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叙利亚教室开课,莱拉说中文
叙利亚北部难民营的风沙,在清晨终于歇了些。原本灰蒙蒙的天空透出一点淡蓝,阳光穿过帆布帐篷的缝隙,落在新建成的光伏教室顶上——那是一座用集装箱改造的房子,外墙刷着米白色的涂料,屋顶整齐排列着十块星辰科技的“星能-4”光伏板,银蓝色的板面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连接教室的电线沿着地面蜿蜒,像一条银色的丝带,把“光”牵进了曾经昏暗的角落。
小王踩着梯子,最后一次检查教室里的灯管。他按下开关,三排LEd灯“啪”地亮起,暖黄色的光瞬间填满整个空间,照亮了墙上用阿拉伯语和中文写的“欢迎来到阳光教室”,也照亮了孩子们趴在窗边的笑脸。“都调试好了,电压稳定,就算风沙再大,也能保证全天供电。”他转头对身旁的当地志愿者阿卜杜拉说,手里还攥着一本磨损的运维手册——这是他特意用阿拉伯语标注过的,方便当地人后续维护。
阿卜杜拉笑着点头,目光扫过教室里的课桌椅:“这些桌子都是用废弃木板翻新的,孩子们昨天就来摸了好几遍,说从来没见过这么亮的教室。”他指向教室后排的一个铁皮柜,里面整齐码着课本、铅笔和彩色蜡笔,“还有这些文具,都是晚晴基金寄来的,莱拉昨天看到蜡笔,眼睛都直了。”
正说着,教室门口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十几个孩子排着队,手里要么攥着旧书包,要么抱着心爱的玩具,怯生生地往里探脑袋。走在最前面的是莱拉,她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粉色连衣裙,怀里紧紧抱着那个棕色的小熊玩偶——那是半年前念念托林晚送来的,玩偶的耳朵已经有些磨损,但莱拉每天都带在身边,睡觉都要抱在怀里。
“莱拉,快进来!”阿卜杜拉朝她招手。莱拉犹豫了一下,还是牵着旁边小女孩法蒂玛的手,慢慢走进教室。当她看到屋顶的灯管,又低头摸了摸光滑的课桌面,突然抬头问阿卜杜拉:“阿卜杜拉叔叔,这些‘光’,真的是从天上的太阳来的吗?”
“是呀。”小王蹲下来,笑着指了指屋顶的光伏板,“那些板子能把阳光存起来,变成电,让灯一直亮着,以后你们就算在晚上,也能读书画画了。”
莱拉的眼睛瞬间亮了,像盛满了星星。她抱着小熊,走到教室中央的讲台前,突然想起什么似的,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那是林晚上次视频时,教她写的中文“谢谢”,莱拉每天都拿出来练,纸边都被摸得卷了边。
就在这时,教室门口的志愿者举起手机,开始录制视频。阿卜杜拉清了清嗓子,对孩子们说:“今天,我们要先谢谢给我们带来‘光’的中国朋友们。莱拉,你不是说,要给林晚妈妈说一句话吗?”
莱拉深吸一口气,双手把小熊举得高高的,对着手机镜头,用不太标准却格外认真的中文喊道:“谢谢妈妈!”
声音不大,却像一颗小石子,在教室里激起了涟漪。旁边的法蒂玛也跟着学,小声说:“谢谢……妈妈。”其他孩子虽然不会说中文,却纷纷举起手里的蜡笔或课本,对着镜头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那些笑容里,没有了往日的胆怯,只有对光明的渴望和对善意的感激。
志愿者把视频传给了林晚的助理,很快,视频就出现在了晚晴基金的官方社交账号上。配文很简单:“叙利亚难民营光伏教室今日开课,莱拉的一句‘谢谢妈妈’,是最好的礼物。”
视频刚发布半小时,转发量就突破了十万。网友们的评论像潮水般涌来:
“看哭了!莱拉举着小熊的样子太可爱了,这才是中国公益该有的样子——不是施舍,是给他们带来希望和光明!”
“之前还看到有人说中国公益是‘作秀’,看看这亮起来的教室,看看孩子的笑脸,这才是最实在的帮助!”
“星辰科技的光伏板太给力了,在叙利亚的风沙里也能稳定供电,技术+公益,这组合绝了!”
“莱拉的中文说得好认真,一定练了很久吧?林总做的事,真的温暖到骨子里了。”
还有不少网友自发转发,甚至有人在评论区留言,想给孩子们捐更多的课本和文具:“有没有捐赠渠道?想给莱拉和法蒂玛寄点童话书!”“我是做文具生意的,愿意给阳光教室捐一批画笔和笔记本!”
林晚是在办公室里看到视频的。当时她正和陆哲、星辰一起看非洲光伏项目的报表,助理把视频递过来时,她原本紧绷的嘴角瞬间软了下来。视频里,莱拉举着小熊,小脸上满是认真,那句不太标准的“谢谢妈妈”,像一股暖流,轻轻撞在她的心上。
“妈妈,莱拉还记得小熊!”星辰凑在屏幕前,指着莱拉怀里的玩偶,兴奋地说,“我就知道她会喜欢的!”
陆哲握住林晚的手,指尖传来温暖的触感:“你看,你做的这些事,正在改变他们的生活。”
林晚点点头,眼睛有些湿润。她想起半年前第一次在难民营见到莱拉时,小女孩躲在帐篷后面,眼神里满是恐惧,连话都不敢说。而现在,她能站在明亮的教室里,对着镜头喊出“谢谢妈妈”,这比任何商业成功都让她觉得满足。
“通知晚晴基金的同事,”林晚擦了擦眼角,对助理说,“把网友的捐赠渠道整理出来,再追加一批光伏设备,给难民营其他几个帐篷也装上灯。另外,联系中国的出版社,看看能不能捐一些适合儿童阅读的阿拉伯语和中文双语绘本,让孩子们能读到更多书。”
助理点点头,立刻去安排。林晚重新看向屏幕,视频里的莱拉正和其他孩子一起,用蜡笔在纸上画着什么。镜头拉近,能看到她画的是一个亮着灯的房子,房子旁边有一个举着光伏板的小人,小人旁边写着歪歪扭扭的中文“谢谢”。
窗外,江城的夕阳正缓缓落下,把天空染成了温暖的橘红色。林晚知道,叙利亚难民营的光伏教室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会有更多的“阳光教室”在非洲、在中东、在所有需要光明的地方建成,而莱拉的那句“谢谢妈妈”,会成为她继续前行的动力,让“光”照亮更多孩子的童年,也照亮更多人心中的希望。
当晚,晚晴基金公布了捐赠渠道,短短两小时,就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上千件捐赠物资。网友们还自发组建了“阳光教室后援团”,定期关注难民营孩子们的学习情况。而远在日内瓦的埃里克,在看到这条视频时,只是沉默地关掉了页面——他终于明白,林晚的力量从来不是来自商业霸权,而是来自这份对光明的执着,对善意的坚守,这是他永远无法理解,也永远无法打败的力量。
喜欢继承千亿遗产后,我靠预知躺赢全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继承千亿遗产后,我靠预知躺赢全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