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辣椒阵与空粮车
天刚蒙蒙亮,山坳里的露水还没干,英子就背着个鼓鼓囊囊的布包钻进了松林。她踮脚往机枪阵地的方向瞅了瞅,见鬼子的哨兵正抱着枪打盹,赶紧猫着腰跑过去,把布包里的东西往石头缝里撒——磨得极细的辣椒面混着胡椒粉,被晨风吹得往哨位飘了飘,英子赶紧捂住鼻子往后退,嘴角却忍不住上扬。
“动作快点!”李明远在松树林后低声催促,手里攥着引爆器的手心全是汗。苏老师蹲在他身边,正用树枝在地上画最后的路线图,晨光透过松针落在图上,把“撤退通道”四个字照得发亮。
老郑扛着捆干柴,满头大汗地跑过来:“柴火堆好了,就在机枪阵地后面的崖下,浸了煤油,一点就着。”他往手心吐了口唾沫,搓了搓手,“英子这招够狠,等会儿机枪手一呛,保管握不住枪!”
英子从怀里掏出个铁皮哨子,晃了晃:“等鬼子粮车进山口,我吹三声哨子,你们就引爆,我就点火——放心,我藏在石缝里,烧不着我。”她把哨子塞回兜里,又检查了一遍藏柴草的地方,枯草堆得像个小山,上面还盖了层松针,不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苏老师推了推眼镜,抬头看了看日头:“差不多了,鬼子的粮车通常会提前一刻钟到,咱们再往回撤十米,躲进第二道掩体。”他指了指身后的土坡,“那里有天然的凹陷,炮弹碎片飞不过去。”
几人刚躲好,就听见山口传来马蹄声和车轮碾地的“咯吱”声。李明远从掩体后探出头,看见三辆粮车正慢悠悠往里挪,前后各跟着五个端机枪的鬼子,枪口时不时往两侧的松林扫。为首的正是昨天来踩点的井上,他骑在马上,手里的马鞭一下下抽着车辕,嘴里骂骂咧咧的。
“来了!”老郑压低声音,攥着锄头的手紧了紧——他负责等会儿冲出去抢粮,此刻喉咙动了动,像是已经闻到了粮食的香味。
英子趴在石缝里,眼睛盯着粮车,手指扣在哨子上,呼吸都放轻了。直到第一辆粮车刚过埋炮弹的位置,她猛地吹响哨子——“啾!啾!啾!”三声脆响在山坳里荡开。
李明远几乎在哨声响起的同时按下引爆器!
“轰隆——轰隆——”
两声巨响接连炸起,山坳两侧的土坡瞬间塌下来,正好堵在粮车前后,把三辆车死死卡在中间。烟尘里混着鬼子的惨叫,还有机枪手的咳嗽声——英子撒的辣椒面被气浪卷起来,直往他们脸上扑,两个机枪手抱着枪蹲在地上,眼泪鼻涕流得满脸都是。
“点火!”李明远大喊。
英子摸出火柴,“噌”地划亮,扔向崖下的柴草堆。浸了煤油的枯草“腾”地燃起大火,浓烟裹着辣椒味往鬼子那边飘,呛得他们直捂嘴,枪都掉在了地上。
“冲啊!”老郑举着锄头第一个冲出去,苏老师紧随其后,手里还攥着根木棍——他说“君子动口不动手,但敲晕鬼子不算动手”。李明远拎着步枪跟在后面,看见井上正从烟尘里爬出来,举枪就射,子弹擦着井上的耳朵飞过,吓得他“嗷”一声趴在地上。
“抓活的!”李明远喊着,脚下却没停,冲到粮车边一把拽开车帘——
里面根本不是粮食,全是稻草!
“不好,是空车!”李明远心里一沉,刚要喊撤退,就听见山口传来密集的枪声,还有鬼子的叫喊:“包围起来!别让他们跑了!”
苏老师推了推眼镜,脸色发白:“中计了,他们早换了路线,这是诱敌的幌子!”他指着土坡塌下来的缺口,“从这儿冲出去,我刚才标了备用通道!”
老郑已经和两个鬼子扭打起来,锄头抡得虎虎生风,听见这话大喊:“英子呢?英子去哪了!”
李明远这才发现英子没跟上来,心里咯噔一下,回头就往石缝的方向跑。刚跑两步,就看见英子被两个鬼子架着胳膊拖向山口,她手里还攥着半截燃烧的柴草,正拼命往鬼子身上甩。
“放开她!”李明远举枪射击,子弹打在鬼子脚边的石头上,溅起火星。井上从地上爬起来,狞笑着掏出手枪:“抓住那个丫头,看他们还敢乱动!”
千钧一发之际,松林里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十几个穿短打的汉子冲了出来,为首的正是柳林镇的猎户王大叔,他举着猎枪大喊:“鬼子的粮车在西边山谷!这儿是圈套!我们来接应了!”
原来苏老师早留了一手,怕计划出岔子,提前让人去镇上搬了救兵。
李明远心里一热,冲过去一脚踹开架着英子的鬼子,把她拉到身后。英子扑在他背上,肩膀还在抖,却梗着脖子喊:“我没怕!就是柴草烧完了!”
“知道你没怕。”李明远拍了拍她的后背,转身对着冲上来的鬼子扣动扳机,“老郑,苏老师,跟王大叔他们往备用通道走!我断后!”
老郑不乐意了:“要断后一起断!”他抡起锄头砸倒个鬼子,“我这锄头还没抡够呢!”
苏老师已经拽着两个猎户往通道跑,回头喊:“快!通道只能容两个人并排走,再磨蹭就被堵死了!”
李明远拽着英子,跟着老郑往通道退,王大叔带着猎户们在后面掩护,猎枪“砰砰”响个不停。英子突然停下,从兜里掏出个布包往鬼子堆里扔——是剩下的辣椒面,撒得鬼子们又是一阵咳嗽。
“快走!”李明远拉着她钻进通道,身后的枪声和咳嗽声渐渐远了。通道里又黑又窄,只能听见彼此的喘气声,英子的手紧紧攥着他的衣角,像只受惊的小兽。
“疼吗?”李明远放慢脚步,借着从缝隙透进来的微光看她的脸,发现她胳膊上被鬼子划了道血口子,“刚才被划到了?”
英子摇摇头,又点点头,声音有点哑:“没事,没有辣椒面呛得疼。”她忽然笑了,从兜里摸出个被压扁的红辣椒,“你看,我还留了个大的!”
李明远看着那辣椒,又看了看她胳膊上的伤口,突然觉得这山坳里的风虽然辣,却辣得让人心里发暖。他从怀里掏出块干净的布条,蹲下来帮她包扎伤口,指尖触到她的皮肤时,英子瑟缩了一下,却没躲开。
“下次不许再这么冲动。”李明远的声音有点闷,“撒辣椒面可以,但得先顾着自己。”
“知道啦。”英子嘟囔着,却悄悄把那块红辣椒塞进他手里,“给你,下次用它砸鬼子的脸。”
通道尽头透出光亮时,老郑正和苏老师等着他们,看见英子胳膊上的包扎,老郑瞪了李明远一眼:“咋让她受伤了?”
“我自己不小心蹭的!”英子赶紧辩解,生怕李明远被埋怨。
苏老师推了推眼镜,指着远处的炊烟:“王大叔他们把鬼子引去西边了,咱们往东边走,去芦苇荡汇合。”他顿了顿,补充道,“我已经让人把真正的粮车截下来了,就在芦苇荡的船上。”
李明远握着手里的红辣椒,感觉辣气从手心直窜到心里,烫烫的,却格外踏实。他抬头看了看走在前面的英子,她正蹦蹦跳跳地跟苏老师说刚才的“战绩”,阳光透过树叶落在她头上,像撒了层金粉。
原来喜鹊说的“人多了网才结实”,是这个意思——就像此刻,通道外的风带着芦苇的清香,身边的人喘着气却笑着,手里的红辣椒还带着英子的体温,连伤口的疼都变得不那么要紧了。
走到通道口时,李明远回头望了眼被烟尘笼罩的山坳,那里还传来零星的枪声。他知道,今天这仗不算赢,却也不算输——至少他们截住了粮车,还多了王大叔这些新盟友。更重要的是,他好像突然懂了,为什么那些扛着枪的人总能笑着往前冲——不是不怕,是身边的人让你觉得,再怕也能往前迈一步。
英子突然回头喊他:“快点呀!苏老师说船上有白面馒头,还热乎着呢!”
李明远笑着应了声,快步跟上去。阳光穿过林隙,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串紧紧连在一起的省略号,后面藏着数不清的、热热闹闹的日子。
喜欢1937年的日子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1937年的日子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