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冷眼破鸿蒙

首页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名门大时代1958花豹突击队三国:无敌的我,却苟成了文官大唐:开局扮演天机神算大秦二世公子华我也是皇叔开局从李云龙开始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元末称雄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冷眼破鸿蒙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全文阅读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txt下载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章 第5章 拔bá,“拔二十城”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拔bá,攻取。《史记·魏公子列传》:“拔二十城。”

我们来全面解析《史记·魏公子列传》中的“拔二十城”这个典故。

一、 故事原文与上下文

“拔二十城”并非一个独立的事件,而是司马迁在《魏公子列传》结尾,对信陵君威震天下盛况的一段总结性描述。要理解这四个字,必须了解其上下文。

原文节选(《史记·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

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骜。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抑秦兵,秦兵不敢出。当是时,公子威振天下。诸侯之客进兵法,公子皆名之,故世俗称《魏公子兵法》。

秦王患之,乃行金万斤于魏,求晋鄙客,令毁公子于魏王曰:“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为魏将,诸侯将皆属,诸侯徒闻魏公子,不闻魏王。公子亦欲因此时定南面而王,诸侯畏公子之威,方欲共立之。”秦数使反间,伪贺公子得立为魏王未也。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后果使人代公子将。

公子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其岁,魏安厘王亦薨。

秦闻公子死,使蒙骜攻魏,拔二十城,初置东郡。其后秦稍蚕食魏,十八岁而虏魏王,屠大梁。

注释:

1. 拔: 攻占,攻克。

2. 二十城: 二十座城池。此为虚指,形容数量之多,并非精确数字。

3. 河外: 战国时指黄河以南地区。

4. 蒙骜(ào): 秦国名将,蒙恬的祖父。

5. 函谷关: 秦国东部的雄关要塞,是秦国与东方六国的门户。

6. 行金万斤: 使用万斤黄金进行贿赂。这是夸张的说法,意指耗费巨资。

7. 晋鄙客: 魏国老将晋鄙的门客。信陵君曾“窃符救赵”,击杀晋鄙,故其门客怀恨在心。

8. 毁: 诽谤,诋毁。

9. 南面而王: 古代帝王面朝南而坐,代指称王。

10. 谢病: 推脱有病。

11. 醇酒: 味道醇厚的酒,指美酒。

12. 东郡: 秦统一过程中设置的一个郡,范围大致在今河南、山东交界一带。

二、 白话翻译

信陵君率领五国联军在河外大败秦军,赶跑了秦将蒙骜。于是乘胜追击秦军直到函谷关,压制住秦军,使得秦军不敢再出关。在这个时候,信陵君的威名震动天下。各诸侯国的门客进献兵法,信陵君都题上自己的名字,所以世人俗称这些兵书为《魏公子兵法》。

秦王对此非常忧虑,于是派人携带万斤黄金到魏国,寻找到晋鄙的门客,让他们在魏王面前诋毁信陵君说:“公子流亡在外十年,现在担任魏国大将,诸侯国的将领都归他指挥,诸侯们只知道魏国有位信陵君,不知道有魏王。公子也想趁这个机会面南称王,诸侯们畏惧公子的威望,正打算共同拥立他为魏王。”秦国又多次派人施行反间计,假装不知情而来祝贺公子,问他是否已经立为魏王了。魏王天天听到这些诽谤言论,不能不相信,后来果然派人代替了信陵君的上将军职务。

信陵君自己知道再次因为谗言诽谤而被废黜,于是推托有病不再上朝,与门下宾客整日饮宴,痛饮美酒,沉溺于女色。这样日夜纵情酒色长达四年,最终因饮酒过量患病而死。同一年,魏安厘王也去世了。

秦国听说信陵君死了,就派大将蒙骜进攻魏国,攻占了二十座城池,开始设置东郡。此后,秦国逐渐像蚕吃桑叶一样侵占魏国领土,十八年后,俘虏了魏王,攻破并血洗了魏都大梁。

三、 典故背景

这个典故的背景是战国末期“合纵连横”的宏大历史图景。

1. 信陵君其人: 魏公子无忌,魏安厘王的异母弟,战国四公子之首。他以“礼贤下士”闻名,门下食客三千。他最大的功绩是“窃符救赵”,在邯郸之战中击败秦军,延缓了秦灭六国的进程。

2. 合纵攻秦: 在“窃符救赵”后,信陵君因杀死晋鄙而不敢回国,在赵国客居十年。后秦国不断攻打魏国,魏王请信陵君回国抗秦。信陵君回国后,被任命为上将军,他派出使者联络各诸侯国。各国国君都钦佩他的威望和才能,纷纷派兵支援。信陵君率领魏、赵、韩、楚、燕五国联军,大破秦军于河外,并乘胜追击至函谷关,创造了战国末期对秦作战最辉煌的一次胜利。这就是“公子威振天下”的背景。

3. 秦国的反间计: 秦国在军事上无法正面击败信陵君,便使用其惯用伎俩——反间计。他们利用魏王对信陵君功高震主的猜忌心理,以及“窃符救赵”时结下的旧怨(晋鄙门客),成功离间了魏王与信陵君的关系。

4. 悲剧结局: 信陵君被废黜后心灰意冷,纵情酒色而死。他一死,魏国失去了最后的支柱,秦国立刻卷土重来,“拔二十城”就是魏国崩溃的开始,也标志着东方六国再无人能有效组织抗秦力量。

四、 寓意与启示

“拔二十城”这个典故,其核心寓意在于 “自毁长城”。

1. 人才是国家之根本: 信陵君一人存,则秦国不敢东出函谷;信陵君一人死,则魏国二十城顷刻易主。这深刻地揭示了核心人才对于国家安危的极端重要性。他是魏国抵御强秦的“长城”。

2. 猜忌内耗是灭亡之因: 魏国的失败,并非亡于强秦的武力,而是亡于内部的猜忌、诽谤和君王的昏聩。在外部强敌环伺的情况下,内部的团结远比外部的威胁更致命。魏王因猜忌而自毁栋梁,是典型的“亲者痛,仇者快”。

3. 信息战与心理战的威力: 秦国不靠刀剑,而靠黄金和谣言,就轻松地瓦解了强大的五国联盟,除掉了心腹大患。这体现了“攻心为上”的战略思想,警示后人要警惕外部的舆论攻击和信息渗透。

五、 结合现实论述

这个两千多年前的故事,在今天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镜鉴意义。

1. 组织管理与人才观:

· 对于一个企业或团队而言,核心的技术骨干、管理精英就如同当年的“信陵君”。管理者(“魏王”)能否信任、善待和用好这些人才,直接决定了组织的竞争力。如果领导层听信谗言,搞内部斗争,排挤真正做事的人才,其结果必然是核心竞争力丧失,在市场(“秦国”)的进攻下一败涂地。“拔二十城”在商战中,就相当于市场份额急剧萎缩,核心技术被对手攻破。

2. 国家发展与战略安全:

· 在全球化竞争和复杂的国际环境中,高层次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如何吸引、留住和善用顶尖科学家、工程师、学者,避免“人才外流”,是关乎国家兴衰的大事。同时,也要警惕外部势力通过舆论、间谍等手段进行的分化、瓦解和“挖墙脚”行为。维护内部团结,坚定核心团队的凝聚力,是抵御一切外部风险的基础。

3. 个人修养与处世之道:

· 从个人角度看,这个故事告诫我们:

· 对于领导者: 要有知人之明和容人之量,要能分辨忠奸,不被流言蜚语所迷惑。信任是团队凝聚力的基石。

· 对于被领导者: 在取得成就时,要懂得功高震主的风险,学会谦逊和沟通,避免引来无端的猜忌。

· 对于每一个人: 要认识到谣言和诽谤的巨大破坏力,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共同维护一个健康、信任的社会和职场环境。

结论:

“拔二十城”不仅仅是一个历史片段,更是一个沉痛的政治寓言。它用血的事实告诉我们:最坚固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被攻破的。一个集体,无论曾经多么强大,一旦开始猜忌内耗,失去对人才的尊重和信任,那么它的衰败和灭亡也就为时不远了。在当今时代,重温这个典故,就是要我们时刻警醒,珍惜人才,维护团结,筑牢我们自己的“长城”。

喜欢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火影之从心开始洛洛历险记我的小兵全员会绝招万能兵王一觉醒来自带地摊系统星际特工,黑衣人站在文娱上游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惯坏她都市的变形德鲁伊归乡仙途NBA看谁都是慢动作,打爆联盟凌峰重生六界任遨游穿越:开局成为乞丐,觉醒系统仙符变位面之十大空间开局领取混沌神魔,我无敌了民国萌探:好奇害死猫我本坏蛋农门小媳妇:随身带着APP无限穿越:从九叔世界开始
经典收藏帝国异姓第一王爷大秦:多重人格,被祖龙模拟人生奋进小子,快给爷科考去穿越了,我的手机还能购物中天稗史佛缘盛世耀明章华夏英雄谱拜见校长大人翼瑾风云记武牧江湖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大宋兵器谱乱世小土匪冒牌皇叔尘途雕弓落开局一块封地,逆袭全靠苟重生:回到1937寒王纵宠,绝世娇妃成州
最近更新针灸鼻祖涪翁传丐帮神丐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林冲君我在大周是天子重生丰饶行者,开局明末救世三国之:绝不谈恋爱三国:大汉第一毒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程序带我穿越回去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多子多福:女将军求我开枝散叶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穿越秦朝我的皇后威仪天下楚国一统华夏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冷眼破鸿蒙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txt下载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最新章节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