰的“反内耗人格”
曹彰最讨厌职场“戏精”。曹操晚年试探儿子们,别人都在写小作文表忠心,他直接亮肌肉:“父王看我这肱二头肌,绝对忠于岗位!”
曹丕找他谈心:“弟啊,将来我当了董事长……”
曹彰秒答:“哥你放心,我只管分公司,总部斗争别叫我。”
——像极了今天的技术大佬:“你们争股权吧,我实验室还有项目。”
五、曹彰的“极限人生压缩包”
曹彰死时才35岁,人生仿佛被按了快进键:20岁前练级,30岁前刷战绩,35岁直接通关。
这就像某富二代25岁拿下行业金牌,30岁成为技术总监,35岁突然宣布“人生已圆满”,留下全公司目瞪口呆。
但细想,他或许活出了最纯粹的自我:
不屑宫斗,所以拒绝继承权;
不爱虚名,所以战功分给下属;
不恋权力,所以死前只说“愿效卫霍”。
——用最短的时间,活成了最想要的样子。
六、曹彰的“现代职场启示录”
1. 实力是最好的通行证
在拼爹的时代,他选择拼战绩;在996的今天,我们至少能拼专业度。
2. 清晰定位胜过盲目跟风
他知道自己适合“开拓型业务”,所以拒绝“管理岗”。职场人也该找到自己的赛道。
3. 用结果代替辩解
被质疑“靠爹”时,他用一场场实战回应。今天的打工人同样:业绩是最好的简历。
4. 拒绝内耗,专注主线
他从不参与兄弟争权,只聚焦自己擅长的军事。职场中,减少八卦才能增加成长。
七、假如曹彰穿越到现代
场景一:应届生面试
hR:“为什么选择我司?”
普通人:“贵司平台大,发展好……”
曹彰:“听说你们边疆分公司缺人?我扛着设备就能上岗。”
场景二:团队建设
同事A:“这次团建咱们搞茶道吧!”
同事b:“不如密室逃脱?”
曹彰:“全体负重拉练20公里,完事我请烧烤。”
众人:救命……
场景三:晋升答辩
领导:“你觉得自己适合管理岗吗?”
曹彰:“给我个新市场,三年做到市场份额第一。办公室政治?没空。”
结语:致今天的“曹彰”们
每个时代都有这样的“硬核行动派”:
他们可能是那个拒绝家里安排,偏要自己创业的“倔强二代”;
可能是那个在跨部门会议上直言“方案太低效”的技术骨干;
可能是那个把奖金全分给团队,自己啃着面包加班的项目负责人。
他们或许不够“圆滑”,但绝对可靠;
或许不被“重用”,但永远被需要。
在这个人人钻研“职场厚黑学”的时代,或许我们可以偶尔学学曹彰:
少一点算计,多一点实干;
少一点抱怨,多一点担当。
毕竟,真正的成功不是成为别人眼中的“聪明人”,
而是成为自己心中的“狠人”。
这大概就是:不玩虚的,只干真的;不恋权位,但求无悔。
(完)
喜欢笑谈历史名人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笑谈历史名人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