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ài,灰白色。元稹《郡斋感怀见寄》诗: “艾发衰容惜寸辉。”(寸辉:指短暂的时间。)
元稹诗句“艾发衰容惜寸辉”出自其作品《郡斋感怀见寄》。这首诗是元稹晚年心境与人生感悟的真实写照,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慨叹与对仕途人生的反思。
一、全文与注释
《郡斋感怀见寄》
才拙难趋世,方多病未痊。
艾发衰容惜寸辉,虽非五鼎食,宁是四知金。
白发故人少,相逢心不疑。
莫嫌须鬓各皤然,曾向天涯数相见。
今日杯盘共一筵,追思往事亦凄然。
君归凤阙承华誉,我住云山老素笺。
南北路何长,君心与我忘。
注释:
郡斋:指州刺史的府邸。
见寄:寄给我的诗。
艾发:“艾”指灰白色。艾发即灰白的头发,是衰老的象征。
寸辉: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指极短暂的时光。
五鼎食:古代大夫用五鼎盛食,指代豪奢的贵族生活。
四知金:典故出自《后汉书·杨震传》。杨震拒收贿赂,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后以“四知金”指非义之财。
皤然:头发斑白的样子。
凤阙:汉代宫阙名,后泛指朝廷、京城。
云山:云雾缭绕的山野,指代隐居之地。
素笺:白色的信纸,指诗文创作。
二、白话翻译
我才能拙劣,难以在世间趋炎附势,正值多病之身,尚未痊愈。
头发花白,容颜衰老,因而更加珍惜每一寸光阴;我虽然没有高官厚禄的豪奢生活,但所求的也绝非是不义之财。
白发苍苍的故交旧友已经越来越少,一旦相逢,便能推心置腹,毫无猜疑。
请不要嫌弃我们彼此都已须发斑白,要知道我们曾在天涯各处多次相见。
今日有幸共聚一席,饮酒设宴,追忆起往事,心中也不免感到凄凉。
您将回归朝廷,承受应有的荣耀与赞誉;而我则留在云雾山中,在诗文中渐渐老去。
南北相隔,路途何其漫长,但愿你我心中都能忘却这份距离的感伤。
三、创作背景
1. 创作时期:
此诗应作于元稹晚年(约公元830年左右),担任地方刺史(如浙东观察使、武昌军节度使)期间。此时他已远离朝廷权力中心。
2. 个人境遇:
政治失意:元稹早年曾官至宰相,但因卷入政治斗争,屡遭贬谪。晚年在地方任职,虽有政绩,但已无复当年雄心,心中充满失落与疲惫。
健康状况恶化:诗中“多病未痊”是写实,元稹晚年多病,这加深了他对生命易逝的感触。
友人凋零:他的好友如白居易、李绅等也四散为官,尤其是与他齐名的白居易,二人虽常有诗书唱和,但见面日少。诗中“白发故人少”正是此情此景的写照。
3. 诗歌性质:
这是一首酬答诗(“见寄”意为对方有诗寄来),是写给一位即将返回京城任职的友人的。诗中既有对自身境况的感慨,也有对友人的祝福,更充满了对漫长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唏嘘。
四、现实意义
这首诗虽然创作于千年前,但其中蕴含的情感与哲理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强烈共鸣:
1. 对“时间管理”的终极提醒:
“艾发衰容惜寸辉”是全诗的灵魂。在节奏飞快、时间被严重碎片化的今天,这句诗是对我们最深刻的警示:不要在无谓的琐事上消耗生命,而应在意识到时光有限时,更加珍惜当下,去做真正有价值、让自己内心充实的事情。
2. 树立正确的名利观:
“虽非五鼎食,宁是四知金”体现了一种高尚的品格。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它提醒我们:可以追求美好的生活,但底线是取之有道,保持内心的清白与安宁,这远比富贵更重要。
3. 珍视历久弥坚的友情:
诗中与白发故人“相逢心不疑”的情感,是现代人渴望而难得的。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友谊经得起时间和距离的考验,在漫长的人生中,能有几个可以完全信任、无需伪装的老友,是莫大的财富。
4. 学会与人生和解:
元稹对比了友人“归凤阙”与自己“老云山”的不同境遇,最终以“君心与我忘”作结。这体现了一种接受现实、与自我和解的智慧。并非人人都能站在顶峰,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安顿好自己的心灵,同样是一种成功。
五、作者介绍
元稹(779年-831年)
字微之,别字威明,北魏宗室后裔。
文学成就:
与白居易并称“元白”: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现实意义和社会功能。
传奇小说:其创作的《莺莺传》(又名《会真记》)是唐传奇的代表作,后成为《西厢记》的故事蓝本。
“元和体”:其诗风平易浅近,与白居易的诗风一起被时人效仿,称为“元和体”。
仕途生涯:
早年直言敢谏,不畏权贵。
曾官至宰相(同平章事),但因政治斗争,仅三个月即被罢免。
后期多次被贬外放,历任多地刺史,在地方上颇有政声。
个人形象:
元稹是一个性格复杂、充满争议的人物。他既有深情的一面(如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的《离思》悼念亡妻),在仕途上也曾有依附权贵的行为。这种复杂性使得他的作品,尤其是晚年诗作,充满了真诚的自我剖析与矛盾挣扎,格外动人心魄。
总结:元稹的《郡斋感怀见寄》不仅是一首酬唱之作,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每个人在面临衰老、失意与离别时的共通情感。它教导我们珍惜时光、坚守原则、善待故交,并最终与不完美的人生达成和解。
喜欢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