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莱拉考进清华,立志做公益
索马里的旱季,太阳毒得能把地上的沙子烤出烟来。莱拉蹲在光伏站旁边那片被晒得发白的沙堆上,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纸,眼泪“啪嗒啪嗒”往纸上掉——那纸是她盼了三年的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烫金的“清华园”三个字在非洲的毒日头下闪着光,亮得晃眼,像她这辈子见过最亮的星星。
“莱拉!你这丫头真的考上中国的大学了?”玛丽婶子端着半盆刚打上来的井水,跌跌撞撞地跑过来,裤腿上还沾着泥点子。她一把抢过莱拉手里的通知书,眯着眼睛凑到太阳底下看,看完“清华大学公益慈善事业管理专业”几个字,眼睛瞪得比铜铃还大,“我的天爷!你这小妮子,真给咱们索马里难民营长脸!”
莱拉把通知书紧紧贴在胸口,哽咽着笑,眼泪却越掉越凶:“婶子,我做到了……我真的做到了!苏晴阿姨当年说的话,我没忘……”
三年前的事,像电影一样在莱拉脑子里过了一遍。那时候她才十二岁,抱着发高烧的弟弟蹲在难民营的破帐篷角落,怀里还揣着本捡来的、缺了半本的旧字典。苏晴阿姨——就是林晚的妈妈,穿着白大褂,笑盈盈地蹲在她面前,问她想不想上学。莱拉怯生生地摇头,又赶紧点头:“想……可家里没钱,弟弟还病着……”
苏晴阿姨没多说什么,第二天就带着医疗队来给弟弟看病,又在光伏站旁边的空地上,用铁皮和木板搭了间小教室,亲自给难民营的孩子上课。她教莱拉认字,给她讲中国的长城和故宫,临走时塞给莱拉一个磨边的笔记本,扉页上写着“公益”两个字,还有一行小字:“好好学习,将来去中国读书,回来帮更多人。”
后来苏晴阿姨去世的消息传来,莱拉把那个笔记本藏在枕头底下,每天晚上对着“公益”两个字发呆。再后来林晚姐姐接手了星辰科技,延续了苏晴阿姨的公益项目,莱拉成了光伏小学的第一批学生,白天在亮堂堂的教室里读书,晚上帮玛丽婶子记录光伏板的发电量,手里的笔就没停过。光伏板吸收阳光发的电,不仅照亮了教室,也照亮了莱拉心里的路。
“我要像林晚妈妈一样,帮更多人。”莱拉攥着通知书,指腹摩挲着纸上的烫金校名,想起苏晴阿姨教她写“爱”字时,手指握在她手背上的温度,眼泪又涌了上来。她知道,这张通知书不是终点,是她践行承诺的起点。
消息传到江城的时候,林晚正在康泰医疗的实验室里,盯着显微镜看癌症早筛芯片的测试数据。陆哲手里举着平板,风风火火地冲进来,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晚晚!你快看!莱拉考上清华了!公益慈善专业!就是你妈妈当年资助的那个索马里小姑娘!”
林晚心里“咯噔”一下,赶紧放下手里的镊子,接过平板。照片里,莱拉穿着件洗得发白的碎花裙,身后是光伏站一排排蓝色的组件,阳光把她的影子拉得老长,脸上却笑开了花,豁了颗门牙的样子,跟当年苏晴拍回来的照片一模一样。
“这孩子……”林晚的声音有点发颤,指尖轻轻抚过屏幕上莱拉的脸,眼眶瞬间就热了。她想起母亲当年从索马里回来,眼里闪着光跟她说“那里的孩子太需要帮助了”,想起自己第一次见到莱拉时,那孩子眼里又渴望又胆怯的样子,像株在沙漠里挣扎的小树苗。
“她真的记住了妈妈的话。”林晚吸了吸鼻子,笑着把平板递给陆哲,眼泪却悄悄滑到了下巴上。
当天下午,林晚就给莱拉打了视频电话。屏幕刚接通,莱拉的大脸就占满了整个画面,声音又脆又亮:“林晚姐姐!我考上清华了!我要学公益,将来像苏晴阿姨一样,帮好多好多人!我要建更多的光伏站,让索马里每个村子都亮起来;我要帮贫困的孩子看病,不让他们像我弟弟当年那样难受;我还要学怎么保护那些老手艺,就像张瑶姐姐做的那样……”
林晚看着屏幕里莱拉眼里的光,比光伏板在正午太阳下的反光还亮,心里又暖又酸,笑着擦了擦眼角:“好孩子,你做得真棒!清华是个好地方,那里有全国最棒的老师,有来自全世界的同学,你要好好学知识,也要照顾好自己,缺什么就跟姐姐说。”
“我知道!”莱拉用力点头,脑袋上的小辫子跟着甩来甩去,“林晚姐姐,你和苏晴阿姨做的事,我都会学着做!等我学成回来,咱们一起把公益的光,洒到更多地方!”
挂了电话,林晚靠在实验室的椅子上,长长地舒了口气。陆哲端来一杯温水,轻轻揽住她的肩膀:“你看,妈妈的心愿,正在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下去。莱拉这孩子,就是妈妈留在索马里的种子,现在终于发芽了。”
“嗯。”林晚点点头,眼里闪着泪光,嘴角却扬着笑,“妈妈总说,公益不是一个人的事,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事。现在看来,真的是这样。”
消息很快在星辰科技和康泰医疗内部传开了。张瑶当天就拉着设计团队,翻出最好的非遗面料,嚷嚷着“要给莱拉做身最漂亮的新裙子,让她风风光光去清华报到”;大姑在非洲的光伏支教队里拍着大腿笑:“这丫头有出息!等她去了中国,我教她的那些光伏维修手艺,她可得好好学着,将来回来教更多索马里姑娘!”;念念的星火公益律师团也主动提出,要帮莱拉解决留学手续、奖学金申请的问题,“绝不能让公益的种子因为手续问题被耽误”。
莱拉去中国的那天,索马里的光伏站全体员工都来了。玛丽婶子往她的帆布包里塞了满满一袋晒干的椰枣,那是莱拉最爱吃的零食:“到了中国别想家,好好学习,我们在这儿等你回来,给咱们难民营建更多光伏站,让更多孩子能像你一样读书!”
莱拉抱着玛丽婶子哭了半天,最后抹着眼泪上了飞机。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后,她站在清华大学的校门口,手里紧紧攥着苏晴阿姨给的那个旧笔记本,抬头望着校门上“清华园”三个大字,深吸了一口气。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她脸上,暖烘烘的,像苏晴阿姨当年的手。
“苏晴阿姨,林晚姐姐,我来了。”她在心里默念,“我会好好学,把你们教我的善意,变成能帮到更多人的力量。”
远在江城的林晚,收到莱拉发来的清华校园照片时,正和陆哲在星辰总部的顶楼看夕阳。照片里,莱拉站在公益学院的牌子下,背着洗得发白的帆布包,脸上的笑容比北京的阳光还灿烂。
“她长大了。”林晚把手机贴在胸口,声音里满是欣慰。
陆哲从身后轻轻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不止她,还有更多孩子因为你们的公益项目,看到了不一样的未来。你妈妈当年播下的种子,现在正在全世界开花结果。”
林晚望着远处康泰医疗大楼的灯光,忽然觉得,母亲从未真正离开——她的善意变成了光伏站的光,变成了康泰芯片的希望,变成了莱拉眼里的憧憬,正一点点照亮这个世界,也照亮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公益之路。而她能做的,就是陪着这些“光”,一直走下去,直到每个需要帮助的角落,都被温暖和善意填满。
喜欢继承千亿遗产后,我靠预知躺赢全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继承千亿遗产后,我靠预知躺赢全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