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从白城前往下一站(如阜新或铁岭,进入辽宁)的途中,楚凡做了一个临时的决定。列车在一个小站暂停时,他背起行囊,下了车。这里离 乌兰浩特市 已经很近,这座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的首府,像一块磁石,吸引着他去感受草原深处更浓郁的蒙元文化。
踏上乌兰浩特的车站,一种与白城相似却又不同的草原城市气息扑面而来。这里的 蒙元文化符号更为鲜明、密集 。街道的牌匾、广播的声音、行人的面容与交谈,都清晰地标示着这是一座蒙古族占相当比例的城市。空气中似乎也弥漫着更多的 奶茶、奶制品和风干肉食的醇厚香气。
楚凡没有做长时间的停留计划,这更像是一次旅程中的“插曲”。他直奔这座城市的精神核心—— 成吉思汗庙。
与常见的藏传佛教寺庙不同,成吉思汗庙是一座融合了蒙、汉、藏建筑风格的宏伟殿宇,矗立在乌兰浩特市区北山的最高点。他沿着台阶缓缓而上,清晨的寒风凛冽,但阳光已经洒满了庙宇的金顶和白色的墙体,显得无比庄严、圣洁。
庙内供奉着“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坐像,目光如炬,威仪四海。楚凡静静地站在像前,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蒙古铁骑踏遍欧亚的蹄声,一个庞大帝国的兴衰,以及一个民族对英雄祖先的永恒追念。这种感受,与在汉文化地区参观历史遗迹截然不同,这里蕴含的是一种 对力量、对祖先、对草原精神的崇拜。
从成吉思汗庙下来,他漫步到山脚下的 归流河 畔。冬季的河面冰封如镜,两岸的树木挂着雾凇。与白城向海的湿地草原不同,这里的景色更偏向于 丘陵与河谷 ,在冰雪覆盖下,别有一番静谧的诗意。他看着一些本地人在冰面上行走,或者在岸边锻炼,生活节奏舒缓。
他没有时间去探访更多的博物馆或牧区,只是在市区的主要街道上走了走,感受着这座城市的日常脉搏。他在一家蒙餐店,快速地吃了一碗 牛肉面 ,汤头浓郁,牛肉酥烂,带着草原饮食特有的扎实风味。
这次短暂的穿插,像在旅程的乐章中插入了一段 音色独特的间奏 。它让楚凡对“东北”的概念有了更广阔的理解——东北不仅仅是黑吉辽三省,它的文化辐射和地理延伸,也深深影响着像乌兰浩特这样的内蒙古东部地区。
傍晚,他再次来到乌兰浩特站,等待前往辽宁的列车。这次短暂的造访,虽然仓促,却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他翻开笔记本,在记录白城与下一站之间的空白页上,他画下了成吉思汗庙的巍峨轮廓,和一条冰封的河流。
他写道:
“乌兰浩特,一次计划外的抵达,一场浓缩的洗礼。
成庙的晨曦,照亮了一个民族的英雄记忆与精神图腾;归流河的静默,流淌着草原城市的日常与安宁。
这里的气息,比白城更浓郁地属于草原,属于马蹄和奶茶。
这次短暂的穿插让我明白,文化的边界从来不是僵硬的行政区划。东北的雄浑,内蒙古的辽阔,在此地水乳交融。
带着这份对蒙元文化的惊鸿一瞥,我将继续南下,进入辽宁。那片土地上的重工业轰鸣与沿海涛声,正等待着一个视野被再次拓宽的旅人。”
合上笔记本,楚凡踏上了继续南下的列车。车轮滚动,乌兰浩特的灯火在草原的夜色中渐行渐远。这次穿插的旅程,如同为他即将展开的辽宁篇章,注入了一股来自草原深处的、雄浑而古老的力量。
喜欢徒步记录者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徒步记录者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