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猪脚饭的快乐
有了刘科长那份沉甸甸的承诺,王超感觉心头一块无形的石头被搬开了。在这南水城,他算是初步有了点官面上的依仗,不再是完全无根的浮萍。这种踏实感让他心情格外舒畅,连带着睡眠都香甜了几分,一觉竟睡到了第二天快中午。
阳光透过窗户,暖洋洋地洒在脸上。王超慵懒地伸了个懒腰,意识逐渐清醒。他习惯性地,也是带着几分期待地,沟通了脑海中的系统,开始每日的秒杀打卡。
光屏浮现,今日的三样商品让他嘴角不由自主地扬了起来:
【今日秒杀商品1:小麻花,10斤。】
【今日秒杀商品2:秘制猪脚饭(陶碗封装),100份。】
【今日秒杀商品3:优质红薯粉,1000斤。】
麻花是不错的零嘴。红薯粉一千斤!这数量着实惊人,绝对是批发的量级,看来得找老陈好好规划一下如何消化,或者可以考虑将来自己搞点小副业?最让王超眼前一亮的是那100份猪脚饭!还是用古朴陶碗封装的!这玩意儿可是实打实的硬菜,方便即食,无论是自家改善伙食,还是用来做人情,都再合适不过。
看着空间里瞬间多出来的,堆叠得整整齐齐的100个冒着热气(系统保温效果)、酱香隐约透出的陶碗,以及那堆成小山的麻花和红薯粉,王超的心情美得直冒泡。这种物资充沛的感觉,尤其是在这个年代,带来的安全感与满足感,是外人难以体会的。
他慢悠悠地起床洗漱,吃了母亲给他留在锅里的早饭(其实是午饭了)。走到院子里,初夏的阳光正好,不烈不燥。他看到小妹王玥正和胡同里四五个年纪相仿的“萝卜头”蹲在院墙的阴凉地里,专心致志地玩着扔石子的游戏,小脸上沾了些灰土,却洋溢着纯粹的快活。
这些孩子,都是附近邻居家的,家境普遍一般,平日里能吃个七八分饱就不错了,像猪脚饭这种带着大块肉荤的吃食,恐怕一年也难得吃上几回。
看着他们天真无邪的样子,再想想自己空间里那100份香喷喷的猪脚饭,一个念头涌上王超心头。他笑着朝那群孩子招招手:“小玥,狗蛋,铁柱,二妞……都过来,都过来!”
孩子们听到王超的招呼,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乖乖地跑了过来,一个个仰着沾了灰的小脸,眼巴巴地看着他。
“大哥,啥事呀?”王玥扯着哥哥的衣角问。
“好事。”王超笑眯眯地,“都先去那边水盆那儿,把手和脸洗干净,记得打肥皂!谁洗得干净,谁就有好吃的!”
一听到“好吃的”,孩子们的眼睛瞬间亮了,呼啦啦地跑到院角的脸盆架旁,争先恐后地舀水洗手,互相监督着有没有打肥皂,有没有搓出泡泡,洗得格外认真。连平时最调皮的狗蛋,这会儿也老老实实,把自己那双小黑手搓了又搓。
王超转身走进厨房,借着橱柜的掩护,迅速从空间里取出了六碗猪脚饭。那厚重的陶碗,温热的触感,以及揭开碗盖一角后瞬间溢出的浓郁酱香和肉香,让他自己都忍不住咽了口口水。这系统出品的猪脚饭,光是卖相和香味就堪称顶级。
他端着一个大托盘,上面放着六碗满满的猪脚饭,走了出来。此时,孩子们已经洗干净了手和脸,虽然衣服还是旧的,但小脸都白净了不少,排排站好,眼巴巴地看着王超手里的托盘,小鼻子不停地吸着空气中那诱人的香味,像一群等待投喂的小麻雀。
“来,一人一碗,端好了,找个地方坐着吃。”王超笑着将猪脚饭一碗碗分发给孩子们。
当孩子们接过那沉甸甸、温乎乎、香气扑鼻的陶碗,看到碗里那酱色红亮、软烂诱人的大块猪脚,以及浸透了肉汁的饱满米饭和旁边点缀的翠绿青菜时,一个个都惊呆了,张大了嘴巴,半天说不出话来,眼睛瞪得溜圆。
这……这真的是给他们吃的?
肉!这么多肉!还是从来没闻过这么香的肉!那猪脚颤巍巍的,泛着油光,一看就炖得极烂乎。
“超……超哥哥,这……这真是给我们的?”年纪稍大点的狗蛋,声音都有些结巴了,不敢相信地确认,小手紧紧捧着陶碗,生怕掉地上。
“当然是给你们的,快吃吧,凉了就不好吃了。”王超肯定地点点头,自己也拿起一碗,坐在旁边的小凳上,示意他们开动,“小心点,别烫着。”
孩子们这才从巨大的震惊和惊喜中回过神,爆发出小小的、压抑不住的欢呼。
“谢谢超哥哥!”
“有肉吃啦!”
也顾不上找地方坐了,有的直接一屁股坐在干净的石板地上,有的靠着墙根蹲下,拿起碗里放着的小木勺,迫不及待地挖了一大口塞进嘴里。
软糯咸香的猪脚入口即化,浓郁的胶质和肉香混合着秘制酱料的复合滋味,瞬间征服了味蕾。那米饭吸饱了猪脚的精华,粒粒分明,油润咸鲜,好吃得让人想把舌头都吞下去。
“唔!好吃!太好吃啦!”铁柱嘴里塞得满满的,含糊不清地喊着,嘴角还沾着一点酱汁。
“香!真香!比我妈过年炖的肉还香!”二妞眯着眼睛,一脸陶醉。
“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饭!”另一个叫小丫的女孩细声细气地说,但下勺子的速度一点不慢。
“谢谢超哥哥!”狗蛋一边狼吞虎咽,还不忘再次道谢,腮帮子鼓得像只仓鼠。
王玥也吃得格外香甜,小脸上沾了点点酱汁,一边吃一边冲着哥哥傻笑,大眼睛弯成了月牙。
王超看着这群狼吞虎咽的“萝卜头”,看着他们因为一碗简单的猪脚饭而露出的极致快乐,听着那一声声发自内心的、带着食物香气的“谢谢超哥哥”,心里像是被温暖的阳光和柔软的羽毛同时填满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开心和成就感油然而生。这种快乐,比他通过系统赚了多少钱,比他和刘科长搭上关系,来得更加纯粹和直接。这是一种分享的快乐,是一种能用自身力量为身边人带来点滴幸福的满足。
孩子们风卷残云般将碗里的饭菜吃得一粒米都不剩,连碗壁上挂着的酱汁都用小勺子刮得干干净净。一个个捧着光可鉴人的空碗,小肚子微微鼓起,脸上是前所未有的满足和惬意,还意犹未尽地舔着嘴唇。
“都吃饱了吗?”王超笑着问。
“饱啦!”孩子们异口同声,声音响亮。
“超哥哥,这碗……”狗蛋看着手里精致的陶碗,有些不舍。
“碗给我吧,你们玩去吧。”王超起身收拾碗筷。
孩子们这才雀跃着散去,但那股兴奋劲儿显然还没过去,跑出院子时还在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刚才那碗神仙般的猪脚饭。
王超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却不知,孩子们回到家后,引发的波澜才刚刚开始。
最先找上门的是狗蛋的娘,隔壁胡同的张婶。她是个爽利人,手里牵着还在咂摸嘴的狗蛋,一进院就嗓门洪亮地说:“秀兰妹子,建国兄弟,在家呢?哎呀,你家小超可真是太客气了!瞧把这皮猴子给馋的,回来一个劲儿说超哥哥给的饭多香多好吃,满嘴流油!我这当娘的都听得不好意思了,哪能让孩子吃那么金贵的东西!这不过节不过年的……”
李秀兰和王建国刚开始还有点懵,听明白后,李秀兰连忙笑道:“张婶你太客气了,都是邻居孩子,小超也是看孩子们可爱,有点好吃的就想着分一分,不值当什么。”
“那哪能不值当!那可是实打实的肉饭!”张婶说着,从身后拿出一个小布袋,硬塞到李秀兰手里,“家里自己种的几个晚番茄,刚红透,水灵着呢,给孩子尝个鲜,千万别推辞!”
这边刚送走千恩万谢的张婶,铁柱的奶奶,一位满头银发、拄着拐杖的李奶奶,也颤巍巍地来了,手里提着小半篮还带着泥土的新鲜小葱。“建国家的,谢谢你家小超啊……铁柱那孩子回来,高兴得直蹦,说从来没吃过那么好的东西……家里没啥好的,这点小葱,早上刚拔的,你们炒菜香……”
紧接着,二妞的爹,前院的赵大哥,下班回来听说了,也提着两条他自个儿在河里摸的、用柳条穿着的巴掌大鲫鱼过来了,憨厚地笑着:“王叔,婶子,孩子不懂事,给你们添麻烦了。一点心意,给王超兄弟补补身子。”
甚至连小丫的母亲,一位平时很少与人来往、性格有些内向的年轻寡妇,也红着脸,拿来了自己纳的两双做工精细的鞋垫。“嫂子……谢谢王超同志……小丫回来高兴坏了……我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
小小的院落,一时间竟有些门庭若市。邻居们用他们所能拿出的、最朴实无华的东西——一把青菜、一捧新蒜、几条小鱼,或者仅仅是一句又一句发自肺腑的感谢,来表达着他们的心意。
李秀兰和王建国应对着络绎不绝的邻居,心里又是无奈又是骄傲。无奈的是儿子这手笔确实有点大,骄傲的是儿子这仁义慷慨的名声,算是彻底在街坊四邻间传开了。这比什么都能让他们脸上有光。
王超看着父母桌上、地上堆着的那些零零碎碎却情意重重的回礼,看着邻居们脸上真诚的感激,心中感触更深。他最初只是一时兴起,想看看孩子们开心的样子。
却没想到,这一碗猪脚饭,不仅温暖了孩子们的胃,更联结起了邻里间日渐疏淡的情谊。这种相互的、朴素的善意流动,让这条普通的胡同,这个初夏的傍晚,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儿。
他知道,这100份猪脚饭,除了今天分掉的,剩下的他会有其他用处。但此刻,能让这几个孩子美美地吃上一顿,能意外地收获这么多真诚的感谢和邻里关系的升温,这就远远超出了食物本身的价值。
物资的意义,不就在于改善生活,传递温暖吗?无论是大家,还是小家。而这种温暖,最终也会回馈到他自己和他的家人身上。
夕阳的余晖将小院染成一片温暖的金色,晚风送来各家各户隐约的炊烟气息。王超帮着母亲将那些充满心意的回礼一一归置好,心中守护与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念,也如同这落日晚霞一般,愈发沉静而坚定。这份源自平凡生活的踏实与富足,或许才是他穿越时空,所能寻找到的最珍贵的宝藏。
第四十五章完。
喜欢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