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连的第二天,楚凡感到需要去触摸这座城市一段无法回避的沉重历史。他乘车前往了 旅顺口。
这座被称为“半部中国近代史”的军港,气氛与大连市区的浪漫开放截然不同。当他站在 白玉山塔 下,俯瞰形同门户的旅顺军港,看着那些锈迹斑斑的旧炮台和沉默的军舰时,海风带来的不再是自由的气息,而是 历史的咸腥与沉重。
他参观了 日俄监狱旧址 。阴森的牢房、残酷的刑具、以及那些曾在此饱受折磨甚至失去生命的志士仁人的照片,将那段列强争霸、国土沦丧的屈辱岁月血淋淋地呈现在他面前。从白玉山塔的俄式风格,到监狱的日式建筑,旅顺口的一砖一瓦都刻满了 殖民的伤疤。
这与他在哈尔滨看到的异域风情不同,那里的建筑更多是经济和文化交流(尽管伴随侵略)的产物,而旅顺,则纯粹是 军事占领与民族苦难的象征。站在 万忠墓 前,那份悲壮与压抑,让他几乎无法呼吸。大连的浪漫之下,深埋着如此惨痛的记忆,这让他对这座城市的理解变得更加复杂和深刻。
从旅顺口回到市区,楚凡急需一种生活的鲜活感来平衡那份历史的沉重。他钻进了一个本地人光顾的 大型室内菜市场。
一进去,一股 生机勃勃的、属于海洋与日常生活的热浪 便将他包裹。摊位上,各种叫不出名字的海鱼、螃蟹、大虾、贝类在水箱里活蹦乱跳或整齐地陈列在冰面上,银光闪闪。除了海鲜,还有水灵灵的蔬菜、各种熟食和面点。小贩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顾客们熟练地挑选、砍价。
他在一个摊位前买了两个刚出锅的 海菜包子 ,面皮松软,馅料是鲜嫩的海菜和猪肉,带着海洋独特的鲜味,热乎乎地吃下去,瞬间抚慰了他的肠胃和心灵。这市井的喧嚣与活力,是生活本身最强大的力量,它冲淡了历史的阴霾,宣告着 现在与未来的生生不息。
傍晚,他再次走到海边,这次是在 傅家庄公园 或类似的海滨浴场。虽然无法下水,但他看着夕阳将海面染成金红色,海浪一遍遍冲刷着沙滩,一些市民在散步、遛狗。这份和平宁静的海滨日常,与白天在旅顺感受到的沉重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也显得愈发珍贵。
回到酒店,楚凡的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绪。大连的形象在他心中是 多棱的:既有面向世界的开放与浪漫,也有近代史的屈辱与伤痕;既有星海广场的现代豪迈,也有菜市场里热气腾腾的寻常日子。
他翻开笔记本,继续记录:
“大连的第二日,我在旅顺口的叹息与菜市场的鲜亮间,看清了你完整的灵魂。
旅顺的炮台与监狱,是无法磨灭的民族痛史;菜市场的喧嚣与海菜包子的热气,是人民坚韧生活的永恒赞歌。
历史的海风带着咸腥的泪,而生活的海风则带着希望的鲜。它们共同吹拂着你这座海滨之城。
你教会我,真正的强大,是敢于直面最惨痛的过去,同时依然保有对生活最热烈的热爱,并勇敢地走向未来。
这份由沉重历史与鲜活现实共同锻造的认知,将是我从大连带走的最宝贵的财富。”
合上笔记本,窗外大连的夜景璀璨夺目。楚凡知道,他的旅程即将真正结束。这座海洋之城给予他的最后洗礼,让他的终点站充满了思想的回响,而不仅仅是风景的赞叹。
喜欢徒步记录者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徒步记录者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