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gāi,具备。枚乘《七发》:“滋味杂陈,肴糅(yáo rou)错该。”(滋味:美味。肴:荤菜。糅:杂食。)
从枚乘《七发》中“滋味杂陈,肴糅错该”捕捉到了汉代贵族生活的一个华丽侧影。下面我为你梳理相关的故事背景、原文注释、翻译,以及其文学意义。
《七发》名句解析:滋味杂陈,肴糅错该
滋味杂陈,肴糅错该出自西汉枚乘的赋作《七发》,这句话不仅是描写宴席的奢华,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学价值与思想内涵。
原文与语境
这句话出现在《七发》的第五段,是吴客为启发楚太子而描述的七种情境之一——盛大宴游之乐的局部:
列坐纵酒,荡乐娱心。景春佐酒,杜连理音。滋味杂陈,肴糅错该。练色娱目,流声悦耳。
这里的滋味杂陈,肴糅错该,描绘了宴席上各种美味交错陈列,佳肴种类繁多、应有尽有的场景,是《七发》中极尽铺陈渲染的典型笔法。
注释与翻译
· 词语辨析:
· 滋味:指各种美味。
· 杂陈:交错陈列。
· 肴糅:指鱼肉等荤菜,是混杂。指各类肉食珍馐相互混杂,引申为菜肴丰富多样。
· 错该:是交错,同,意为完备、齐全。指各种佳肴交错纷呈,无所不备。
· 现代汉语翻译:
各种美味交错陈列,佳肴丰富多彩,无所不备。
创作背景与文学意义
《七发》的创作动机
《七发》创作于汉初,枚乘曾任吴王刘濞郎中,后为梁孝王门客。作品假设楚太子有病,吴客探问,以七事启发,最终太子霍然病愈。这实际上是一篇讽谕性作品,主旨在于劝诫贵族子弟不要过分沉溺于安逸享乐,表达了作者对贵族集团腐朽纵欲的不满。
滋味杂陈的文学功能
在《七发》中,吴客依次描述了音乐、饮食、乘车、游宴、田猎、观涛等六种世俗感官享受,最后才提出要言妙道滋味杂陈,肴糅错该所处的宴饮场景,是吴客一步步诱导太子改变生活方式的重要一环。这种铺陈描写:
· 展现了汉代贵族穷奢极欲的生活
· 为后文用要言妙道治愈太子作了层层铺垫
· 体现了汉赋劝百讽一的典型特征 - 以大量篇幅描写享乐,最后才点出讽谏之意
枚乘简介
枚乘(?- 前140年),字叔,西汉临淮淮阴(今江苏淮安)人。
· 生平:曾任吴王刘濞郎中,因察觉吴王有谋反之意,上书劝谏而不被采纳,转而投奔梁孝王。汉武帝即位后,慕其名声,以隆重的安车蒲轮征召他入京,但因枚乘年事已高,不幸在途中去世。
· 文学成就:枚乘是汉代重要的辞赋家,《汉书·艺文志》着录其赋九篇。其《七发》是汉大赋的发端之作,标志着汉代新体赋的正式形成,对后世影响深远。
· 历史地位:《七发》创造的问答体结构和连写七件事的形式,被后世沿习而形成赋中的。枚乘之子枚皋也是汉代着名辞赋家。
综合赏析
滋味杂陈,肴糅错该虽只短短八字,却体现了《七发》乃至整个汉大赋的核心特征:
· 铺陈排比的手法 - 通过详尽罗列展现场景的宏大
· 讽谕劝诫的宗旨 - 表面写奢华,实为批判
· 承前启后的地位 - 融合了南方骚体赋与北方荀卿赋的传统
· 现实关怀的精神 - 对贵族生活的描写包含着社会批判意识
通过这种由表及里的描写,《七发》完成了从感官享乐到精神启迪的过渡,最终指向道家无为观念的哲理取向,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汉大赋,开创了一个新的文学时代。
希望以上解读能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七发》这句名言。
喜欢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