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公益遇劫!叙利亚设备被扣,一幅画破局显温情
叙利亚北部的难民营,黄沙像永远停不下来的浪潮,卷着碎石子砸在临时搭建的帐篷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晚晴基金的“光伏+儿童教室”就扎在难民营的东南角,原本该亮着暖光的教室此刻一片漆黑——十块崭新的光伏板被掀翻在地,金属边框在黄沙里蹭出斑驳的划痕,几个穿着迷彩服、扛着步枪的武装人员正守在旁边,枪口朝下却依旧透着慑人的戒备。
林晚的手机屏幕上,李薇的脸被风吹得通红,头发里还沾着沙粒,声音压得很低,带着明显的颤抖:“林总,是当地的‘自由军’,首领叫哈桑,昨天下午突然带人过来,说我们的光伏板里‘藏着间谍装置’,不由分说就把设备扣了,小王和阿明想拦着,也被他们带走了……”
镜头晃了一下,能看到远处一间破旧的集装箱,门口站着两个武装人员,那是哈桑临时的“指挥部”。李薇的声音更急了:“我找哈桑谈过,他说要么我们立刻撤走所有设备,要么就等着‘调查清楚’,可小王他们……我怕他们受委屈。”
林晚握着手机的手紧了紧,指尖冰凉。她能想象到那两个年轻员工的处境——小王刚毕业一年,是团队里最热心的技术员,上次视频还说“等教室开课,要教孩子们组装简易太阳能灯”;阿明是叙利亚本地人,会说阿拉伯语和中文,一直帮着协调难民营的关系,怎么也想不到会因为公益项目被抓。
“我去安排私人安保,现在就飞叙利亚。”陆哲的声音突然从旁边传来,他已经在查飞往土耳其的航班——叙利亚局势复杂,没有安保根本寸步难行。他一边点开联系人列表,一边说:“哈桑既然是武装首领,肯定吃硬不吃软,带足够的人过去,先把人救出来,设备的事再谈。”
林晚却伸手拦住了他,指尖轻轻按在手机屏幕上,那里正好定格在李薇身后的画面——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正扒着帐篷缝,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是莱拉,上次李薇发来的照片里,那个每天等着教室开课、爱画太阳的小女孩。
“不用硬闯。”林晚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她转身走向书房,很快拿出一个信封,里面装着两张画——一张是莱拉画的“光伏教室”,彩色铅笔涂的太阳挂在屋顶,下面是一群孩子坐在亮着灯的教室里,旁边歪歪扭扭写着“谢谢中国”;另一张是念念画的,画着两个小女孩手牵手,一个黄头发(莱拉),一个黑头发(念念),手里都举着小太阳,旁边还画了个小熊布偶,是念念特意让妈妈带给莱拉的。
“哈桑以前是工程师,不是纯粹的武夫。”林晚把画递到陆哲面前,眼神里有了底气,“他扣设备、抓员工,可能不是真的觉得有间谍装置,而是怕我们像其他公益组织一样,送完设备就走,留下一堆没人维护的废铁。他要的不是对抗,是安全感。”
她顿了顿,想起李薇说过的细节——哈桑的女儿和莱拉差不多大,却因为难民营没电,连晚上看书的机会都没有。“这两张画,比任何武器都管用。莱拉的画能让他想起自己的孩子,念念的画能让他看到我们的真心——我们不是来‘施舍’的,是来帮孩子们建一个能长久亮下去的教室。”
陆哲看着画纸上稚嫩却温暖的线条,紧绷的眉头渐渐松开。他知道林晚的意思——硬闯只会激化矛盾,甚至可能伤到小王和阿明,而用孩子的画、用公益的初心去沟通,反而能触到哈桑最柔软的地方。
“我跟你一起去。”陆哲收起手机,伸手握住林晚的手,“但还是要做两手准备,我联系中国驻叙利亚大使馆,让他们帮忙协调,至少保证我们的安全。”
林晚点头,又把念念的小熊布偶塞进包里——那是念念特意挑选的,软乎乎的白色小熊,耳朵上还缝着一颗小红心。“把这个也带上,莱拉肯定等着呢。”
第二天清晨,林晚和陆哲辗转抵达难民营。黄沙依旧漫天,守在教室外的武装人员看到他们,立刻握紧了步枪,眼神警惕。李薇赶紧上前,用阿拉伯语解释:“这是我们的负责人,是来谈光伏板的事,没有恶意。”
哈桑从集装箱里走出来,中等身材,脸上有一道浅疤,穿着洗得发白的迷彩服,手里把玩着一把手枪,眼神锐利地扫过林晚和陆哲:“你们中国公司,总是带着‘善意’来,可最后留下的,只有一堆没用的东西。”
林晚没有急着辩解,而是从包里拿出莱拉的画,递到他面前:“哈桑先生,这是难民营里一个小女孩画的,她叫莱拉,每天都在盼着教室能开课,盼着晚上能有灯看书,不用再借着月光写作业。”
她指着画纸上的太阳:“您看,她把光伏板画成了太阳的样子,因为在她眼里,这不是冰冷的设备,是能照亮她未来的光。我们的光伏板里没有间谍装置,只有能把太阳能变成电的芯片,就像您当年做工程师时,想给家人带来光明一样。”
哈桑的目光落在画纸上,手指不自觉地碰了碰画里的“太阳”,眼神里的锐利渐渐软了下来。他沉默了几秒,突然开口:“我女儿也喜欢画画,她跟莱拉一样大,却从来没见过真正的教室。”
林晚立刻拿出念念的画和小熊布偶:“这是我女儿念念画的,她让我把这个小熊送给莱拉,也送给您的女儿。我们不仅会留下光伏板,还会教难民营的年轻人安装和维护设备,以后这个教室,就由你们自己守护,我们只提供设备和教材。”
“你们真的会教我们?”哈桑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确定。
“当然。”林晚点头,语气坚定,“公益不是一次性的施舍,是长久的赋能。我们想帮孩子们,也想帮你们,帮这个难民营,拥有自己的‘光’。”
哈桑盯着林晚看了很久,终于收起了手里的枪,对着旁边的武装人员喊了一句阿拉伯语。很快,小王和阿明从集装箱里走出来,虽然有些疲惫,却没有受伤。
“光伏板还给你们,人也还给你们。”哈桑的声音缓和了不少,“我会选十个年轻人,跟着你们的技术员学,希望你们说到做到。”
林晚笑着点头,把小熊布偶递给旁边跑过来的莱拉:“莱拉,这是念念送给你的礼物,以后我们的教室,就能亮灯了。”
莱拉抱着小熊,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用生硬的中文说:“谢谢妈妈!”
黄沙依旧在吹,但此刻的难民营里,似乎有一束温暖的光,正从那两张画纸里,从孩子们的笑容里,慢慢亮起。林晚知道,这场公益遇劫,不是结束,而是他们和这个难民营,真正建立信任的开始。
喜欢继承千亿遗产后,我靠预知躺赢全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继承千亿遗产后,我靠预知躺赢全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