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些城的赞普宫殿内,松赞干布攥着手中的羊皮卷,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脸色比殿外的雪域寒冰还要冰冷。羊皮卷上是吐蕃东部部族送来的奏报——雅隆河谷的悉补野部族公开宣布不再向逻些城纳贡,还收留了从象雄故地逃来的叛乱贵族,甚至敢在边境关卡悬挂辽国的“互市通商”木牌,明目张胆地与辽国商队交易。
“放肆!”松赞干布猛地将羊皮卷摔在地上,怒喝声响彻大殿,“不过是得了几件辽人的铁器、几匹辽人的棉布,就敢背叛吐蕃?难道他们忘了,是谁让他们在雅隆河谷安稳放牧,是谁给他们颁发的部族印信?”
殿内的大相禄东赞垂首而立,不敢应声。他比松赞干布更清楚,吐蕃如今的乱象,早已不是“几件铁器、几匹棉布”能解释的。十年前,第一批辽国商队翻越唐古拉山,带着盐、铁、茶叶、布匹走进吐蕃时,谁也没料到,这些看似普通的商品,会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慢慢瓦解吐蕃好不容易凝聚起来的统一局面。
最初,辽商带来的盐巴比吐蕃本地的岩盐更纯净,价格却只占一半;辽商打造的铁犁比吐蕃的木犁锋利十倍,能轻松翻耕雪域高原的冻土;还有那细密柔软的棉布,比吐蕃的羊毛毡更轻便保暖,很快就成了贵族和平民都追捧的物件。吐蕃人开始疯狂追捧辽货,从日常的锅碗瓢盆,到耕作的锄头镰刀,甚至连牧民身上的藏袍,都渐渐换成了辽国的棉布缝制。
为了换取辽货,吐蕃的部族们开始拼命向辽国商队输送特产——雪域的皮毛、高原的药材、甚至是吐蕃最珍贵的黄金。可辽商的胃口远不止这些,他们很快就在吐蕃边境开设了“互市”,提出用“以物易物”的方式,向叛乱部族提供更“特殊”的商品——锋利的钢刀、能击穿皮甲的铁箭,甚至是少量辽人淘汰的火绳枪。
松赞干布最初也想过抵制辽货。他曾下令关闭边境关卡,禁止辽商入藏,可没过三个月,逻些城的盐价就翻了三倍,贵族们连煮茶的盐都快供应不上;牧民们没有辽人的铁犁,春耕时连冻土都翻不开,青稞产量骤降。更让他头疼的是,那些靠近辽国商道的部族,靠着与辽商交易,财富像滚雪球一样增长——以前一个部族一年的收入,还不够换十把辽人的铁刀,现在一个月就能换五十把,甚至能买到火绳枪。
财富带来的是底气。西部的象雄残余部族,本就对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心怀不满,得了辽国的武器后,直接在象雄故地竖起反旗,复立“象雄国”,还派人去辽国西域都护府求见徐茂公,希望能成为辽国的“附属部族”;东部的工布、达波等部族,靠着与辽国商队做茶叶、皮毛生意,部族骑兵的装备比逻些城的禁军还好,面对松赞干布的纳贡要求,直接回了一句“辽人给的通商税,比赞普要的贡赋多三倍,凭什么听你的?”
上个月,松赞干布忍无可忍,派次子芒松芒赞率领三万吐蕃铁骑,去讨伐雅隆河谷的悉补野部族。他本以为凭借吐蕃骑兵的勇猛,能一举平定叛乱,可结果却让他心凉半截——悉补野部族用辽人的火绳枪组成阵列,对着吐蕃铁骑齐射,铅弹穿透皮甲的声音,成了吐蕃士兵的催命符。三万铁骑死伤过半,芒松芒赞带着残兵逃回逻些城时,连头盔都丢了,只带回一句让松赞干布彻夜难眠的话:“辽人的铁管子太可怕了,我们的骑兵冲不上去,连靠近都做不到。”
“大相,你说!现在该怎么办?”松赞干布的声音带着疲惫,怒火渐渐被无力取代,“辽人的商品像洪水一样涌入吐蕃,叛乱的部族有辽人的武器撑腰,连象雄都敢复立故国。再这样下去,吐蕃用不了五年,就会变回以前那个四分五裂的样子!”
禄东赞缓缓抬头,眼中满是忧虑:“赞普,臣以为,硬拼不可取。辽人的国力远胜吐蕃,他们的商队能带来盐铁,也能带来火绳枪;他们能让部族富起来,也能让部族反过来对抗逻些城。现在唯一的办法,是派人去洛阳见辽帝,请求与辽国‘结盟’。”
“结盟?”松赞干布皱眉,“辽帝怎会看得上吐蕃?他们连吐谷浑都能两个月灭国,若要对吐蕃动手,咱们连抵抗的力气都没有。”
“臣不是要与辽国平等结盟,而是要让吐蕃成为辽国的‘附属邦’。”禄东赞低声说道,“咱们向辽帝称臣,承认吐蕃是辽国的属国,每年缴纳贡赋,只求辽帝下令,禁止辽商向叛乱部族出售武器,让辽商只与逻些城通商。这样一来,叛乱部族没了辽人的武器和商路,用不了多久就会衰落,吐蕃才能重新统一。”
松赞干布沉默了。他这辈子都在为统一吐蕃奋斗,从十三岁继承赞普之位,到平定苏毗、羊同,再到建立逻些城作为吐蕃都城,他一直想让吐蕃成为与大唐、辽国并肩的强国。可现在,他却要亲手放下赞普的尊严,向辽帝称臣,这让他如何甘心?
可他又不得不承认,禄东赞的办法是唯一的出路。如今的吐蕃,就像一艘在风浪中飘摇的船,而辽国就是那片能掀翻船只的大海——要么主动靠岸,接受辽国的庇护,要么被风浪彻底打翻,沉入海底。
“派谁去洛阳?”松赞干布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像是做出了巨大的让步。
“臣愿往。”禄东赞躬身说道,“臣曾与辽国商队打过交道,略懂辽人的习俗。臣会带着吐蕃最珍贵的礼物——黄金、翡翠、还有雪域的良种战马,去洛阳求见辽帝,务必说服他答应咱们的请求。”
松赞干布点了点头,目光望向殿外的雪山。远处的唐古拉山口,仿佛能看到辽国商队的身影,他们带着商品和武器,正一点点改变着吐蕃的命运。他不知道禄东赞这次洛阳之行能否成功,也不知道吐蕃未来会走向何方,只觉得胸口像是压着一块巨石,让他喘不过气来。
“告诉禄东赞,若辽帝有其他要求,只要不危及吐蕃的根基,都可以答应。”松赞干布缓缓说道,语气中满是无奈,“只要能保住吐蕃,能让逻些城继续作为赞普的都城,朕……认了。”
殿内一片寂静,只有窗外的寒风呼啸而过,像是在诉说着吐蕃即将到来的命运转折。禄东赞躬身退下,开始准备前往洛阳的行囊。他知道,这趟行程不仅关乎松赞干布的安危,更关乎整个吐蕃的存亡——他们必须赌一把,赌辽帝愿意给吐蕃留一条生路,赌这个崛起的工业帝国,暂时没有吞并雪域高原的打算。
而此时的洛阳皇宫内,耶律现正看着西域都护府送来的吐蕃情报,嘴角勾起一抹笑意。他早就料到,辽货的涌入会让吐蕃内部产生分裂,那些叛乱部族不过是他用来牵制松赞干布的棋子。现在,松赞干布主动派人来求和,正好给了他将吐蕃纳入辽国势力范围的机会——不用一兵一卒,只用商品和贸易,就能掌控这片雪域高原,这比单纯的军事征服,要高明得多。
“传旨,让鸿胪寺做好准备,接待吐蕃大相禄东赞。”耶律现对身旁的太监说道,“朕要让他看看,大辽的强盛,远不是吐蕃能想象的。也要让他明白,跟着大辽,吐蕃才能有真正的未来。”
太监躬身应下,转身去传旨。耶律现走到窗前,望着洛阳城外的铁路,蒸汽火车的汽笛声隐约传来,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吐蕃臣服”奏响序曲。他知道,吐蕃的归顺,只是大辽统一西域、掌控雪域的第一步,未来,他还要将辽国的旗帜,插遍更遥远的土地,建立一个横跨欧亚的庞大帝国。
喜欢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